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走进开封 >> 印象开封 >> 浏览开封

关于开封仪邑“封人”的历史渊源

2013/10/16 17:10:19 点击数: 【字体:

    伏羲女娲时期,有一个“夔龙”氏族存在,被封为“鬼侯”,建都(邑)于“丰沮玉门”。因“丰沮”与“封钜”(巨)同音通用,所以,丰沮玉门也称“封钜玉门”,或“丰山”、“封山”。由于夔龙氏是“鬼侯”,所以丰(封)山又称为“鬼山”。

    据西汉礼学家戴德等人《礼记·明堂位》记载:“昔殷纣乱天下,脯鬼侯以飨诸侯。”是说荒淫残暴的商纣王将鬼侯做成了肉干,供诸侯享用。又据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三》记载:“昔者鬼侯、鄂侯、文王纣之三公也。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於纣。以为恶,醢鬼侯。”说是鬼侯有个女儿去侍奉商纣王,不知怎么惹怒了商纣王,商纣王将鬼侯处以醢刑。醢刑,就是将人杀了以后剁成肉酱。可见,“鬼侯”应为商代对夔龙氏后裔的称呼。

    夔龙氏是魁隗氏炎帝和神农氏炎帝的后裔。他死后,居住于开封大梁的黄帝将丰沮玉门封给了自己的“师”封钜。据汉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又据唐代初期《轩辕黄帝传》记载:“帝娶西陵氏于大梁,曰嫘祖,为元妃,生二子。”其中“轩辕之丘”就是《穆天子传》中记载的“黄帝之室”,在开封老城北部的轩辕楼村一带;“大梁”在开封,为战国时期魏国国都;“西陵”在开封杞县和睢县交界处的西陵寺镇。西陵的历史很久远,是后汉高祖刘知远陵墓的说法并不可靠,因为刘知远的睿陵在禹州苌庄乡柏村西。这说明黄帝居住的“轩辕之丘”在开封一带,位置在西周末期郑国东迁初建国都开封“留”地的西北部,也与嫘祖的爷爷、炎帝神农氏政权的第八任帝姜榆罔出生在开封“承(陈)留”一带的历史相吻合。所以,黄帝“轩辕之丘”在开封大梁的记载不是空穴来风,而“轩辕之丘”在别处说法确实应该认真探讨。

    据南朝宋何承天《姓苑》记载:“炎帝裔孙名姜钜,曾为黄帝之师”。汉末学者应劭《集解应劭》也记载:“封钜,黄帝师。”“封钜”是以黄帝胙土为姓的。就是说,他当时被黄帝封在了封钜之地,所以名子也叫“封钜”,其后代以祖名封钜为氏,后来又分别以“封”和“钜”为姓。再后来钜氏去“钅”旁,简划为“巨”,称为“巨”氏。所以“钜”、“巨”相通。据战国时期赵国史书《世本》记载:“封氏,炎帝之后,封钜为帝师,胙土名氏。”黄帝“胙土为姓”之地在古胙国。胙国是西周始封之君周公旦儿子的封国,即今河南延津胙城,距离开封约50公里。隋唐时期在今河南延津东北设置胙城县,属渭州。

    夔龙氏还是鼓乐的发明者,其鼓如雷,所以夔龙氏还有“雷神”之誉。黄帝元妃嫘祖之父名“雷”,他辅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被封于方山,其族称“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方雷”为雷姓的得姓始祖。据先秦古籍《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流波山“其上有兽,其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因此,后来“夔鼓”被作为战鼓的美称。由于封钜的先人善于用水兽“夔”龙皮制作夔鼓,所以起名“夔龙氏”。看来,“方雷氏”和“夔龙氏”、“封钜氏”应为同族,甚至是封钜一人多名。

    “夔鼓”,又称“德鼓”,古人进行道德政教、风化教育时也使用。夔,也被认为是犀牛。在古代传统文化中,犀牛是吉祥动物,角可测毒,皮可避水,具有瑞神避祸,镇魔压邪之作用,是人们祈求平安赐福的最佳摆件。开封一带是“夔龙”、“犀牛”、“夔鼓”、“盘鼓(古)”文化的繁衍之地,所以明代开封人铸有“镇河铁犀”用以威震黄河,意在祈祷黄河安澜;现代开封人以“盘鼓”为打击乐器,驱邪扬威,声震华夏。

    “丰沮”,也被认为是造字始祖仓颉的副手“沮诵”。上古时期,黄帝有史官名沮诵,其后有了“沮”姓。沮诵,为沮姓得姓始祖。据西晋书法理论家卫恒《四体书势》记载:“昔在黄帝,创制造物。有沮诵、仓颉者,始作书契以代结绳,盖睹鸟迹以兴思也。因而遂滋,则谓之字,有六义焉。”其中“沮诵、仓颉”二人不仅同乡同族,也同为中国象形字的始祖。“仓颉”曾于黄帝轩辕氏政权建立之前在开封夷门称帝,帝都在开封东北5公里处的刘庄仓颉墓东南一带。仓颉帝后来归顺了居住于开封北部“黄帝之室”轩辕楼的黄帝政权,两地相距不足5公里。仓颉也被黄帝称作“师”,并在开封夷门为后人留下了中华最早的象形文字《仓颉书》。

    封钜氏族中因有人最早驯化了野猪为家畜,所以其中的部落以猪为图腾。据汉代学者扬雄《方言》记载:“猪……关东西谓之豕,南楚谓之豨。”因而世皆称其氏族为“封豕”,或“封豨”。古人认为,封钜在天是“奎星”。所以,汉代司马迁《史记   天宫》记载:“奎曰:封豕”。因其状如大豕,因而诸侯又呼其为“大封”,其封国也称“大封国”。封钜在黄帝时期接掌乐正官一职,主管桑林之祭。

    封钜氏最早驯化了犬类,也最早种植瓠瓜,诸侯称其为“犬封”、“瓠地”。据先秦古籍《山海经   海内北经》记载:“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又因“瓠”为“瓜”类,为“犬封”氏最早人工种植,故也称“犬封”氏为“瓠”,或“葫”。因古代“瓠”与“葫”、“胡”、“狐”字同音通用,所以,历史上也有记载说黄帝曾封“胡”为丞相。有虞氏舜帝和妃子女英之子为商均,到了商代末期,他的后裔虞阏父投附了西周,担任陶正一职,谥号“胡公”。据西汉礼学家戴德《礼记·乐记》记载:周“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车…..封帝舜之后于陈”。“陈”,是“胡公”虞阏父的封地。“胡公”也是“犬封”氏、“有虞氏”的后裔。他继承了舜帝家族在开封陈留制作陶甄的传统,技艺极为精湛,博得了周武王的欢心,将长女太姬嫁给他儿子妫满,并把他封到开封陈留,建立陈国,后迁往河南淮阳。“陈”与“田”二字在古代互通,因为“田”本义就是“方形土块,上面栽种的五谷像军人那样排列整齐”,而“陈留”之“留”也由汉字“卯、田”组成,两者古代当指一地,田姓、陈姓古代也为同族一姓。据清代陈廷炜《姓氏考略》记载:胡公满第十代孙“陈公子完奔齐,以陈氏为田氏,田陈相近,故可互称”。又据唐代宰相张九龄《姓源韵谱》记载:“留姓,出自周封内大夫食采王畿之留,以邑为氏。春秋郑国邑,后有人为姓。”其中“留”为周代的开封陈留,是西周末期郑国东迁后的初都所在地,郑都迁往荥阳市豫龙镇的京城后,“留”地成为“郑邑”。陈国“胡公”的祖地在舜帝“陶甄河滨”的陈留,即开封。

    关于胡姓,中国文物学会会馆专业委员会会长汤锦程先生撰稿《话说封姓》一文中说:“古史有‘黄帝命封胡为丞’”。因“胡”与“狐”二字古时同音通用,所以“封胡”,也是指“封狐”,狐氏在黄帝朝中任丞相,贵为辅臣,其实就是指“封钜”、或称“方雷”。“丰沮”、“沮诵”、“犬封”、“犬戎”、“封豕”、“大封”、“封胡”、“风后”、“风伯”、“防风氏”、 “封狐”氏、“九黎氏”、“九尾狐”氏、“有虞氏”、“长狄(翟)”氏、“陈胡”氏等等,都是指“夔龙氏”、“封钜”氏,或他们的后裔。

    可见,舜帝时期治水的大禹,其爱妃、“九尾狐”氏族姑娘女(秀)娇也是“封钜氏”,即“封狐”的后裔。据东汉历学家赵晔《吴越春秋》记载:“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在封钜氏的祖地开封陈留“空桑”举行的桑社活动期间,女(秀)娇与大禹相识,后来生下了夏启。据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天问》记载:“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其中“涂山”,即“兔台”,也称“土柏岗”,在开封与陈留之间;“台桑”应为开封陈留“空桑”的桑社,是说大禹和女娇在桑社野合。又据西汉淮南王刘安《淮南子》记载:“禹治洪水,通轩辕山,化为熊。”其中“洪水”即指“鸿水”,也称“汳(汴)水”;“轩辕山”,即指“轩辕丘”,也称“黄帝之室”,在开封老城和汴(汳)水之北。“轩辕山”之南的“汳水”流向大禹治水的必经之地“涂山”(即土柏岗),再流向陈留的“空桑”。“涂山”下的“洪水”堰塞,水位就会上升,上游的“洪水”就会导致“轩辕山”的道路不通。这就是《穆天子传》中周穆王由开封北部的“黄帝之室”,南到开封大梁门里大爪儿隅山“夏启之居”的地理环境,也是我们认为夏禹王都阳城在开封逢泽北部(水北为阳),“轩辕山(丘)”南部(山南为阳)禹王台的部分原因。

    “封”与“逢”音相同,地相近。封人的始祖为封钜,是炎帝“戏器”的儿子。戏器有三子,为祝融、封钜、逢伯陵。“逢”姓属稀姓,人们往往把“逢伯陵”的“逢”和“蓬”视为相通。所以,开封的逢泽古代也称为“蓬”泽。其实,逢、蓬这两个字还有一个共同的读音“逄”(pang),逢氏与逄氏、蓬氏的先祖是一个来源。据南宋学者罗泌《路史·后纪四》记载:“炎帝器,器生拒及伯陵、祝庸(融)。”还记载:“逢伯陵,姜姓。炎帝后裔,太姜所出,始封于逢泽,后改封于齐。”据最早的国别史《国语·周语》记载:“大姜之盔,伯陵之后,逢公之所凭神。”“逢公”为西周时期大臣,是夏代逢蒙的后裔。南宋学者罗泌在《路史   国名记甲》中则读作“逢(庞)”,列于姜姓之后,“逢,伯爵,伯陵之国,黄帝所封。夏有逢蒙(一作扮,又作庞),《穆天子传》逢公其后也。地今开封逢池,一曰逢泽。”可见,“逢泽”在开封禹王台南部一带,也称蓬泽、逢忌泽、服泽、逄泽等等。西周文王的爷爷为周太王,名亶父(dǎn fǔ),又称古公亶父,是西伯君主,周朝的先祖。他的妃子名称“太(大)姜”,为开封伯陵之国(逢国)的逢伯陇之后。说明开封一带的逢氏与姬周互通婚姻,一直保持到周成王、周康王和周穆王时期连续不断,关系密切。据战国时期出土的《穆天子传》记载,西周穆王出巡中原时期,曾在开封一带打击过东夷人,拜访过昆仑丘的西王母,并祭祀了开封北部轩辕楼的“黄帝之室”和西门里大爪儿隅山的“夏启之居”。这里是炎帝姜氏和西周姜氏的发源地,也是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夏王禹、夏王启的帝王都所在地。

    从黄帝时期开始,封钜氏,即封人就以农耕为主,封人创造了许多先进的农垦耕作方法。同时,封人在生活中最早掌握了野马、野牛、野羊、野犬(狼)、野猪、野鸡等动物圈养和驯化的方法,为后人走向农业文明创造了条件,至今封丘北部、杞县圉镇等地还有上古时期圈养驯化动物的“桐牢”、“圉”等地名存在。封钜氏在轩辕氏政权时期协助黄帝主理朝政,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后世把封钜氏认作“炎帝之子”,“黄帝之师”,世世代代被封在开封和封丘之间看护帝王的原(或称爰、辕)圃畿(或称姬、稷、祭)地,故被后世称为“封人”。

    据最早的国别史《国语·卷五·鲁语下》记载:吴国的使者问孔子:“‘敢问谁守为神?’仲尼曰:‘山川之灵,足以纪纲天下者,其守为神;社稷之守者,为公侯。皆属于王者。’客曰:‘防风何守也?’仲尼曰:“汪芒氏之君也,守封、隅之山者也,为漆姓。在虞、夏、商为汪芒氏,于周为长狄,今为大人。”其中“纪纲天下者”的“神”,就是曾经在开封、封丘之间建立“中央之国”的黄帝、舜帝、禹王、启王等“王者”;“社稷之守者”,是指各个时期居守在“中央之国”的诸侯国,即封人;“汪芒氏”,是指夏、商时期“封钜氏”、“风后”氏、“防风氏”的后裔;“封、隅之山”,“封”为封丘西南的“封父”之丘,“隅”为开封西门里大爪儿隅山。“封、隅”两山之间,便是“昆仑丘(黑池)”、“黄帝之室”(轩辕楼),即“中央之国”的帝王之都。这里是上古时期江(即鸿水、鸿沟、汴水)水、河水、南济水、若(浚水、繁水)水曾经流经的地方,也是大禹治水的地方,更是黄帝和嫘祖两个儿子的出生地。据汉代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嫘祖“生二子,其后皆有天下;其一日玄嚣,是为青阳,青阳降居江水;其二日昌意,降居若水”;“长狄”,是指春秋时期封丘西南七里的“长翟”,也称“长丘”;“大人”,是指春秋时期身材高大(长)的封人,“大人”背挎弓箭就是“夷”人。

    自黄帝时期夔龙氏、封钜氏执掌乐正以后,一直传到尧、舜时期。舜的高祖夔龙氏因反对尧逼迫帝鸷退位,遭到夺取了十日族帝位尧的恼怒,便派摄政羿对夔龙氏进行射杀,夔龙氏不得不向四处迁徙,失去了乐正之职。到了第六任帝尧时期,为得到夔龙氏,即封钜氏的支持,只好把乐正的职位还封给了夔龙氏,即封钜氏的封人,夔龙氏当了乐正以后,主管桑林祭祀,诸侯称其为“后夔”。舜也被尧帝招为女婿,主持摄政,后来继承了尧帝帝位。可是,帝尧的儿子丹朱等九兄弟不服,也被帝舜驱逐到了边远之地。舜帝推荐大禹为摄政,“后夔”当时是八伯之一,又称“封伯”,他的封土在封丘西南一带。夏王启时期,封“后夔”,即“封伯”的儿子“伯封”建立封父侯国。封钜的后裔定居在封父国,并以地名作为人名,封父国历经了夏、商两个朝代。由于当时朝政的更迭,封氏从商朝以后,开始由盛转衰。到了西周时期,封父国被周武王所灭,大部分封人东迁到了鲁国曲阜一带。

    自黄帝、颛顼帝、尧帝、舜帝、夏王禹、夏王启时期开始,直到了商、周时期,由于氏族矛盾、政权争夺、自然灾害等原因,导致不同时期的封人后裔一代代不断地向四方迁徙。“封人”是文字始祖的后裔,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知识,积累了很多对“中央之国”畿地、帝王陵墓、四方疆界等方面的管理经验,是周朝及其诸侯国在文书、占卜、记典等方面不可或缺的专业化氏族。因此,到了周公旦时期,为缓和氏族之间的矛盾,利用他们在文化、管理方面专业特长,周朝开始启用归顺自己的封人,有的被安置在诸侯国为下层官吏。据西周公旦《周礼·地官·封人》记载:“封人掌诏王之社壝,为畿封而树之。”因此,便出现了后来的郑封人、祭封人、蔡封人等等。这些不同时期迁徙到外地的封人,其祖地均在封钜氏、封父氏居住的“封、隅之山”一带,也就是“昆仑丘”、“黄帝之室”、舜都“九层台”、“夏启之居”的“中央之国”帝王都一带。封人向四方迁徙过程中,将“中央之国”的历史文化,包括地名、氏族名、动物名、侯国名称、生活习俗等传播到了四面八方。所以,他们大多认为“中央之国”(简称“中国”,或称“中原”)是自己的先祖之地,即“祖国”。

    自西周中后期,迁徙到山东一带的封人成为了东夷人的一部分,并有了很大发展,开始向自己的先祖之地回迁,被西周王朝认为是进犯中原,威胁成周洛阳。因此,自周穆王时期开始多次进行了东征,逼迫封人再次四处迁徙,东为“东夷”人,南为“南蛮”人,西为“西戎(犬戎)”人,北为“北狄(翟)”人。这些封人向四处迁徙之后,有的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或城邑,有的则融合到了当地的诸侯国之中,成了当地的“狄”人、“翟”人、“中山”人、“阳翟”人,或“大封”人、“仪封”人。其实,这些地名均出自封钜氏、封父氏及其后裔的居住地。如:河南禹州的“阳翟”,是春秋中期的公元前636年,即周襄王十六年,封丘长狄一带的翟人(也称狄人)游居到禹州时,将“栎”地改称“阳翟”。又如:河北中部太行山东麓的“中山”国,也是翟人再次被驱逐中原后,于春秋中期约公元前544——前533年,即周景王初年,才建立起“鲜虞”,即“中山”国的。此类情况还应该包括台湾东北部的琉球国(“中山国”),日本本岛的“沃燋”,朝鲜的“大封国”,河南西平“仪封 ”等在内,只不过迁徙的时间早晚、路径不同而已。

    到了春秋末期,孔子来到开封仪邑访古,一位有文化、有见识的“仪封人”请见了他,鼓励他以“木铎”的精神弘扬道德文化,使孔子受益匪浅。开封仪邑,战国时期也称“大梁”、或“梁”。唐代诗人罗隐在《寄郑补阙》的诗中也提到这段历史,说“夫子门前数仞墙,每经过处忆游梁。”其中“夫子”即孔子;“梁”即战国时期魏国国都大梁;“数仞宫墙”,是指孔子弟子子贡将孔子的道德学问比喻为“数仞宫墙”。唐代诗人罗隐认为,要获得华夏道德文化的真谛,必须经过孔子“游梁”时那样的艰难探索。古代开封一带所埋藏的深奥人文历史由此可见一斑。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封人”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早的氏族之一。开封仪邑的“封人”,是世代守护“中央之国”(简称“中国”)帝王神社畿地的忠孝子孙,也是中华文字、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最早创造者和传播者。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河南文物网(2011-10-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