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开封

写到飘没处 笔墨见真魂

2012/6/29 15:43:26 点击数: 【字体:

    写到飘没处 笔墨见真魂

    ——省书协副主席、著名书法家云平写意

    3月26日,欧洲中国书法协会成立,欧洲中国书法协会名誉主席、河南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云平的楷书长卷《道德经》选章,作为重礼被英国大英博物馆收藏。大英博物馆馆长麦克格雷戈说:“这是一件伟大的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因为,它让来自中国的大书法家进入了大英博物馆。我认为,这一作品的完成方式构成了一种完美的象征,保证东方书法传统汇聚在一起。”这不仅是对云平的一次高度评价,也是河南乃至中国书法界一件可喜可歌的大事。与云平相识多年,他理性善思、底蕴丰赡,一贯固守本真、居高自洁、淡泊名利、寄意书斋,有着超拔的大家的定力和境界、潜质与风范。

    固守帖学采百家

    云平,在书法界是一个符号——功底深厚的实力派书法家。他从上世纪70年代踏入中原书法界,就很“亮眼”,被关注着。他一边沉潜于教学,一边习字,从1988年获第二届中原书法一等奖后,便一路获奖,国家级的、省市级的,不胜枚举。

    云平说,大凡世上的事情没有做不成的,凡是做不成的是你没用心做罢了。自己的书法基础是拼出来的,书法让他倾其毕生而为之。云平在30多年前给自己起了个“乐苦斋”的斋号,他的理解是:学书是个寂寞之道,以苦为乐才能持之恒久。“学谁不是目的,学谁都是为自用。”启蒙老师就学帖的一句话,让云平多年后才明白此中有着极深的道理。

    古人认为“用笔千古不易”,书法的根基是笔法,没有笔法,书法之艺术性将无从谈起。云平顽强地承袭碑帖之学。读帖、临帖等为终日之事,旨在把古帖造诣集于一身,融合百家之长,化解于无意之间,在无招有招之中,成就自己书法的大成之境。

    这个过程中,智慧的云平偶得一法,谓之“合并同类项”,把各家一笔一划之精妙合并,成自我之境。这一极其理性的数学理论竟被肆意纵情的艺术家所借用。但是,这并非简单的合并,而是如蜜蜂采百花酿蜜,于悄然无声之时不着痕迹地兼容并蓄,化裁无迹。

    “写尽八缸水,砚染涝池黑;博取百家长,始得龙凤飞。”学习经典是一种继承,但是并非毫无取舍,云平认为字随人性,所以应以自己的性情为标准或取或舍灵活变通。由“有法”之门,逐渐进入到“无法”之境,最终达到随心所欲、达其情性的艺术领域。

    云平固守经典,在不离古人的同时,亦反映现在,往往能从别人的笔画之中“偷”得章法或者笔意,用云平自己的话说就是游离于古人今人之间。

    时至今日,云平学帖习碑中每作一字,仍于点画勾捺之上反复推敲,不断修正,笔笔所至,不失法度。他60多平方米的工作室常常是作品悬满墙、铺于地。一个已负盛名的书家,始终保持着初学者的虔敬和过来人的清醒,这也正是他的过人之处。

    安贫乐道勤弄墨

    “脱俗”构成了云平作品独特的精神氛围。欣赏云平的作品,一如陶渊明诗一般的感受,洗尽凡格,独运天倪,雄强、隽秀,非常静美中透着傲岸风骨和生命力。

    “书法要有超凡脱俗的境界,以达文、静、雅。”云平解释说,文者,取其不粗鄙;静者,取其无火气;雅者,取其高义。这正是云平的艺术生命之根。

    在书法的落款上,许多人往往落款为某书,而云平大多以某写来落款,于平实之处见精诚。这源于他自己的一个理论:书法艺术最高的境界是书写性。

    云平把书法创作分为两个层面,一个层面是形而下的,指技法层面;另一个是形而上的,指体现审美追求与思想境界的层面。一旦书法创作转入形而上的层面,书法就必须侧重审美追求和趣味。

    王僧虔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现今很多人对写字的概念不清楚,把技法作为最高层面的东西,我认为最高的层面是‘写’,写心情,写性情,写追求,只有深入传统、理解古人,才明白此中深意。”云平说。

    云平心无旁骛、安步当车。他说:“在‘量’上必须要下够工夫,‘书’山有路‘量’为径。古人书法风格的形成大约在55岁,艺术语言相对稳定在一个层面上,55岁到65岁才进入创作盛年。未及深入便要影响全国、开宗立派,是绝对行不通的,要想成为真正的书法家,必须顺应艺术的发展规律,一步步地把过程走完。”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更有“智永练字,退笔成冢”,都在说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以云平之见,学习书法,在追求质变的同时,要适时勒住缰绳,不能信马由缰随意所至。只有厚积方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

    大巧若拙独悠然

    据传,孔子墓上,子贡植的一株楷树,枝干挺直而不屈曲。此树为楷书的行神之源。云平诸体皆能,尤工楷书,他的楷书起收有序、笔笔分明、坚实有力,复停而不断、直而不僵、弯而不弱、流畅自然,于朴拙之中流露大气象。

    字随人性,云平亦一直“愚钝”地坚守自己的认识和选择,无论外界如何喧哗,他独自欣欣然而不改初衷。于大自在中体现一种大自信的,则是云平的“计划成就”:哪一时段达到哪一种高度,体现了他对书法规律的把握,而这些都来自于他丰厚的书家底蕴。

    云平对字的领悟表面看来似乎是慢半拍的,他写过的东西往往要放一放,冷却一下,因为“只有冷却之后,才能发现不足和可取之处”。每年都会有一阵子,他把自己的字搜出来,挂在墙上,铺在地上,不断地回顾和反思,从而使他的积累都成为正方向的积累,这也是他不为外物所动,而风格日渐凸显的重要原因之一。

    云平分析能力极强,他有置身事外明察秋毫的能力,不为纷纭所障,富于睿智,明辨大势,进退有据。中国书协主席张海曾评价他对书法艺术有一种“江流石不转”的定见和毅力。

    云平说对自己的书法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虽作品多次获国家大奖并不断地赴国外展出,但除了协会的工作,他从不主动参评,只跟自己较劲。业界人皆知他也从不跟风,笃定不移,独立特行,渐积渐厚,从容确立明晰目标,可谓睿智。

    古道热肠趋大成

    河南著名书家李刚田评价云平:“他对人古道热肠,在朋友中有的是坦诚与热情。”所有与云平交往过的人大多认识趋同:他总是设身处地为人着想,指点迷津,条分缕析,不厌其烦,期期以成人之美,常常超过当事者自己的期望。

    还听说,与云平同席就餐的都会恪守一个传统:唯年长者列正席,不论其他。“与人相交,首在平等,要放下学识、放下地位、放下声望,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坦诚相待。”这句话让人看到一个书家的虚怀若谷。云平老师波澜不惊的目光里,一种天然的温和气质,让人敬而不远。

    云平常说:有一批青年才俊按照自己的理论实行之,实为人生乐事!曾有一学生在经过云平指导后,习书不断,但是有一天苦闷异常,遂来求教,尚未开口,云平示意其先写一字,依此字指出其苦闷之处,并授之以习书之道。回家后,这名学生发来信息,寥寥数字不附其他:金针度我。

    同时,学生们也成就了他。云平曾撰写《三点水字在行书创作中重复出现的变化》等数十篇在专业报刊发表,全国尚没有人如此系统地研究书法基础理论,惠及多少人难以估算,而他致力于对书法基础理论的研究,源于一个学生的不经意的一句话:云老师,你的字可以做字帖了。于是他便有了许多的书法基础理论文章相继问世,他的书法理论非常具有指导意义,让初学书法者少走不少弯路。

    云平非常敬佩钱学森身上那种强烈的责任意识和毕生献身科学的精神。他一直以弘扬中国书法艺术为己任,一向低调、不事张扬的他,仍然被人们所关注,目前他已受到邀请将赴国外举办他的书法作品展。

    蝉居高枝,吸饮甘露,后人效仿古人,以之为高洁的象征。高者云平采撷百家,于书斋中窥书法妙理;洁者云平习字不限尺幅之上,亦于生活中修炼书法大成之境。有人说艺术大师的标准是:独到的见解、超群的成就和创造性的贡献。不敢说云平现在全拥有这些,但我相信,他一定会有!写到精神飘没处,云氏笔墨见真魂!【原标题:写到飘没处 笔墨见真魂】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作者 张舒娜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