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走进焦作 >> 印象焦作 >> 浏览焦作

【沁阳】独具特色的怀庆文化

2014/9/5 16:12:50 点击数: 【字体:

    引子

    明清两代,以河内县为中心的怀庆府是豫西北地区的经济、文化重心。如果说河内、怀州两词代表了汉唐时代的繁华,那怀庆这个名称就足以浓缩古代近代现代沁阳地区的诸多历史。

    现在人们经常说到一个词——文化软实力,近现代沁阳地区软实力的代表,也和怀庆这个名字有着很大关系,因为有一种地方戏就是以怀庆而命名,这就是怀庆梆子。

    怀庆梆子简称怀梆,俗称老怀梆、小梆(班)戏、怀调,主要流行于河南沁阳、博爱、济源、孟州、温县、武陟、修武一带。2006年5月20日,怀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沁阳市文化学者邓宏礼老先生认为,元代散曲家阚彦举、奥敦周卿和明代的朱载堉等人,都是怀梆剧种在沁阳一带孕育的奠基人。“根据有关记载,朱载堉很

    喜欢到民间去搜集整理那些音乐啊、舞蹈啊,还时不时地指点民间的乐器班子编创演奏,当时同乐会流行的一些‘响器班’、‘金鼓会’演奏的乐曲多是朱载堉编创的。”邓宏礼说,根据当地史志记载,怀梆的前身是由围桌说唱祈雨演变而来的海神戏,旧时每当大旱,人们在神像前陈列供品,于盘中放一小蛇当“河大王”敬奉,组织一些艺人,不化装、不登台、不表演,就地围桌说唱,祈求降雨,后逐渐演变为登台化装表演。

    明清时期是怀梆的发展成型阶段。清代早中期,怀梆随着怀庆商人的生意传播到省内外,曾有“五府皆怀梆”之说,即指彰德府、卫辉府、怀庆府、大名府、顺德府,也有把广平府说为顺德府的。怀梆流播,北至保定、石家庄、天津,西跨新安、渑池,到西安,东进封丘、长垣,南达许昌、禹州乃至武汉的广大区域。

    怀梆的唱腔以怀庆方言为基础,简、硬、直、快,给人以强烈的原始生态感,唱腔音乐激昂豪放,表演粗犷奔放,在演唱、表演等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由于怀梆属梆子腔体,演唱时须用枣木梆击打节奏。唱词多为七字句,十字句兼长短句,上下对应,合辙押韵,结构基本规整。

    由于怀梆是以原生态为特征,有与时尚不相遂之感,即使在沁阳本地,如今喜欢怀梆的人也越来越少。“怀梆毕竟是沁阳本地的一种民间艺术,对弘扬民族文化和我国梆子戏体系的研究与发展,丰富和完善中国及世界的戏剧史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沁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高原说,为了加强对怀梆剧种的发掘、抢救和保护,沁阳已经决定,把怀梆列入发掘、抢救和保护项目,并积极筹划申报怀梆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怀帮文化独具特色

    沁阳,除了怀梆,还有怀帮。怀帮,是怀庆商人组成的商帮的简称。

    近代豫商虽然不像“晋商”、“徽商”那样享誉全国,但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近代豫商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个是由彰德府地区商人组成的彰德商帮(也称武安商帮),另一个就是怀帮。

    怀帮究竟成立于何时,目前已无法考证,邓宏礼认为,明代中晚期到清代初期,怀药贸易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势头,一些原来跑单帮的怀庆商人为了把生意做大做强,主动团结怀庆府的各路怀商和各个药材行栈,以药材商人为主体的药生会成立;到清康熙年间,在药生会即怀帮总会的统筹下,随着怀庆商人的本埠生意愈发红火,其足迹也开始走向全国各地,最终组成了怀帮。

    怀帮行销的主要商品就是怀药。山药、地黄、菊花、牛膝,被称为四大怀药,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怀庆北依太行,南临黄河,一条沁水穿境而过,土地疏松肥沃,排水快捷,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春不过旱、夏不过热、秋不过涝、冬不过冷”的气候环境,最适宜山药、地黄、牛膝等药材的生长。至今,生长在沁阳神农山的药材仍有460多种,其中列入国家药典的有23种,“四大怀药”仅为代表。

    1914年,在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四大怀药”被誉为“华药”。

    除了四大怀药,怀庆地区手工业非常发达,交通便利,更重要的是,怀庆人自古就有经商基因。“怀庆自古非常富饶,也饱受战乱,怀庆人在这种富饶和战乱中生存,在这种无可奈何之中锻炼出了从头再来的坚韧性格,培养出了一种东西不会永远属于你的感觉。”沁阳市地方历史文化的研究专家和洪范老人说,这种精神和农耕文化的“一亩三分地”理念是有很大差异的,正因为这种差异,使得怀庆人自古就有行商的传统。

    有了客观的优势,再加上主观的拼搏,怀帮商人把怀药和怀货运往四面八方,遍开商号,建立会馆,打开了一条条贸易渠道。明清时期,怀药、怀货贸易规模不断扩大,怀商南到湖广,北达天津、东通冀鲁,西去陕甘,甚至远销国外。

    怀商主要活动地区,除河南本省外,省外区域主要为山西、陕西、山东、湖北、北京、天津、江苏、安徽等省市,其中尤以与河南毗邻的山陕两省和湖北最为集中。

    怀帮商人以注重信誉,货真价实,童叟无欺而远近驰名。有着吃苦耐劳的精神,有着百年积淀的经营规则,更有着丰富的用人经验,在解放前,怀帮涌现出了一大批知名商号。

    这些怀帮商号通过遍布各地的网络进行贸易,不仅促进了怀庆地区与全国各地的商品流通,发展了地方经济,而且也把怀庆地区的各种特产销售到全国各地,使怀庆特产誉满华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怀帮文化。

    辉煌古城今日巨变

    到了民国二年,历经一千多年的河内县名改为沁阳县,沁阳,这个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不过这儿有个问题,当时县署的位置在沁河南边,山之南水之北谓之阳,山之北水之南谓之阴,那就应该改名为沁阴才对。”邓宏礼说,他查了民国时期的史料,大致有三种说法,有的认为这是取太行之阳、大河之阳、沁水朝阳“三阳开泰”之意,有的说汉代沁水公主的庄园在沁水之阳,还有的认为河内县老治所在沁水之阳。“这些说法都不能让人满意,总之都是以地望所在,不计其小而求其大,象征吉祥吧。”

    沁阳还是沁阴,似乎都不太重要。一座千年古城,历史厚重的基因已经渗透到这座城市的角角落落,且不说历经沧桑的天宁寺三圣塔、全石造就的清净宫无梁殿建筑群、号称“小龙门”的太平寺摩崖造像,或是慷慨激昂的怀庆梆子、独具特色的民间集体舞“高抬火轿”,就是走在青砖灰瓦的古城小巷中,尝一尝那散落在民间的风味小吃,就是享受。

    凉粉、米茶、油茶、黏糕、麻糖、麻花,随处都能在路边小店寻到舌尖上的诱惑。不过到沁阳没有吃过闹汤驴肉算是白来。怀庆府的闹汤驴肉早在唐代的笔记小说中就有过描写,不过现在的做法抛弃了过去那种“残忍”方式,而是把配好的汤料灌到驴腹内,而后宰杀烹饪,因此也称灌汤驴肉。闹汤驴肉肉味鲜美、补血益气,是上好的佳肴。

    沁阳有句顺口溜:“驴肉丸子八味调,羊杂碎肉不动刀,绿豆丸子泡烧饼,喝着米茶配黏糕……”一句句俏皮话带出一道道美味,游走在舌尖上的那种美食既蕴含着历史的积淀,也散发出岁月的沉香。

    作为千年古县,沁阳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往事,素有“覃怀古郡,河朔名邦,商隐故里,乐圣之乡”的美誉。

    覃怀—野王—河内—怀州—怀庆,这些荣耀闪烁的古代地名都代表了一段辉煌的历史,尽管沁阳这个名字之于这块土地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这块土地的人民依然延续了祖先的勤劳、质朴和聪明,在沁阳这个地方继续生活和发展。

    198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沁阳撤县设市,正式更名沁阳市。沁阳物产丰富,风景秀丽,是“四大怀药”的原产地,也是农业生产基地,建设了13个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7个省级无公害生产基地。沁阳先后荣获中国县级城市旅游竞争力20强、中国文化旅游大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沁阳北与山西晋城接壤,是晋煤外运的咽喉要道和重要的煤炭集散地,也是豫西北重要的工业基地,规划建设了沁北、沁南两大产业集聚区,其中,沁北产业集聚区被评为河南省首批省级产业集聚区、首批对外开放重点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区。2013年,沁阳市跻身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质量500强县市,位列第231位。

    沁阳的历史是辉煌的,沁阳的今天也是灿烂的,一座千年古城正行走在它的现代化之路上——或许没有其他语言比这些更能恰当描述今天的沁阳了。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大河报(2014-09-0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