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外省 >> 浏览文章

蒋庄遗址出土234位“良渚人”骨骼 迄今四五千年

2016/3/3 10:00:21 点击数: 【字体:

  新华社南京3月1日电(记者蒋芳)经过南京博物院4年多的考古发掘,位于江苏兴化、东台交界处的蒋庄遗址初露真容,该处良渚时期的文化遗存迄今已有5000多年。

  考古专家分析,此次考古不仅突破了良渚文化北不过长江的传统学术观点,而且首次大量出土良渚时期先民骨骼,通过现代科学检测,那些隐藏在骨骼中的中华文化基因有望被破解。

  2011年,江苏兴化的泰东河拓宽、疏浚,让沉睡地下的蒋庄遗址面世。考古专家经过5年多的考古发掘,目前已经清理了280座墓地,时间贯穿了整个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文物包括玉璧、玉琮、石钺、陶鼎和骨制鱼钩等近1200件文物。据考古领队、南博考古研究所所长林留根介绍,这里出土的陶器除鼎足外,其它器物在一千年间与300公里外杭州的良渚文化核心区基本同步,良渚文明的辐射力可见一斑。

  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张忠培表示,如今,学术界越来越倾向于认为,有城墙、水利工程、农业区和贵族墓地的良渚古城已是个早期国家。与夏商周文明以青铜为代表不同,良渚文化则以玉器为代表。传统观点认为良渚文化的范围以环太湖为主,向北不超过长江,但此次发现填补了长江以北地区良渚文化考古发现的空白。

  更令人惊喜的是,蒋庄遗址的墓葬中共出土了234具骨架。林留根介绍,专家们对这些遗骨进行了分析,发现男女比例为1:1.18,最高的良渚人身高在1.7米以上,由于食物粗糙,牙齿磨损要比现代人严重7到10年。

  科学检测将帮助考古学家对5000年前良渚人的生活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例如,通过DNA检测,能判断同一片墓地里的死者是否有亲属关系,还可以检测这批人与之前的崧泽文化以及后来的吴越文化是否为同一种群;检测骨骼中碳13和氮15的比例,可推测先民食谱中的荤素比例;锶同位素检测则能推测原住民与“外来户”的比例,看看当时的人员流动情况;通过最尖端的碳14检测,还能将死者生活的时间精确到几十年的范围内;综合多具骨骼,也许可以进行人像复原,看看当时的人长什么样。

  大约5000年前,良渚先民们从何而来?大约4000年前这里的文明突然消失,直到汉代这里才又出现人类活动的遗迹,先民又是为何放弃了这里?原因是气候变化还是部落战争?考古专家还将对此进一步研究。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山西晚报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