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学术专栏 >> 浏览洛阳

河洛大鼓溯源(3)

2013/4/15 9:31:07 点击数: 【字体:

  有一人姓许称员外                                                             江宁县里有家乡

  骡马成群牛羊广                                                                  楼房瓦舍明晃晃

  田地千顷无儿子                                                                  坟前缺少拜孝朗

  …………

  这段书词虽没标明是河洛大鼓(那时候还没有这个名称呢),但既是洛阳的刻本,我想应该是洛阳地方曲艺的脚本。上述的唱词格式并不适合洛阳琴书演唱,而从情节结构和句式编排上完全符合河洛大鼓的演唱习惯。这就说明了这种艺术不仅盛行于街巷市井,乡村田野,而且还进入了上层文人的书窗案头。

  张天培(1895——1970年)是河洛大鼓的一代名家,他的艺术辉煌有目共睹,他的“玉林板”成了河洛大鼓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大多数认为张天培没有师父,自学成才,但根据曲种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张天培无论如何天才,也不可能独创一个曲种来,必然承袭有别的曲种而加以创新。他既然没有承袭段、胡、吕的“鼓碰弦”,就有可能是承袭了洛阳一带的“鼓词”发展成为今天的河洛大鼓。当然,这只能是一种推测。因为没有清晰的传承谱系,所以这种说法就缺乏一定的说服力,得不到大多数人的认可。

  依笔者掘见,清代中叶洛阳的“鼓儿词”不可能在清末完全消失而没有延续,和当今的河洛大鼓必然有一定的关联,肯定有艺人传承,只是我们了解不到罢了。如新安县艺人董金秀和裴氏二兄弟的“说书”艺术也极有可能是洛阳“鼓儿词”的延伸。

  综上所述,河洛大鼓的形成渠道有两种来源:一种是山东的梨花大鼓,一种是洛阳早期的“鼓儿词”。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在没有确凿证据证明之前,可以共存。河洛大鼓只所以繁荣,与博采众长,汲取各方面的营养是密不可分的。笔者根据以上资料绘制成《河洛大鼓形成流程图》,附于本人之后,供有兴趣者参考。

  其实,河洛大鼓的形成渠道何止两种?如果仔细考察、研究一下,便会发现,不论是从伴奏乐器、唱腔,还是表演形式方面来看,河洛大鼓的形成都与三弦铰子书、四股弦书等关系密切。

  三弦铰子书因伴奏乐器三弦、铰子而得名,简称三弦书。其唱腔音乐属板式变化体结构,以七声宫调式为主。唱腔板式有[慢板]、[铰子腔开始用]、[二八板]、[二六板]、[快二六板]、[流水板]、[叠板]、[栽板]、[飞板]、[煞板]等。早期曾使用“节子腿板”击节,又叫“腿板书”。流行于河南各地,以豫西南阳、洛阳地区最盛。如今河洛大鼓唱腔音乐中所谓的“二八板”“流水板”等,是不是“借用”了三弦书的调式呢?

  三弦书早期多为一人自弹自唱形式,以节子腿板击节(这种演唱方式也被河洛大鼓的部分艺人沿袭,只不过是用坠胡代替了三弦而已,至今仍有一些民间艺人用这种方式演唱)。清中叶后期发展为一弹一唱的两人演唱形式,唱者采用了八角鼓作为敲击乐器和表演道具,形成了铰子腔、鼓子腔两类唱腔,加上演员的身段表演,深受群众欢迎。至清末光绪年间,已发展成为豫西及豫、鄂、陕、晋交界地区广为流传的曲种。据老艺人张明川、裴长义、侯书范等回忆说,清光绪年间,豫西农业丰收,农民生活较好,求神还原活动叠起,三弦书成为农民唱“愿书”的主要形式(三弦书衰败之后,“还愿书”的“重任”就落到了河洛大鼓的身上)。

  三弦书艺人有敬三皇(天皇、地皇、人皇)、唱神戏、摆“皇会”(亦称书会)的传统习俗。皇会每年一届,时至春天或秋末,由名老艺人或地方绅士出面筹办,邀请各地艺人按约前来参会,参会者要向皇会交纳一定的礼款,作为举办皇会的费用。皇会组织者聘请有名望的艺人和当地的文人、士绅,对演唱进行评定。有专管书目的;有专管唱腔及伴奏音乐的;有专管唱词和表演的。被评一等的为书状元,大会给予“挂红”奖励。得奖艺人自此在社会上和在艺人中就享有一定的地位和荣誉。大会还对演唱中有错字、荒腔、掉板等情况的给以指导,对有伤风化的唱词,给以处罚。摆皇会的形式,除了为艺人们提供艺术交流的机会外,它还是艺人结社的一种组织形式,这种皇会同样被河洛大鼓艺人承袭和延续。

  四股弦书是豫西陕县、灵宝、卢氏、洛宁、渑池合金南平路、芮城、夏县一带的说唱曲种。其形成初期没有丝弦乐器伴奏,只以锣鼓击乐自打自唱,故称锣鼓书。后来加上了四股弦、二胡、三弦、笛子等丝竹乐器,以四股弦为主弦,遂称四股弦书。

  四股弦起初为一人自拉自唱得单挡班,以节子腿板击节;也有加用十不闲锣鼓的,后期一般多为4至5人的分角清唱书班,艺人各操丝弦及锣鼓、手板,按行当分角清唱,说、唱、念白按戏曲程式进行,加之丝竹、锣鼓文武场面的配合演奏效果,热闹红火,既有叙事说唱特性,又有一定的戏剧性,深受听众的喜爱,有“一个书班一台戏”之美称。

  四股弦书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初期多为盲艺人,艺谚有“盲人在世饭碗难,乞讨算命拉四弦”之说。而这种盲人拉弦、说唱之习俗来自乾隆年间的陕州慈善机构“瞽目堂”。乾隆二十一年(1757年)《陕州志·保息篇》载:“清乾隆七年十月,陕州收养盲童,设立瞽目堂,放城隍庙东,延请瞽师一人,每月工银二两,撰成劝世良言数篇,令瞽师在堂教习瞽童歌词,兼授星卜......”这里所记载的劝世良言内容的书词,即后世四股弦书中流传下来的传统曲目《劝人歌》、《三世阴》、《割肉救母》等。

  清末民初,四股弦书在豫西各地及晋南一带广泛流行。入班学艺的越来越多,仅陕州一带就有20多班。艺人中除盲人外,也有一部分明眼人。明眼人入班学艺后,大都到外组成梆子(即蒲剧)戏班,搬上舞台演出。而盲艺人则以较大型的5至7人的清唱书班,流行于民间,特别以“还愿书”和祭祀、祈雨等“神社”书会最为盛行。抗日战争爆发后,“愿书”、“神社”都趋于衰落,四股弦书班大都解散。为乞讨方便,不少艺人改为单挡“拍门”行艺。

  四股弦书的曲目有中、长篇大书和小段,唱腔音乐属板腔体,主要板式有[慢板]、[二性]、[简子句]、[连子句]、[飞板]、[间板]、[蛮子板]、[流水]等。有些调门同样被后来的河洛大鼓所借用。

  总之,河洛大鼓艺术的形成是复杂性、多样性的。她是以洛阳琴书或鼓儿词为载体,广纳了数个曲种或剧种之精华,历经了无数有名和无名的艺人的加工和创造,才逐步形成了今天这样子,这其中包含着多少艺人的心血和汗水,才浇灌成这朵鲜艳的艺苑之秀啊。【原标题:河洛大鼓溯源】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文化产业网 2012-5-11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