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平顶山 >> 平顶山美食 >> 美食访谈 >> 浏览平顶山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郏县的早晨,从饸饹中苏醒

2013/4/15 16:17:12 点击数: 【字体:

    “吃在郏县,看在鲁山,喝在宝丰,住在舞钢,美在鹰城。”在平顶山人的味蕾记忆中,郏县美食是绕不过的味道。

    萦绕于郏县人舌尖的地方特色美食还真不少,饸饹面、豆腐菜、糊汤面,三郎庙的牛肉、烧鸡、烧兔,冢头镇的羊肉烩馍……这些渗透进郏县人生活中的食物是因水而美,还是因人而鲜,没有人能说得清。而饸饹面,是唤醒这个县城的第一个味道。早上吃碗香辣开胃的饸饹面,跟武汉人早起就吃热干面一样,是郏县人的一种生活习惯。

 

郏县的早晨,从饸饹中苏醒
中午,李桂安的面馆里肉香四溢,到处是食客大快朵颐、大汗淋漓的画面。

郏县的早晨,从饸饹中苏醒
墼在用这架家藏的古董级“饸饹床”演示以前轧面的流程时,李桂安很小心。
 

    郏县人的早晨,是从一碗饸饹面开始的。这个面积700多平方公里、人口50多万的小县,拥有100多家饸饹面店。按平均每店卖500碗的保守数字来估算,郏县人每天要消耗5万碗以上的饸饹面。

    郏县位于河南的中部,平顶山的北部,这里不仅孕育了被后世誉为“谋圣”的汉初三杰之一张良,还是宋代大文豪苏轼选择的归焉之地,历史文化悠久。

    在郏县人眼里,饸饹面已经不是一道简单的小吃,而是他们日常最爱的主食。走在郏县县城里,大大小小的饹面馆星罗棋布,若赶上饭点,面馆里便肉香四溢,食客爆满,到处是食客大快朵颐、大汗淋漓的画面。

    特制的圆面条,粗细一致,特别筋道,冲入滚烫鲜香的羊肉浓汤,配以薄薄的大片羊肉,撒上碧绿的葱花,再加一勺秘制的辣椒油,一碗色、香、味俱全的饸饹面就呈现在食客面前。吃过一次,那独特的口味就再难让人忘怀。

    不少郏县人觉得,“吃来吃去,还是家乡的饹面好吃”。所以,他们外出打工、求学时,总不忘先去吃碗饸饹面;返家后,也总是先吃上一碗饸饹面。而在外打工、求学的日子里,家乡饸饹面的味道时不时会冒出来,在舌尖、在心头荡漾。

    随着美食日益增多,郏县的大饭店也越来越多,然而宴席吃到最后,郏县人总喜欢招待客人一碗饸饹面,似乎这样才算圆满。

    经营有道的李氏夫妇

    郏县县城文化路东段,有一家颇有名气的饸饹面店,名叫三十年佳肴饸饹总店。

    一幢四层小楼,一楼底商做店面,楼上三层住人。这是李桂安夫妇经营饸饹面多年创下的家业。2008年之前,李桂安夫妇的店面一直在县城老十字街,新楼落成后,老店才搬迁过来。

    老板娘刘巧敏身宽体胖,慈眉善目,与人们印象中的厨娘模样一致。精明的李桂安善于经营和社交,他的另一个身份,是郏县餐饮业商会会长。

    李氏夫妇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家。儿子、儿媳已学得真传,可代替夫妇二人掌勺了。

    不久前,李桂安嫁女儿,花12万多元买了辆轿车给女儿当嫁妆,这在一个中原小县城实不多见,着实令坊间民众谈论了几天。

    如今的日子好了,可提起当初卖饸饹面的艰辛,刘巧敏仍忍不住心酸落泪。

    改革开放初期,县城的饭店不多,平常人家若能吃上一碗价格3毛钱的饸饹面已算奢侈了。李桂安夫妇决定做饸饹面生意。卖掉了家中的粮食,置办了开面馆的设备,苦心琢磨研制配方,夫妻俩每天铺张草苫子睡在店内的地上。

    不知试验了多少次,夫妻俩终于做出了味道正宗的饸饹面。开业没多久,郏县有位靠养鸡先富起来的叶先生来吃面,看店里摆着几个木头墩子,连像样的桌椅都没有,他当即掏出500元钱让他们买桌椅。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00元钱可不是个小数目,夫妇俩感激涕零。后来,他们如数还上了这笔钱,叶先生落魄时,两人还时常去看望他,送钱过去。

    如今,李桂安的饸饹面店生意红火,每天保守估计卖面千碗以上。他的店里还贴着欢迎加盟的广告,只要出钱,就可以买走他制作饸饹面的配方和技术。目前,李桂安在全国各地的加盟店已达上百家。

    据李桂安介绍,目前加入郏县餐饮业商会的饸饹面店有100多家,几乎占了郏县餐饮业的半壁江山。

    独特的制作工艺

    每天早上5点起床,已经成为刘巧敏的习惯。配料下汤,是制作饸饹面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最关键最隐密的环节。对饸饹面来说,好不好吃,关键在于汤。

    郏县的饸饹面馆虽多,口味却各具特色,并非一个模子里出来的,这跟汤的配料有很大关系。各家有各家的独门配方,除非是一个师傅教出来的。

    通常,配料下汤这个环节由李桂安夫妇来完成,因为这汤的配料是夫妇俩当年开办饸饹面店时,经过无数次试验才研制出来的,属于商业机密。这时候还早,店里员工都没来上班,偷学不走。

    如今,子承父业,儿子代替了父亲,每天早上和母亲刘巧敏一起来完成这个重要的环节。几十种调味料配成料包,选择上等羊肉、羊骨、羊油下锅开煮,汤要煮上至少两个小时才算好,直到醇厚浓郁的香气扑鼻而来,否则绝不开锅。

    后厨与前厅通过一个窗口相连,食客就站在这个窗口交了钱等候,操作间里一览无余。面袋、和面机、面缸、水缸一字排开,另一边,一口锅里正在翻滚的羊肉汤香气四溢,另外俩锅是用来煮面的,每口锅上架着一台饸饹机。

    饹机的头部正对着大锅中央,电源启动,伙计麻利地从面缸中揪起一团面按进铁皮漏斗,圆滚滚的面条便接连不断地从箅子眼儿挤进锅里。很快,面条就在锅里翻动起来。锅边灶台上摆着几摞陶瓷大碗,待面一煮熟,伙计拿起漏勺开始往碗里捞面,速度之快令人咂舌。眨眼之间,几十碗面就已盛好,且分量拿捏得相差无几。捞面也是需要功夫的,不练上一年半载达不到熟练准确的程度。

    早上7点半,刘巧敏开始站在窗口卖面,她负责往盛好的面碗里加料:掺肉、掺葱、掺辣椒油、冲汤。做了几十年,太熟练了,她手执汤勺,一连串的动作一气呵成,分毫不差。“三大一小,过来端!"她一边冲汤一边吆喝,为了省劲儿,嘴边还挂了一个小麦克风。即使这样,她的嗓子经常是哑的。

    早上吃碗香辣开胃的饸饹面,跟武汉人早起就吃热干面一样,是郏县人的一种生活习惯。饸饹面还有解酒养胃的功效。特别是头天晚上酒喝高了,早上起来头昏脑涨没有食欲的时候,一碗饸饹面就能让这些不适一扫而光。

    到了中午,吃饸饹面的人就更多了,一拨一拨的食客来了又走。不管是当官的、开私家车的,还是拉车的、扛水泥的,大家平等地坐在大厅里,享受味蕾被刺激的快感。

    在郏县,每一家饸饹店几乎无一例外会配着一个火烧摊。刚出炉的火烧与饸饹面是绝配,泡在鲜汤里,那味道不逊于西安的羊肉泡馍。

    除了汤、面的制作独特之外,郏县饸饹面的另一绝,则是辣椒油。它用羊油炸制,有的用牛油,现在又加入了花生、芝麻,香辣爽口,放进面里又起到了提味之功效。

    饸饹面能在郏县盛行多年,不仅在于它味道鲜美,还在于它非常大众化,经济实惠又是快餐。虽然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相比,一碗饸饹面的价格增长了约20倍,但它目前的价格也只是大碗7元,小碗6元,居民都吃得起。

    中午,建筑工地上干重活的工人带着满身的泥浆走进店,一大碗面外加一个火烧,吃得又饱又美。通常从面下锅到吃到嘴里,只需五六分钟,称饸饹面为快餐也恰如其分。

    郏县饸饹源起“河漏”

    饸饹饹面,古称“河漏”,为北方及西北地区风行的面食,历史悠久。传说早在1400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钻6至7个粗麻线大小的孔,将面糊放入牛角内,挤落入沸水锅中煮成面条。可见最早制作“河漏”的工具是牛角。

    然而,现代郏县人见过的最早的制饸饹的工具是“饸饹床”。

    李桂安和伙计抬出一架家中珍藏的“饸饹床”。这是一个完全木制的器具,它有一个长长的木头轧柄,一个桶状漏斗,漏斗的底部凿出密密麻麻大小一致的小孔,外形有点像农户家中用的轧井装置。

    由于曾经长时间服役,这架“饸饹床”磨损得很厉害,看起来就像一件古董。而仅仅在十多年前,它还是郏县饸饹面馆里最主要的“设备”。和好的面块塞进漏斗,人坐在长柄上使劲往下压,面被木锤子往下挤压,就顺着漏斗底部的小孔变成了面条。

    刘巧敏说,轧饸饹面是很费力气的,有时候她轧不动,得搭上一个孩子坐上去增加重量。木制漏斗是最易磨坏的部分,她家用坏了好几架“饸饹床”。

    直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郏县的饸饹店才逐渐变得机械化。据传,原郏县机械厂的工程师研制出了电动的“饸饹机”,逐渐替代了笨重的“饸饹床”。后来,和面机、切肉机、切葱机也逐渐代替了手工,制作饸饹面才轻巧省力起来。

    郏县饸饹面到底源自哪里?在郏县流传着多种说法。

    据李桂安说,郏县饸饹面是从山西洪洞县传入的,唐朝中期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至中原,带来了饸饹面。郏县回族同胞总结了众多的口味,研制出了今天色鲜、味美、肥而不腻、清汤爽口,具有地方特色的饸饹面。

    有一种说法是,饸饹面原是西汉时期的宫中名吃,因汉文帝的母亲薄姬是郏县冢头人,故从宫中传到了郏县。

    而据郏县县志记载,饸饹面是明初由陕西传入的。初以荞麦面为主料,配以熟羊肉、葱花等熬制的羊肉汤。

    但是有人举出明人张居正《昌黎先生文集辑补》一书“谏迎佛骨”中韩愈的一段话:“元和年间,自蔡屠贼归,途食郏河漏。”唐宪宗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冬,韩愈随唐军平叛“淮系之役”,唐军离蔡(今河南上蔡一带),行至郏县城西吃了饸饹面。这说明,饸饹面传入郏县至少有1200年的历史了。

    “河漏”变成“饸饹”,传说是清朝康熙皇帝御笔改写的。康熙派专人对全国风味小吃进行统计上报,“河漏”因名字古怪而引起康熙注意。他命人做好食之,赞不绝口。但因“河漏”之音与治理河道不协调,康熙心中不快,挥笔把“河漏”改为“饸饹”。

    有人说,饸饹面最初传入郏县时,是用蒜汁浇着吃的,后来是郏县人将它变成了羊肉冲汤的模式。

    到了清末,饸饹面开始以小麦面代替荞麦面,使其口感更胜一筹。

    尽管各种传说版本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饸饹面传入郏县后,郏县人进行了多次改进,才成就了今天味美汤鲜的饸饹面。(原标题:郏县的早晨,从饸饹中苏醒)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平顶山晚报 原文时间:2012-07-06
0
下一条:揽锅菜:鲁山人过年的传统菜上一条:没有了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