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焦作

武陟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上)(2)

2014/1/4 17:39:54 点击数: 【字体:

武陟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上)
御碑亭里的高大铜碑


    御碑亭里的高大铜碑,高4.3米,24条龙缠绕其间,象征一年24个节气。碑文由雍正皇帝亲笔御书,盖有“雍正御笔之玺”,11行431个字的碑文记载了黄河的地理面貌、流域历史、水患与治理情况,强调黄河与百姓、黄河与朝廷的利害关系,对黄河的治理和建造嘉应观的缘由加以说明。非常精致。

  碑下压着的是传说中的“河蛟”,龙头、牛身、狮尾、鹰爪,它曲身回首,二目圆睁,吞云吐雾,大有翻江倒海的气势,被认为是黄河泛滥成灾的祸根,用刻有二十四条龙的巨碑压住,寓意黄河不再泛滥,也可见雍正治河的决心。尤其独特的是铜碑是铁胎铜面,铸造技艺精湛。据说碑体在一次电闪雷鸣时被击开一道裂缝,泄露了天机,可以看出里面包的是铁,雍正知道后,说是铸官工匠贪污了铜,立即将他们杀了,于是铸造工艺失传。铜和铁为两种不同金属,他们的融点不同,现代人用新的工艺尚不能把这两种金属合在一起,古人也不知是用的什么技术使它们有机地成为了一种合成体。此后的200多年未再裂过,但当时的工匠究竟运用神马样的技术造成了这样一个碑?这成了一个谜。

武陟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上)
钟楼和鼓楼


     钟楼和鼓楼。铜钟沿着钟周围按照八个方位铸着八卦图。用棒击,每个方位的音阶都不相同,称为八卦定音。如遇汛情,钟鼓齐鸣,便可以召集附近的军民防洪抢险。照片上左边是钟楼,右边是鼓楼。

武陟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上)
中大殿


    中大殿,重檐歇山回廊式建筑,蓝色琉璃瓦顶。嘉应观的另一个难解之谜是它的中大殿,两百多年来,即便是在兵荒马乱无人看护的时候,这个大殿也不结蜘蛛网,不落灰尘,连鸟虫都不进。传说,这是因为殿内藏有避尘珠,但避尘珠到底是个神马东西,谁也不知道。【原标题:武陟嘉应观:万里黄河第一观】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浪旅游 2011年02月25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