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平顶山 >> 平顶山风情 >> 民间习俗 >> 浏览平顶山

蹚将

2013/12/26 18:31:00 点击数: 【字体:


    蹚将是清末及民国年间军阀混战时期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以宝丰、汝州、鲁山、伊阳等豫西南数县为中心。这里十年九旱,当地有百姓在山上挖沟筑堰垒石砌坝的习惯。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大都是木匠、石匠、铁匠、泥水匠等,他们在做工时集成股杆,称作“匠班”。他们在山里劳作,一班称作“一杆子”,每一班都举荐耿直公道的人做“杆头”,出外联系活儿、分发工钱、处理纠纷等。清末民初,宝丰、鲁山、临汝等地就有“蹚匠班”成百上千杆,当地人把这些说走就走说来便来的匠人们称作“蹚匠”或“蹚杆匠”。

    由于“蹚匠班”做活儿的地方多是穷山恶水,天高皇帝远,盗贼土匪出没频繁。手握大刀,纵横自如,吃穿不愁的土匪刀客生活,逐渐使堂匠活儿处于淡季的匠们心跳耳热起来,时不时参与干一些诸如“踩盘子”(侦察确定)、“挂线子”(联系地点)、“叶子阎王”(看管肉票)的轻活儿。后来,出现了或三五人与匪为伍,或成群结队拉杆结帮,甚至变成明“蹚匠”暗匪股,杀人越货,攻城破寨。久而久之,“蹚匠班”演变成盗匪,这些人多出身贫民,多为不堪忍受贪官酷吏、土匪豪绅压迫,苛捐杂税盘剥等揭竿,一般对平民百姓不但不掠不劫,甚至还拿出抢来的财物予以周济,这种头上裹巾帕,驰骋快马,来去自如的“蹚匠”颇有旧时武将风格,因此,百姓并不惧怕。在宝丰、鲁山、郏县等地,在社会上混人物被称作“蹚”,如“蹚光棍”“蹚蹚路”,颇有褒扬之意,褒扬之中,人们的口语里把“蹚匠”或“蹚杆将”演变成“蹚将”。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