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洛阳 >> 历史传说 >> 传说赏析 >> 浏览洛阳

洛阳民歌概述

2013/11/27 11:20:49 点击数: 【字体:


    洛阳位于豫西偏东,是著名的九朝古都。历史上曾为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音乐文化方面,据我国音乐史学家考证,《诗经》中个的《风》(《国风》)合《小雅》的一部分既为洛阳一带公元前六世纪的民歌。

    就目前尚能收集到的上百首民歌来看,曲种还是相当丰富的,其中既有古人称为歌舞百戏的旱船调、花鼓调、钉缸调以及类似二人传的《放风筝》等。也有音乐上颇具地方特色的小调;既有叙事歌曲,也有摇篮曲和儿歌。此外,在宝贵的音乐遗产中,尚有高亢有力,气壮山河的黄河号子和建国以来的其他劳动号子。

    西汉明帝时代在洛阳城东25里所建我国第一座佛教殿堂白马寺被称为我国佛门祖庭;隋唐以来又在城南25里修建龙门石窟被称为我国三大石窟之一。洛阳人信奉佛教者渐多。佛经的吟唱相继产生,被群众称为“念经调”或“经歌”不但反应佛教的内容,饿不少是反映历史故事,儿女情长或风土人情的。

    上述曲种,由于历史的变迁,特别由于近代交通的发展,地方戏曲音乐(曲剧、豫剧)的发展等因素,除“经歌”的演唱在老年人中依然较为普遍外,小调、歌舞等曲种近30年来几乎无声无息。现有的民歌资    料,绝大部分是以年逾花甲的歌手中收集到,而这些老年人又几乎全是“经歌”的演唱者。

    洛阳民歌,就其题材内容来看,传统民歌除反映劳动生活的号子外,也反映了过去时代的各个方面,其中既有反映穷苦人相依为命和忠贞爱情生活的歌曲(如《四辨儿做活》)也有反映历史故事题材;既有增长人民知识的歌曲;(如《五猜谜》、《十对花》等)也有反映生活乐趣的歌舞。(如《放风筝》)当然,传统民歌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也为反动阶级下流阶层所利用而反映他们的低级情调的歌曲。(如《闹五更》及《十二月探妹》等)在新民歌中,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放脚歌》到解放战争时期的《打洛阳》等,从建国初期的《参军歌》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人阶级力量大》等,所设计到的历史长达半个多世纪。然而,由于上述的种种因素,也由于近年来洛阳市对于研究与发展民歌提倡的不力。近二十多年来,民歌能以反映显示生活是很少见的。

    洛阳民歌,就其旋律调式而言,五声或六声宫调及徵调者居多,商调少有而角、羽两调不曾见到。旋律常以1、2、5三音为主,角、羽二音常作为色彩性的装饰音与经过音使用。由于传统民歌反映旧时代的生活,旋律多为下行,既使用在欢快的歌舞中也是。只有黄河号子的旋律波涛起伏,挺拔向上。

    洛阳民歌的曲式结构,号子多为乐汇间一呼百应的多句乐段。歌舞曲和小调等曲种有的是上下呼应结构原则的两乐句乐段(如《四辫儿做活》)有的则属于起承转接结构原则的四句单乐段或其扩展曲式(如《十对花》)还有少数民歌则为变奏曲体(如《放风筝》等)。部分接近说唱形式的民歌(如《打岔歌》)等,是我们民间音乐的独特形式。他们由若干“嗓子句”构成,表达内容十分灵活,语调亲切,生活气息及乡土十分浓厚。他们和曲剧音乐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民间歌曲选 2004-12-27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洛阳龙门石窟 感受雕刻艺术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