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开封 >> 名人名家 >> 身边名人 >> 浏览开封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朱广志:杞县“农民记者”的新闻人生

2013/8/30 15:16:18 点击数: 【字体:

    45岁的朱广志,杞县柿园乡朱寨村人。不到一岁时,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了终身残疾,目前,他在杞县县委群众工作部负责接待残疾人信访工作。

  白天干工作,晚上搞写作,朱广志始终坚持着。20余年来,他在全国各类媒体上刊发文章2000余篇,曾30多次获国家、省、市级征文奖,20多次被评为“优秀通讯员”和“优秀新闻文化工作者”,被人称为“农民记者”。

  他真诚中透出坚毅,言语中透着睿智,他用自己坎坷曲折的人生经历阐释了一曲自强不息的人生之歌。

  □东方今报见习记者 陈艳辉

  ●破茧成蝶的苦与乐

  “我从小就没觉得自己是个残疾人,周围的人也就忽略了这一点。也许正是因为有这样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我才会有乐观向上的性格吧。”朱广志的脸上有着发自内心的笑容。

  他6岁开始上学读书,在校品学兼优。然而,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读完初中后,终因身体原因失去了继续升学深造的机会,不得不告别心爱的校园。回家后的朱广志一度感到彷徨,但他坚信只要自强不息,自己照样可以和健全人一样活得出色、活得精彩。

  那段日子,他把自己关在屋里,以笔为伴,以书为友。冬夜,他坐在被窝里,腿上垫着厚书埋头写,久而久之,脖子和腰背都酸疼难耐,右手还长了冻疮;夏天,他用一条湿毛巾搭在肩上解暑,常常被蚊虫叮咬得满身都是疙瘩。

  那时乡下能读的书不多,每当捧着一本好书,他如获至宝。没书看的时候,他就写。起初是写写自己、写写别人,继而开始写生活。

  1988年是朱广志人生的转折年。这年3月,柿园乡政府要招聘几名工作人员。他回忆说:“那个时候,我仿佛听见了机遇轻轻的叩门声,心里既紧张又兴奋。但是说实话,在应聘时,听听别人的演讲,我有些自卑,因为我只是初中毕业……”

  在五分钟的应聘演讲的最后,他说:“虽然我只有初中文化,但我是一个最努力的人。请给我一个能证明自己的机会吧!”三天后,当被录用的消息传来时,朱广志高兴得哽咽难语。朱广志得到的这份工作是书写身份证卡片,随后工作出色的他被安排到乡政府办公室工作。

  为了提高写作水平,他参加了沈阳文学艺术院文学创作函授班,对文学创作知识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学习。

  随后还自费参加了1995年北京创作研讨改稿会和1997年“走进母亲河”黄河笔会,笔会期间,他有幸拜谒了牛汉、张同吾、邹静之、李瑛、崔道怡、谢冕等著名诗人、作家,同时也结识了王占君、史光柱、孙恂、刘琦、张家强、展亚平等一批著名残疾人。

  ●不忘根本 回报社会

  1991年朱广志开始尝试向媒体投稿。从1991年到1992年他投过上百篇稿子,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接到退稿信,但他不屈服,他相信勤能补拙。“即使不成功也不至于成为空白。”他把三毛的话贴到墙上自勉。

  1993年春天,他的一篇散文《小草》在报纸上发表了。拿着样报,他不禁喜极而泣,并把平生得到的第一笔稿酬(8元)放在笔记本的夹层里,从未舍得花。他说:“那是一个美丽而酸涩的纪念。”

  1999年,因工作需要,他被调到五里河镇政府,负责文字材料和新闻报道。俗话说,能者多劳。而朱广志却说:“我不是能者,但我是愿者。”

  蒲松龄说过:“凡事必做到痴,才能成大器。”为了采写第二批“三个代表”省直机关驻杞县工作队总队长、河南大学党委副书记赵豫林驻村的先进事迹,他曾十几次到赵豫林所驻的五里河镇马庄村。有两次遇雨天,车进不了村,他在泥泞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步行,还摔倒十几次。他撰写的新闻通讯《“三个代表”的模范实践者》获“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一等奖。

  朱广志说:“写作是寂寞和清苦的。写作不仅是我的爱好,更是我的生命。一天不写,我就觉得浑身不得劲,甚至觉得活不下去。在我的写作生涯中,有成功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恼,但压力越大,我的劲憋得越足。”

  2001年3月,他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追求进步的向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2008年,朱广志当选杞县十届政协委员。他说:“农民关心的,就应当是委员关注的,我就是从农民中走出来的,应多反映农民的意愿。”担任政协委员4年来,他书写20多件反映农民意愿的提案。

  他的稿子写的大多是父老乡亲身边的事儿,出外采访、学习之际,他也总忘不了宣传家乡的大蒜、辣椒、酱菜、红薯泥等农特产,乡亲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咱农民的记者”、“咱农民的委员”。

  每到节假日、双休日回家,他都为乡亲们答疑解惑,帮村民上网查信息,免费为村民搜集各种资料,每年春节都义务为群众写春联。他还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先后帮助27名青年走出心理困境,帮助34名残疾人走出心理阴影。走在路上,看到路上有砖头瓦块,他都要捡起。谁家有难,哪家有事,他知道后,总会出一份力、尽一份心,村民都夸他“心地好得很”。

  他在家乡开办了一个家庭图书阅览室,免费向村民开放。省吃俭用的他每年都要花费上千元订阅报刊、购买书籍,现在这个阅览室已藏书2000余册。记者问他图啥时,他说:“我啥也不图,我是个残疾人,得到过许多好心人的帮助,我要在生命中尽己所能多帮助他人。”

  ●做残疾人的贴心人

  朱广志现在的工作是在县委群众工作部负责接待残疾人信访。在常人眼里,残疾人反映的问题往往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朱广志却不这么认为,他说:“人不伤心不落泪,人无难事不上访。人家总是遇到难事才来找我们的。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对残疾人本人来说可能就是大事。处理得不好,就会引发越级上访或集访。如果处理得好,残疾人气顺了,就会真心感谢党和政府,所以说小事不小。”

  为此,他把来访残疾人当成自己的家人,总是那么亲切和蔼; 还把信访之事当成自己的家事,都是尽心尽力去办。他说:“人家来信访是对咱信任,咱要对得起这份信任。”

  每个工作日,几乎都有残疾人来找他,就是反映的事再小,他也不觉其小、不厌其微,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需要协调解决的协调解决,一时不能解决的先解释清楚,再想法解决。遇见特困的,他就解囊相助,为他们买饭吃,送给他们回家的路费。钱虽少,却温暖。现在,有很多残疾人都把他当成了贴心朋友,有事没事就去找他,和他讲讲自己的故事,说说现在的情况,谈谈以后的打算。几年来,他接待残疾人来访1200多人次,为残疾人解决问题160多个,被称为“残疾人的贴心人”。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原国内部兼学术部主任阮观荣了解了朱广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11年10月13日
0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