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夏至、夏朝与开封三皇五帝“天地之中”(上)

2013/11/6 17:24:23 点击数: 【字体: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而三皇五帝“天地之中”则是指上古时期历代皇、帝、王居住的“中央之国”。乍看起来,夏至、夏朝与三皇五帝“天地之中”三者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站在开封华夏历史文化的角度加以分析,彼此之间却有着很深的人文历史渊源。

    一、古人对“夏至”、“夏朝”的基本理解。

    古代人对“夏”字有多种解释,在这里我们主要研究“夏至”和“夏朝”之“夏”。

    1.夏至之“夏”。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始于太阳位于黄经90°位置,时间在每年阳历6月21日或22日。早在西周初期,先人就掌握了夏至的具体时间和土圭测日影的方法。在此节气,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迅速上升,且有以下特点:太阳的赤纬最高;直射北回归线;在北回归线以北,观测太阳正午高度角最高;在北半球,白天的时间最长、黑夜最晚;在北极圈内会出现极昼现象。

    2.夏朝之“夏”。古人认为,“夏”是古代汉民族的自我称呼,也称“华夏”、“诸夏”。据西汉经学家孔安国《尚书孔传·舜典》记载:“‘蛮夷猾夏’。孔传:‘夏,华夏’。”

    “夏”,也泛指“中国”。据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记载:“夏,中国之人也。”其中的“中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而是指上古时期三皇五帝居住的“中央之国”,简称“中国”。随着华夏民族的繁衍、迁徙、融合和发展,“中国”不断向四周延伸、拓展、壮大,三皇五帝的小“中国”发展成为华夏民族的大“中原”,大“中原”又变成了现在中华民族的大中国。

    “夏”,又称“东夏”,在上古时期太极“阴阳”两仪中,东为阳西为阴。“阳”是指一年之中阳气从孕育到鼎盛变化的过程。对此,战国时期秦国宰相吕不韦《吕氏春秋·察今》“八曰”中记载:“东夏之命,古今之法,言异而典殊。东夏,东方也。”说明“夏”在东方“阳”地。东方的夏朝人对先祖黄帝发明的轩辕车进行改造后,成为供夏王乘坐的“五采车”,又称“夏缦”。直到战国时期魏国第三代国君姬茔,在东方夏朝人改造“轩辕车”的开封逢泽范台(也称禹王台、范宫、繁台等)率领诸侯朝见周天子时,仍以“乘夏车、称夏王”为荣耀。

    二、夏至、夏朝之“夏”源自太极“五行”理论。

    夏至、夏朝,均由“五行”理论中的方位概念演变而成。从“五行”理论来看,自然界中的方位,可分为东、西、南、北、中;自然界中的物质可分为金、木、水、火、土;自然界中的颜色可分为青、赤、白、黑、黄。东方配木,青色;西方配金,白色;南方配火,赤色;北方配水,黑色;中方配土,黄色。

    古人按照“天人合一”的观念,将天象的中央称作“太一”,地形的中央称作“帝一”,上下对应、彼此关联。又将“帝一”、“四象”与“五行”方位、物质相匹配,“东、木方为青龙”,青为“苍”色,也称“苍龙”。又因东方为“少阳”之地,故又称“青阳”,或“太昊”。“西、金方为白虎”,白为“银”色,因为“银”为金属之一的白金,又称“金天”,或“少昊()”。“南、火方为朱雀”,朱为“赤、丹、红”色,又称“祝融”,或“丹朱”。“北、水方为玄武”,玄为“黑”色,又称“玄冥”。“中、土方为阊阖”,土为“黄”色,又称“中和”,是“帝一”居住的地之中,与“天一”居住的天之中上下对应,合称“天地之中”。

    由于开封北部轩辕楼(丘)的姬芒居住在“五行”“中、黄、帝一”方位,所以也称“中央帝”、“黄帝”;“浊水”流经“五行”“黄”方位,所以被称作“黄河”;伏羲皇都“皇伯山”在“五行”“土”的方位,所以又称“土山”、“山”、“兔山”、“土柏岗”等。

    当天象中的北斗斗柄指向东南方向时,是夏天炎热季节到来的象征。据汉代刘向《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东南为常羊之维。”开封东南“常羊”方位,也是上古时期炎(赤)帝出生和称帝的杞县空桑一带。据南朝齐梁时期文坛领袖沈约《宋书·符瑞志上》记载:“炎帝神农氏,母曰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山,生炎帝。”其中“华阳”在今开封县万隆乡华阳寺(有仰韶文化遗址),后迁往郑州南部的华阳古城;“常羊山”,在杞县古“白羊陂”西部一带。这说明南方夏(炎)帝帝都空桑,与太极“五行”夏季方位以及夏代历法“天干地支”存在着对应关系。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尧帝封在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南部的“夏、阳”之地,称“夏伯”,又称“夏禹”。后受舜帝禅让天子之位,成为夏朝第一位夏王,后人称他为“夏王禹”。据我国最早一部解释词义的《尔雅》记载:“夏,大也。”因夏禹的功绩伟大,故“夏禹”又称“大禹”,也称他和后裔建立的王朝为“夏朝”、“夏代”。

    从太极“阴阳”两仪学说来看,“夏”处于东方的“阳”地,阳为夏,故称“阳夏”,也称“东夏”;从太极“四象”、“五行”学说来讲,“夏”处于东南或南方,东、南为夏。所以,上古时期的“阳夏”、“负夏”、“服夏”、“东夏”等人文地名由此产生。

    古人认为,夏禹继天子之位于舜帝帝都“负夏”。对此,战国时期《孟子》有记载:“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关于“负夏”的地理位置,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檀弓》解释说“负夏,又阳夏,在开封”;关于“鸣条”的地理位置,现代历史学家郭沫若《中国史稿》中解释说:“舜生于诸冯(今山东诸城),卒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就是开封杜良夏杼王都老丘北部、封丘黄陵岗平街一带。

    “夏人”,是三皇五帝“中央之国”的南方人,自然也是三皇之一伏羲、女娲的皇族后裔。伏羲、女娲为人面蛇身,“蛇”又称“长虫”或“虫”。因此,东汉文字学家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禹,虫也。”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即“中土”、“(土)山”之地的“蜀虫”、“巴吞”(巴蛇吞象)文化也由此产生。

    我们认为,开封不仅是夏王杼、槐、芒、泄、不降、扃的“六王之都”,还是夏王禹、启、太康、中康、桀的“五王之都”,自然也承载着“蜀虫”、“巴吞”文化,开封曹门外的“巴屯(吞)”,开封县罗王南部的“前虫”、“后虫”等地名便是明证。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认为:“蜀,葵中蚕虫。”其中“蚕虫”是月母女娲有氏统治天下的象征,故称“天下虫”,也是夏禹妃子女娇(土)山氏的图腾。因此,黄柏氏伏羲皇都皇伯山、有氏女娲皇都平逢山、有姒氏夏禹王都阳城、夏禹妃子(土)山氏女娇的母族都以“蚕虫”为图腾,且同居一地。

    对此,柏姓家谱认为,“柏(伯)芝勤劳于天下而不居功,造福于民众而无所求,深得百姓拥护,被尊为‘皇伯’,住在皇伯山(在今河南陈留县)”。有氏女娲皇都“平逢山”,也称平台、逢山、蓬山、(乔)山等。据清代河南巡抚闫兴邦《重修禹王台记》记载:“夫禹王台,昔名古吹,一名繁台,又曰平台。”有姒氏夏禹王都阳城在开封南部。宋代学者王应麟《通鉴地理通释》记载说:“夏后居阳城,本在大梁之南,今陈留浚仪也。”

    其中“皇伯山”、“平逢山”又称平台、逢山、蓬山(现在禹王台公园内),为开封汉代梁孝王的“梁园”,即“土(兔、)台”,后称“土柏(百)岗”。据《开封市地名词条选编》“土柏岗”条记载“此为西汉梁孝王兔苑西部,曰兔敝岗,后成村,谐音称土柏岗”;“陈留浚仪”、“大梁之南”的“阳城”,即指开封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南部的夏禹王都,也是战国魏惠王“乘夏车、称夏王”的范台(禹王台、繁台)。

    三、夏至、夏朝与三皇五帝昆仑“五行”文化。

    由于华夏人文历史在夏、商、周时期出现断代现象,造成“太极”、“两仪”、“五行”、“中、土、黄、帝一”和“三皇五帝”、“昆仑”、“中央之国”、“天下之中”的历史地理位置失传,加上华夏文明不断向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地区传播,导致华夏人文历史发源问题陷入“多中心”的怪圈之中。

    其实,按照“太极”理论分析,华夏真正原始人文意义上的“太极”、“昆仑”、“两仪”、“五行”、“中、土、黄、帝一”和“三皇五帝”、“中央之国”、“天地之中”只有一个中心,也同在“中原”一个中心,这也是中原被称作华夏人文历史发源地的根本原因。

    下面仅以“天地之中”为例,谈一谈华夏人文历史彼此之间的关联情况:

    1.“天地之中”是三皇五帝居住的昆仑丘、神州。据汉代谶纬之书《河图括地象图》记载:“地中央曰昆仑。昆仑东南,地方五千里,名曰神州,其中有五山,帝王居之。”汉代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也记载:“中国,名曰赤县神州。”可见,“地中央”即“天地之中”,也是昆仑“中央之国”,简称“中国”所在地;“五山”又指“五陵”,古杞县地理上有记载。江南“五岭”文化也由此传承而去;“帝王居之”是指三皇五帝诸位神仙居住在昆仑东南部,这里是上古时期华夏、中土、神州所在地。

    2.“天地之中”为江、淮、河、汉四水流经之地。据战国时期《孟子·滕文公下》记载:“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其中“地中”是指“天地之中”;“江”不是指现在的长江,而是指上古时期的“江水”,即“鸿水”、“鸿沟”、“水”、“汴水”;“汉水”,一般认为是指在湖北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的汉江,但也有“汉水”是指上古时期“济水”的说法。济水流经三皇五帝居住的“天地之中”,是流经中原地区的“江、河、淮、济”四渎之一。“江、淮、河、汉(济)”四渎环绕和流经“天地之中”的地理环境,只在郑州东部的开封地区存在。作者:韩鹏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汴梁晚报(2013-06-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