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南阳 >> 名人名家 >> 逸闻趣事 >> 浏览南阳

董作宾:力助殷商“恢复秩序”

2013/11/6 14:29:44 点击数: 【字体:

董作宾:力助殷商“恢复秩序”

“十兄弟”中的王湘等人在发掘现场午餐。正是在这样艰苦环境中的同心协力,使他们结下了生死不渝的友情。 翻拍资料照片


    “董作宾:最‘草根’的大学者”系列之四

  □首席记者姚伟通讯员饶海虹文图

  引子

  PREFACE

  “‘寶’(繁体‘宝’)字分为四部,上方为盖头,象征房屋;屋内的左边是玉字,玉是石之美音,就是石做的工具;右边是缶字,缶是陶器,乃日常用品;下面为贝,蚌贝为食品之类。古人所居为半地下室,屋顶破了已不存在,遗留到现在的就是我们所挖的灰土坑,在灰土坑内,有残石器、破陶片、破蚌壳,这就是宝。挖宝就是挖这些资料,从这些资料中,可以研究出古人生活的状态。”

  这是董作宾1933年在《大公报》发表的短文《关于“宝”》。

  考古发掘神秘而诱人,在很多人看来,发掘就是“挖宝”。对于董作宾们来说,这种观念带来很大压力,安阳盗掘者就曾打出标语,指责董作宾等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董作宾感慨良多,就写了这篇短文,说明“此宝”非“彼宝”,说明科学考古的意义,

  夏鼐曾说殷墟有“三宝”:甲骨文、青铜器、都城遗址。在艰难困顿的二十世纪上半叶,对这“三宝”的发掘和研究,令中国学术放出一片异彩,成长起一批世界级大学者,开辟了中国学术研究的新纪元。可以说,殷墟是商朝对二十世纪中国慷慨的馈赠。

  董作宾一生成就,都是殷墟发掘的成果。在殷墟发掘之前,甲骨文的真实性是假定的,章太炎对此就非常怀疑。有了科学发掘,甲骨文才被正式确定来自殷商,史料价值得到全世界的公认。此外,发掘得来的甲骨,避免了商贩造假,更为可靠,又有土层关系和伴生器物,都有助于判断其年代。

  董作宾在北大国学门读书时,就梦想能挖出新材料,发现新问题,开辟新天地。如今梦想成真,凭借过人的天分,过人的勤奋,他如鱼得水,很快有了大成就。

  1929年秋,第三次发掘即将结束的当天下午,挖出了后来著名的“大龟四版”,董作宾潜心研究,产生了划时代的成果,借助这个成果,可以将十万片散乱的甲骨排排队,“推进到一个有时间先后的秩序与行列里”。

  放大镜看出甲骨奥秘

  第一次发掘殷墟的时候,董作宾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不同地点出土的甲骨文字,其书法、字形、文例显著不同。他敏感地意识到,这应该是时代先后不同形成的,因此发奋研究甲骨文断代问题。

  断代的重要性,以前的研究者也已经意识到。刘鹗、罗振玉、王国维先后认定甲骨文是殷商遗物,是盘庚之后,一直到殷商末年的产物。但自盘庚到纣王,长达273年,遗留的甲骨数量庞大,如无法确定年代,商代历史就一片混沌。

  董作宾的研究,一开始就抓住了要领。他全身心沉浸在甲骨文中。为研究甲骨文的刻写手法,他买来放大镜,仔细查看刻字的交叉部分,然后通过拍照,把文字放大20倍仔细观察,发现刻甲骨文与写字完全不同,每个字先刻所有竖画,再刻全部横画,或者先横后竖,不同刻法,隐藏着时代因素。

  他还从药材铺买来龟甲,试验钻灼过程,以此来理解不同时期钻灼手法的变化。

  董作宾更多的工夫用在新出甲骨的研究上。在甲骨文中,“卜”、“贞”两个字经常出现,两个字之间,往往有一个别的什么字,以往对这个字无法认知和解释,有人“疑为官名”,有人“疑为地名”,还有人怀疑是所占卜的事情。1929年第三次发掘中得到的“大龟四版”,文字较多,“卜”、“贞”有六个不同的字,如果是官名什么的,全版应该一致,因此以前的猜测都是不对的,这应该是人名!是负责占卜并刻写甲骨文的人!

  这一发现,如天光泄露,意味着埋藏3000余年的秘密将彰显人世!一个龟甲上,刻有6个“贞人”的名字,而所刻文字的时间持续了9个月。也就是说,这9个月里,有6位贞人轮流主持占卜,他们岁数的差别不该超过50年。由此,董作宾得出了结论:“可以由贞人以定时代”,提供了一把打开殷商神秘大门的钥匙。

  “贞人说”的创见,以及“贞人集团”的提出,使困惑学术界多年的甲骨文断代问题“迎刃而解”,震惊了当时学术界。流亡日本、潜心研究甲骨文的郭沫若不吝赞美之词:“囊于卜贞之间一字,未明之意,近时董氏彦堂解为贞人之名,遂顿凿破鸿蒙。”数十年后,李济先生仍高度评价这一成果,“董作宾在甲骨文早期研究中最大的贡献之一,也是他一生古文字研究最主要的成就之一,是他命名的‘贞人’的发现。”

  董作宾沿着这一思路继续前行,借助随后殷墟发掘中获得的新材料,他写出了《甲骨文断代研究例》,系统地提出了一个整理殷墟全部甲骨文新的方案,以十项分期标准:“世系、称谓、贞人、坑位、方国、人物、事类、文法、字形、书体”,将甲骨文分为五个时期。这个大作,被认为“是甲骨文研究中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将殷墟二百七十多年中的遗物、遗迹与所发生的事件,首次建立了一个秩序。从此以后的研究,是完全要从这个秩序出发的”。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12年06月20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