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新闻资讯 >> 河南 >> 浏览文章

朝阳沟这60年——最熟悉旋律里的中原村庄

2018/1/12 17:33:40 点击数: 【字体:

雪后的朝阳沟一派清冷静谧的气息。近60年前,河南登封这个看似平凡无奇的小山村曾名震大江南北。它孕育了几代人传唱的豫剧经典《朝阳沟》,后来干脆以戏为名,更加深了彼此成就、不可分割的情感和文化联系。

因戏得名 朝阳沟蕴涵百姓不变的情怀

“朝阳沟好地方名不虚传”,“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孩子们稚嫩而一本正经的唱戏声回荡在朝阳沟上空。这是村里小学的戏曲课,每周一节雷打不动。41岁的村支书赵朝阳说:“朝阳沟的孩子不会唱戏,说出去惭愧。”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朝阳沟的村民仍津津乐道于《朝阳沟》的演出盛况,并试图留住这份令他们骄傲的记忆。小学的戏曲课,村民自发组建的剧团,绘有戏曲脸谱的路灯,纪念《朝阳沟》编剧杨兰春的文化园,都是这种朴素心情的生动注脚。

“我经常给村里打电话,要是朝阳沟发展了,一定得给我找个活儿。”赵银环是《朝阳沟》女主角银环的原型,尽管已经75岁,皮肤却隐隐透着光泽,头发也染得乌黑,身段模样颇能看出年轻时的风采。

随着《朝阳沟》一炮而红,银环的名字街知巷闻。几十年来,慕名来找她的观众不计其数,即使这个朝阳沟的姑娘早就嫁到了外村。在杨兰春文化园附近,得知与记者交谈的就是银环,几名游客一拥而上,争相跟她合影。

身为青年突击队队员,十几岁的银环聪明爽利、朴实能干。下乡体验生活的杨兰春,毫不掩饰对这个农村小姑娘的喜爱,浓墨重彩地把她写进剧本。银环的人生从此改变——没有得到多少物质或荣誉,但她的心气不同了。

“我没啥成色,可不像舞台上的银环。”赵银环这么说着,但神情里却有一股不一般的劲头。多年来,她隐隐较着劲,总拿戏中的银环作参照。

对《朝阳沟》念念不忘的,还有被这部戏浸润多年的普通观众。

“我从小就听,很熟悉,老想到朝阳沟看看。”从河南禹州赶来的56岁教师段应祥说,《朝阳沟》属于一份独特的记忆,既丰富了特殊年代的生活,又激发了几代人干事创业的豪情,“戏不过时,这地方也有它的文化底蕴。”

每年,上万名游客奔赴并非旅游景点的朝阳沟,怀着跟段应祥相似的心情。

“曹村敲敲洗脸盆,前后寺岗乱锁门。我们村是‘戏窝’,自古就有戏曲基础,但真正有名气还是在《朝阳沟》演出后。”72岁的村民冯书太说,朝阳沟原名曹村,经典曲剧《卷席筒》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由于《朝阳沟》声誉甚隆,上世纪七十年代,曹村改名朝阳沟。

沾土带露 扎根创作演绎跨时代魅力

“亲家母,你坐下,咱俩说说知心话”,直到今天,《朝阳沟》的一些唱段还在民间广为流传。尤其是中原地区,从城市的公园广场到农村的田间地头,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听者往往就不自觉地轻声应和。

尽管从未得过显赫奖项,首演时布景、道具总共才花了十几块钱,可这部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的戏,却一直活跃在老百姓的口碑里,彰显出超越时代的艺术魅力。其秘诀无它,正来自于编剧杨兰春和演员们深深扎根乡村的创作过程。

“他来的时候正赶上抗旱种麦子,跟大家一样挑水干活,看见啥事就赶紧写在烟盒上。”68岁的朝阳沟村民赵万青回忆,当年他才七八岁,喜欢黏着这位城里来的文化人,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一个个舍不得扔的空烟盒。

1957年,杨兰春到曹村体验生活。战争年代,他曾在那一带参加过伏击日军的战役,与当地老百姓结下了深厚情谊。他白天劳动,晚上串门,听到有意思的就随手记下。村里现在还保存着一孔几尺见方的窑洞,岁数大的村民说,干活的间隙,杨兰春经常在那里写写画画。

村里各色人物的脾气秉性、语言神态,杨兰春很快就摸得清清楚楚。1958年,成千上万名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他以此为背景,凭借深厚的农村生活积累,在极短时间内就写出了这部风靡全国的豫剧现代戏。

“戏都开演了,还没有名字,可把大家急坏了。曹村有座朝阳寺,村里沟沟坎坎也多,杨兰春一拍大腿说,就叫‘朝阳沟’吧!”冯书太绘声绘色地转述口口相传的逸闻,说到兴奋处眉飞色舞,亲热地像讲自己的家事。

其实,杨兰春和河南省豫剧三团的演员们初到村里时,村民并不欢迎。“那时候生活困难,添一口人就得添一碗饭,老百姓接受不了他们。”赵万青回忆,三团的人扫地、担水、下地,什么活都肯干,到他们走的时候,村民都舍不得,一个劲儿往他们包裹里装红薯玉米。

“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艺术创造”,《朝阳沟》创作团队正因为扎根生活沃土,了解实际情况如何,人民真正需要什么,才有了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

多年来,戏中的男女主人公“银环”、“栓保”已更换了三四代,朝阳沟一直是河南省豫剧三团的生活体验基地。村民们热衷点评哪一代“银环娘”蹦得更高,也喜欢给“栓保”们提意见。每次到朝阳沟,演员们既饱受艺术源泉的滋养,又是一趟不忘初心之旅。

2009年,88岁的杨兰春病逝,遵他遗愿,骨灰一半运回河北老家,一半葬在登封的朝阳沟。村民自发为他集资修碑,负责张罗的冯书太说:“大家都想表示心意,拦都拦不住。”最后,墓碑的落款是朝阳沟全体村民。

根植于大地的艺术家,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人欢马叫 朝阳沟有望“一辈子也住不烦”

近六十年过去了,这个戏中人满怀豪情要“坚决在农村干上一百年”的地方,虽然有显而易见的变化,但相比周边村镇,并没有更多出彩之处,村容村貌甚至远不如几公里外的村庄。

“我们有这么得天独厚的资源,一直没好好利用。”朝阳沟所在的大冶镇党委书记王志斌不无遗憾。

然而走遍朝阳沟的房前屋后,几乎没有多少可以满足这种情怀的景物。除了杨兰春文化园,只有一座孤零零的“银环亭”,在荒草映衬下显出破败之色,餐馆、旅店等服务设施更无迹可寻。只有村民土地流转后建起的森林公园,营造出些许戏里描绘的山村风光。

“游客来了都说可惜,没开发,也没吃没喝。”赵朝阳说,朝阳沟有3400多口人,土地流转后,村民大多去了附近的企业打工。

朝阳沟最具现代感的是横跨朝阳沟水库的大桥。这座斜拉桥位于连接郑州与登封的一条交通要道上,据说创下了多个亚洲之最,被视为当地的地标。

“朝阳沟的面貌很快会有一个大的改变。”谈到未来,王志斌顿时精神振奋。多年来,由于朝阳沟名声在外,前来谈合作开发的企业很多,始终没拿出满意的方案。2017年6月,当地终于与合作方签订协议,将立足朝阳沟特色,投入巨资打造戏曲文化小镇。

目前,朝阳沟主街道两侧的房屋改造整修已提上日程。3至5年内,戏曲小镇的核心部分将会建成,旅游、地产、养老等各项设施也将不断完善。

“人欢马叫,干劲十足,不断向前。”王志斌用几个热气腾腾的词概括理想中的朝阳沟。他说,豫剧《朝阳沟》所蕴含的昂扬斗志、淳朴情怀等真善美之光,在今天仍应该发挥作用。他希望这个山村在新时代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有一天真能像戏里唱的那样,让人“在这里一辈子我也住不烦”。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新华社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