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洛阳

泥土精灵百炼出 火中凤凰涅磐来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唐三彩

2013/4/15 10:56:23 点击数: 【字体:


   引子

   制作几件唐三彩,不太难。 一个普通的制陶工匠,到唐三彩作坊里转上一圈儿,回来后依样画葫芦,就能烧制出像模像样的三彩马或是三彩俑。 

    但要烧出上佳的唐三彩,不容易。即便是一流的制陶工匠,穷其一生,鼓捣出的唐三彩精品也不过寥寥数件。 

    让一掊乏味的泥土生动起来,变成璀璨夺目的唐三彩,需要的不仅仅是制作者娴熟的技巧,更需要一颗心——一颗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古时如此,今朝亦然。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咀嚼这句话的意思,本来是说一个人成功的背后,定然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艰辛。可不知为何,当我听人谈及唐三彩的制作流程时,脑海里却陡然涌出了这句话。 

    在我看来,那些色彩斑斓的唐三彩能跃上历史的舞台,背后是也曾经过修炼的——它们自己不会“练功”,但制作它们的人,为让它们以更优美的姿态出现,不知要摸索多少年月。 

    这种感触,在我前往孟津县朝阳镇南石山村一家唐三彩作坊参观之后,变得尤为强烈。 

    (小标)土形 

    南石山村位于邙山上,这里聚集着数十家唐三彩作坊,可以说是我市唐三彩生产厂家的大本营。 

    12月14日下午,在孟津县朝阳镇政府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乘车来到南石山村。刚下车,就听见机器轰鸣,闻到了一股好像膨炸玉米花的刺鼻怪味。不用问,这些声音和气味都是作坊里生产唐三彩时形成的“附带产品”。 

    经过比较,我选择了村头的一家仿古唐三彩作坊进行采访。听说,这家作坊的主人是一位闻名国际的民间艺术家,他所制作的唐三彩,曾在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说是作坊,有些不太确切。准确地说,这是一个唐三彩制作工厂,有3间呈“品”字形分布的厂房。厂房外面,散落着许多唐三彩成品及半成品,有三彩马、三彩骆驼、三彩俑……还有其他各种三彩器皿,一个工人从中挑出两匹体形健硕的三彩马,双手随意一拎就往厂房里面跑,吓得我心惊胆颤,生怕他一不小心,失手将三彩马掉在地上打碎了。 

    “不用担心,我们的工人都经过特殊训练。”该厂的业务副总理王宝民笑着接受了我的采访。当我提出想要参观唐三彩的制作流程时,他很爽快地答应了。 

    唐三彩是陶器。举凡陶器,多以土为身。但王宝民指给我看的唐三彩原料,却是一堆似石非石、似土非土的东西。这些东西颜色灰白,一块一块地纠结在一起,看起来就像熔铸后变形的铅块。王宝民说,这东西名叫高岭土,是从丘陵上采集来的,孟津境内没有,得到济源、巩义等地方寻找。 

    为什么不就地取材,用黄土烧制唐三彩? 

    “普通黄土黏度不够,烧出的素胎颜色太深,必须得用高岭土!”王宝民抠了一块已近风化的高岭土,用手一捻,说,别看这土干巴巴的,其貌不扬,但它的吸水性能特别好,粘结部分十分牢固。用它塑造的泥胎,晾干时不会开裂;素胎烧成后坚致结实,白度高,所施釉色饱满鲜艳。 

    虽然我是个门外汉,可也知道,塑造唐三彩的泥胎,用的是泥巴。要将这一疙瘩、一疙瘩的高岭土打碎,和成泥,那得费多大劲哪? 我曾在网上看见古人对付高岭土的方法:他们在河边挖出一条长长的沟渠,然后将高岭土堆在沟头,引进河水冲刷。河水挟裹着泥土奔流十几里,土块从大到小、从粗到细一层一层延宕沉积,到最后,连那最细的粉末也沉积下来了,形成了一层幼滑的泥浆,这泥浆,便是制作唐三彩的初级原料。 

    如今的人们不会也像古人那样挖渠采料吧? 

    当然不会。在这堆高岭土的旁边,我看到了一台球磨机。工人们将已风化的高岭土填到球磨机里,打开开关,它那小船似的肚子开始高速旋转起来。很快,这个圆肚皮的家伙就将硬结的高岭土打得粉碎,磨成了一滩芝麻糊一样的泥浆,然后又将它们吐出,送进了院内的池子。 

    待到这些泥浆自然阴干,便可将它们挖出,拿到厂房里塑造唐三彩了。 

    (小标)泥韵 

    我敢说,任何人进了塑造唐三彩的厂房,都要被眼前的阵势唬得呆愣3秒钟:几溜儿工作台,密密麻麻地立满了形态各异的唐三彩,有高梳发髻、神态俏皮的宫女,有高约半米、昂首长嘶的骏马……虽然它们很多只是半成品,但那素白的身躯带着几丝庄严默然挺立着,却叫人移不开半分目光。 

    工匠们就在这些似乎可以呼吸的半成品间,紧张地工作着。 

    塑造唐三彩讲究技艺,不讲究力气,所以,厂房里的十几个工匠,几乎全是女的。虽是严冬,厂房里却很温暖,这些工匠们都只穿着薄薄的毛衣。 

    靠门口的一个工匠正在塑造一匹三彩骆驼。只见她将一团泥巴反复地摔打、揉捏,直到这团泥软软的,像人的皮肤一样富有弹性,然后,她拿出一套模具,将泥团压入其中,小心地刮去模具边缘多余的泥巴,倒出,眼见着一个骆驼头形状的东西就出来了。 

    用模具制作出的只是泥胎的雏形。紧接着,工匠们还要用刀片仔细雕琢泥胎的形态,直到它看起来圆润、生动。细心人可能会发现,不少唐三彩看起来似有龟裂,摸起来却无裂痕,这是因为,塑造唐三彩采用的是内切片技术。为了让制作出的唐三彩更有古韵,更具沧桑感,工匠们在泥胎上切出一个个细微的、几乎看不到的“伤口”,再上釉,将其填满,让这些“伤口”隐藏在绚烂的釉彩之中,形成一种斑驳陆离之感。 

    并不是所有的泥胎都有现成的模具。我在厂房里看到了一个三彩胡俑,双手作势牵马,面部表情说不出的生动,与别的胡俑迥异,一看就是纯手工制品。 

    泥胎塑好后,工匠们将它们移到一处,不烘烤、不吹风,就让它们安静地站着,自然晾干。这过程,大约需要半个多月,却是必不可少的。就在这几十个日月交替之中,唐三彩不断吸聚着天地灵气,渐渐地有了泥韵。 

    泥胎有了泥韵,就能耐得住火性,入炉煅烧了。 

    (小标)火魂 

    别的陶器,一生只需经历一次火的考验,唐三彩却需经历两次:一次是素烧,一次是釉烧。 

    素烧就是烧泥胎:将晾干了的泥胎不加任何修饰,直接送入火炉,让它在1100℃的高温中“煎熬”。等到泥胎的颜色由灰色转成白色或是粉红色,素胎就烧好了。 

    素烧烧出的只是唐三彩的骨骼,要让唐三彩有神、有魂,还得再经过釉烧。 

    釉烧,顾名思义,就是将着了釉的素胎送入火中煅烧。釉烧的温度比素烧略低,在800°C-1000°C之间,视所烧唐三彩的类别而定。 

    无论是素烧还是釉烧,火候的控制都很重要。在古代,烧窑的往往是最有经验的工匠,何时加柴,何时抽薪,了然于胸。即便如此,仍难保遇着窑变,一窑器物可能就此全变成废品,但也可能造就出不可复制的精品——你看那些色泽艳丽、神韵非常的唐三彩或是其他陶器,多是窑变形成的独品。 

    如今,人们更习惯将一切可能都掌握在自己手中。他们使用电炉煅烧唐三彩,炉内的温度可以自由调控。这种电炉,看起来就像一个东北大炕,外围是土,内胆是个通着电阻丝的铁炉子。 

    电炉控制起来虽然容易,但是,因为它排除了所有变化的可能,烧出的东西色泽缺乏变化,容易千篇一律。还好,人们并没有将祖宗的的传统全部丢弃,如今的唐三彩作坊,除了电炉之外,大多配置有一台烧煤或是烧柴的炉子,这种炉子平常不启用,是专为烧制唐三彩精品准备的。 

    所谓的唐三彩精品,一精在其神态,二精在其肌理。神态的体现靠的是雕塑和煅烧,肌理的鲜活却需仰仗施釉来显现。 

    (小标)釉彩 

    施釉就是将调配好的釉料涂在唐三彩的素胎之上。唐三彩所用的釉料不同于其他陶器,这种釉里添加有各种金属粉末,是彩色的。 

    釉中挂彩的技术,一千多年前已有。早在南北朝时,工匠们就已懂得在釉料中加入铜粉,以烧出颜色鲜亮的单色器皿。到了唐朝,工匠们又在釉料中加入了铅、铁、钴、锰等其他金属,使釉料的色彩有了更丰富的变化。  

    古人给唐三彩施釉,据说用的是涂蜡法——先用蜡在唐三彩的素胎上画出花纹,再涂釉于其上。烧制时,有蜡的地方釉汁扩散,形成晕染似的斑纹。涂釉用的是细软的毛笔,如此点染出的釉料饱浓,有似水漫流之妙。 

    釉料涂好后,就可将素胎拿到火中进行釉烧。这时候,发挥主要作用的是釉料中的铅。铅的氧化物降低了釉料的熔解温度,促使其他各种金属氧化物熔于铅釉中,并向四周扩散和流动。在这种扩散和流动之中,釉料中的黄、绿、褐等多种颜色互相浸润交融,便给唐三彩穿上了一层绚丽多彩的“釉衣”。 

    “釉衣”的颜色以白、黄、绿为主,因此,很多人将“唐三彩”解读为只有3种色彩的唐朝器物。事实上,每种唐三彩至少都有9种深浅不同的颜色。至于它到底呈现何种色泽,在乎人力,更在乎天意——这与釉料的成分、施釉的技巧有关,更与釉烧时的火候脱不了干系。 

    经历过釉烧的唐三彩,基本上就算成品了。若想让它显露古韵,还需经过几道工序,将其做旧。做旧精细的唐三彩,披泥带土,看起来就像刚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唐朝遗物一样。 

    参观完毕,我问王宝民,要制作一件上乘的唐三彩,哪个环节最重要?他笑了:制作唐三彩的每一个步骤都很重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等于前功尽弃。比如制作三彩马,要使其骨骼肌肉线型流畅、神完气足、色彩绚丽,不仅要严格地选择素胚的胎质,准确地掌握釉料的成分,熟练地运用各种装饰及施釉技法,还必须恰到好处地控制好炉温,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我与王宝民握手告别,并感激他对我毫不设防,将唐三彩的制作流程全透露给我。王宝民狡黠地一笑,说,就算你将这些过程录了像,拿到电视台去放,我也不怕。 

    也难怪他不怕。我的确看到了唐三彩是如何制作出来的,但唐三彩的绝妙之处在其意态,这就要求制作它的人对生活有着很细微的体察,并能将对自然万物的热爱融入到无言的泥土中,使之拥有一个立体的、可视的生命——这期间的过程,我确实是没看到啊……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网 2005-12-27 作者:张丽娜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