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洛阳

“酬神戏”与“破台戏”

2013/4/15 10:16:30 点击数: 【字体:


    文化来源于祭祀。

  戏剧的起源与古代祭祀有关,无论是欧洲的神院戏剧,还是东方的民族戏剧,起源都可追溯到古代的祭祀性歌舞。曲剧的前身是高跷戏,高跷戏的表演,往往夹裹于庙会社火表演队伍里,而民间社火之使命,首先是酬神,其次才是娱人。

  譬如关林庙会唱戏,唱得最多的是关公戏,这是让关公看的,关公早被神化了,是民众最愿信赖的神。在“神”权支配人事的封建社会里,人们祈雨防火,消灾祈福,求子求财,都要依靠神明,求得神明的保佑,因而向神献戏也就成为一种风俗,这种戏就是酬神戏。酬神戏的要旨,是以敬神为正宗,人随神娱。

  豫西风俗是:正月里唱“酬火神戏”,如今的老城华联商场上面,旧时有火神庙一座,正月里唱戏敬火神,一般都要唱上三天,日期基本是固定的,到了那几天,人们都来看戏。二月二,龙抬头,豫西各县普遍有龙王庙会,唱戏敬龙王,祈求龙王下雨,一年风调雨顺。九月十三日敬关公,要唱敬关公的戏,不但关林庙前的舞楼(戏楼)上要唱,老城山陕会馆和璐泽会馆也都唱关公戏,因在这两处会馆中,聚有大量山西商人,他们要祭祀他们的运城老乡关公。

  旧时凡有城池,都有城隍庙,十月一日敬城隍,洛阳及属县都要唱戏敬城隍,洛阳城隍庙在如今西关东侧,唱戏时很热闹,连孟津人都跑过来看,因为除了唱戏之外,有时还有“城隍出巡”仪式,祭祀队伍抬着神像和香案游行,十分热闹。

  十月十日,据说是牛王的生辰,要演戏敬牛王。牛王即牛神,乃农家敬奉的保护耕牛的神,因与农事有关,所以不敢怠慢,唱戏前焚香祷告,祈求牲畜兴旺,家里养有黄牛的农户,还要给牛喂上好的饲料。

  酬神戏往往和庙会戏结合在一起,因为庙里都敬神,所以庙会戏的“酬神” 色彩浓。庙会戏的出资“东家”,一般是各县佛寺、神庙,其拥有一定数量的土地,平时土地出租的收入,除供僧道生活及其他开支外,每逢庙会时,拿出部分资金请戏班演戏。经济富裕的寺庙,甚至请两个以上戏班唱“对台戏”,观众可以免费观看。譬如宜阳县灵山寺、福昌阁、光武庙,都唱酬神戏。

  也有各村镇神社自己出资的,一般都提前准备,联系好了剧团,列出剧目及戏单。豫西规矩是:为关公唱的酬神戏,只准演《过五关》、《古城会》,旨在表现关公之神勇;不准演《走麦城》,不能损害关公形象。奶奶庙必须演一场《麒麟送子》,彰显此神送子之美德。

  酬神戏一般演三日。第一日上午先唱“早三出”,大都演《全家福》、《天官赐福》、《仙姬送子》,表达祝福喜悦,体现吉祥美意。届时,台上演员演戏,声腔阵阵;台下烧香磕头,香烟袅袅,尽显酬神氛围。

  与敬畏神灵有关的还有“破台戏”,所谓破台戏,即新戏台建成之初演的第一场戏。《今乐考证》上记载: “初建戏台,开锣第一日前夕,跳鬼神,在午夜,伴以小锣、堂鼓,杀鸡滴血。取鸡头连同破台符钉于台之正中,彩绸裹鸡首,放鞭炮,撒五谷。”破台戏的主要活动,一般在演出前头一天举行,大多于头天晚上午夜前后举行破台仪式。

  主要形式是跳神鬼之舞,跳完之后,杀鸡取血,洒于戏台,并将鸡头用彩绸包裹,与破台符钉于戏台正中,然后放鞭炮,撒五谷杂粮——民间认为,经过破台仪式的戏台坚固无邪,对台主和戏班都能消灾避邪。演破台戏的戏价比其他戏要高。

  掂着公鸡上台洒血的是唱花脸的演员:在舞台上转几圈,唱几句专题戏。栾川除了洒鸡血外,还要用土炮或猎枪,将戏台明柱所悬的两盏油灯打灭,谓之“打虎眼”,再用竹竿把两边房檐瓦各敲碎两个,谓之“打掉虎牙”,因民间认为“戏台是只虎,不破台打虎,有凶事”。其实破台戏主要是为剧团做功课的,因艺人们特别怕出事,死在舞台上的演员本也是有的,所以特别重视破台戏。

  破台戏一般唱《敬德打虎》,或者唱《武松打虎》,这类戏俗称“打虎戏”,总之要杀杀新戏台的凶气,好让艺人们安安生生唱戏,若因其他原因唱不成破台戏,可以变通一下,只贴符,烧香表,放鞭炮,名曰“借台”,也可稍慰艺人。(记者 孙钦良)【原标题:“酬神戏”与“破台戏”】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洛阳晚报 2011-09-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