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焦作 >> 传统文艺 >> 文艺知识 >> 浏览焦作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司马懿的激昂感染乡邻

2013/4/16 15:18:00 点击数: 【字体:

司马懿的激昂感染乡邻


    □首席记者 李长需/文记者 吴仲舒/图

   【缘起】

    焦作温县招贤镇安乐寨村,是三国名将司马懿的故里,这里的村民会一种叫做“司马懿得胜鼓”的绝活,它靠写在墙上的符号相传了1700多年。

斑驳墙壁记载一千七百年前鼓谱

    今年64岁的王梦醒自小就记得,自己家老房的墙壁上,写着一首完整的司马懿得胜鼓鼓歌。

    这是一座临街的土坯老房,斑驳的墙壁,用泥沙粉刷过后,又涂上白灰,显得平整了许多。在这面平整的白墙上,有三四平方米的面积,被打成竖格,12回鼓歌就写在竖行里,每回两行。

    在鼓歌的开头,标着“王氏鼓歌”的名字,并要求每个王氏子孙都要学会。紧接着“王氏鼓歌”名字,就是“鼓歌提示”,说明在这些用圆圈、叉号和竖线组成的“鼓歌”中,圆圈代表大鼓、大镲合击打,音为“咚”声;叉号代表鞭鼓、云锣合击,音为“咣”;而竖线,则表示月锣的单击动作,音为“太”。

    “这实际上就是鼓谱。”王梦醒说,写在临街墙上,是为了方便每个人都可以边看鼓谱边练习。实际上,安乐寨村共有八条街道,每条街道都会有一篇鼓谱。

    王梦醒推断,他家的老房子已有190多年的历史,这个“鼓谱”很可能有百年以上了。

    相比较墙壁上的“鼓谱”,“鼓谱”自身的年龄,相传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王梦醒说,这个鼓谱相传是三国大将司马懿命军中乐师根据宫、商、角、徵、羽所创,用于将士出征时相送或凯旋时相迎,名之得胜鼓。

北伐叛将司马懿慨然作歌

    司马懿的故里温县招贤镇安乐寨,是一座被历史的风烟浸透了的村庄。因为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曾被封为晋王,这里又被称为晋城。

    安乐寨村所在的位置,即当年晋城内城的安乐宫,是司马家族及王妃们居住的王宫所在地。至今已被林立的房屋所覆盖,丝毫不见当年的踪影,但宫城的城墙依旧在。

    魏明帝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国大将军司马懿率四万步骑北伐辽东叛将公孙渊,北渡黄河途经家乡温县时,在县城南门外济水河东岸的虢公台上,宴请地方官吏和家乡父老,乘兴令乐队演奏,隆隆作响的鼓声震天动地,威武雄壮。

    司马懿更是在鼓声中意气风发,并慨然作歌:“天地开阔,日月重光。遭遇际会,毕力遐方。将扫群秽,还过故乡。肃清万里,总济八荒。告成归老,待罪舞阳。”

    司马懿的慷慨激昂感染了乡邻,他们更是被得胜鼓所震撼,纷纷恳求司马懿将此鼓曲赐给家乡。司马懿欣然答应,立即令人传授。得胜鼓从此由军队传入民间,并被后人称为“司马懿得胜鼓”。

圈圈点点鼓乐流淌出哲学意味

    因民间艺人不懂得乐谱知识,鼓歌都是用圆圈、叉号和竖线表示所用的乐器及击打的方法,千百年来都是靠这种智慧流传至今。

    王梦醒说,别小看这些简单的符号,它蕴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它将易文化与阴阳五行哲理、天体运行自然规律和军事学等传统文化,有机巧妙地融入鼓乐之中,即将一年的12个月,一天的12个时辰、一年的二十四节气和五季(春夏秋冬和四季末)、五方(东南西北中)、五行(金木水火土)融入鼓乐中。

    这种鼓乐,在乐器的选配上,选用了五种各具特色的打击乐器配合演奏。它的每一回均用五声响鼓开头,俗称“老五槌”。“五”与“吾”谐音,寓意着以我为本,将士们闻之,遂产生一种自尊、自信、自荣和自豪之感。同时,它还代表着五声(宫、商、角、徵、羽)、五行、五方、五季,寓意着五声同歌、五行和谐、五季俱荣、五方归一,寄望着天下太平。

    此外,它又根据一年二十四节气的自然特点,每一回的结束均以二十四声响鼓收尾。密集的二十四声响鼓俗称“忽雷炮”,震天动地的鼓声隆隆作响,鼓声既鼓舞斗志,又隐含着杀机,激励将士们冲锋陷阵,浴血杀敌。

    这么简单的符号,居然孕育出这么丰富的传统哲学,让人更感历史的神秘。【原标题:司马懿的激昂感染乡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东方今报 2010-11-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