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秀美山水 >> 印象游记 >> 浏览洛阳

白马寺游记

2013/11/1 15:23:09 点击数: 【字体:

 
    凡是到过洛阳这座历史名城的人,大都要去游览一下白马寺。这里有“白马负经”之说,历史悠久,名扬中外,是我国历史上一项珍贵的文化遗产。 

    不久以前,我陪同外地来的几位史学界朋友重游了白马寺。这天秋高气爽,我们乘车穿过老城,越过口河,东行半小时,只见青松翠柏,古木参天,浓荫密林中露出片片绿瓦红墙,朱门两旁屹立着一对挺拔的石马。啊!这就是佛教传入中国后最早兴建的第一座寺院。

    白马寺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即公元六八年,距今已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了。据《洛阳伽蓝记》记载,汉永平中,明皇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大集群臣以占所梦。通人傅毅奉答:臣闻西域有神,其名曰佛。陛下所梦,将必是乎?帝以为然,即遗郎中蔡音、博士弟子秦景等使使往天竺,寻访佛法,获佛经四十二章,用白马驮回,于洛阳城西雍门外建立佛寺,故以白马为寺名。

    步入寺院大门,迎面矗立的是天王殿。殿中间的一尊坐像叫弥勒佛,两侧的四尊立像叫四大天五,又名护法金刚。这一组朔像,表示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的意思,是吉祥的象征。

    在大佛殿里,我们立刻被一口刻有盘龙花纹的古钟吸引住了。它的重量有一千二百多公斤。相传盛唐时期,我国佛学大盛,白马寺的寺僧当时多至千余人。那时候,寺院内的这口大钟与洛阳老城钟楼上的那口大钟,遥相呼应。每天清晨,寺僧焚香诵经,撞钟以报时辰。住在方圆数十里的人们,往往听到这边的钟声一响,接着那边的钟声也响了。因此“马寺钟声”被称为洛阳八大景中的一景。

    大雄殿,是白马寺的主殿。它建造雄伟,金碧辉煌。殿的正面为三世佛,中间是释加牟尼,左右两侧是药师佛和阿弥陀佛。两旁的十八罗汉,手执各种不同法器,用来维护佛学的尊严。东西墙上各有五百罗汉,令人眼花缭乱。这些塑像,造型逼真,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充分反映了我国古代艺术匠师们的非凡智慧和艺术才华。

    穿过接引殿,拾级而上,来到了清凉台。台上古柏数株,林荫覆盖。清静幽雅,怪不得当年汉明旁把这里作为他读书、乘凉的地方呢!

    清凉台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楼阁,名叫毗卢阁,里边放着大藏经柜。据说,当年白马驮回来的佛经,就珍藏在这里。 

    毗卢阁的东西两侧,为二僧殿,分别塑有印度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的塑像。他们护送经书从印度到洛阳之后,一直住在这里翻译经卷。我国最早的一部汉文佛经,就是这两位僧人在这里译出来的。我国人民为铭记这两位僧人在中印文化交流中所作的有益贡献,特地在白马寺为他们建殿朔像,修墓立碑,以示纪念。

    步出寺院,东行数十步,有一座东汉所建、金朝重修的齐云塔,高十三层。古时,人们用“洛阳有座齐云塔,离天只有一丈八”的民谣,来形容它的高大、雄伟。塔形玲珑,气势磅礴,蔚为壮观,是一座别具一格的古代建筑。

    “白把驮经事已空,断碑残刹见遗踪”。自东汉以后,白马寺几经沧桑,已非原来面目。现在的塑像,多是明代遗迹。解放以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点保护。然而,由于林彪、“四人帮”竭力推行极左路线,白马寺的佛像在“文化大革命”初期惨遭破坏。后经整修,已基本恢复原貌,而且比过去更加壮观了。

    当结束参观的时候,日已过午热情的客人还在抚摸着依稀可辨的碑文,流连忘返。我想起《洛阳古今谈》一书中“历代白马寺兴废记”的一段文字记载:“白马寺之能存于今日者,岂云得天独厚,盖历代以其为古之名寺……虽历沧桑百变,而巍然独存。”看,在今天这光明灿烂的时代,白马寺不是正重放异彩吗!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全游网 2006-9-15
0
下一条:游栾川上一条:栾川游记——鸡冠洞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