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济源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济源

艺术瑰宝 王屋琴书

2013/12/14 15:44:37 点击数: 【字体:

 

    王屋琴书是一门在济源土生土长的、属于济源人自己的民间艺术,她的演唱语言以王屋山区的方言为基础,地方特色鲜明。王屋琴书的主要乐器有琴、手板、钗、八角鼓、四弦等。这是一门曾给老一辈济源人带来无数欢乐的民间艺术。从前,在落后、贫困、闭塞的王屋山山区,王屋琴书几乎是山区人民唯一的艺术享受,是人们主要的消遣的方式。王屋琴书在那时可谓是盛极一时。

    当时,黄河南岸有一位老艺人,名叫王定,来黄河以北王屋山一带卖艺。他演唱的琴书音韵沉稳,情调感人,深受当地群众欢迎。不少民间艺人对这种独特的琴书产生了极大兴趣,纷纷效仿学唱。王屋乡竹泉村也有一位年轻的古书艺人名叫郭茂林,他对这种琴书非常赞赏。他不顾自己家境贫困,毅然将这位老艺人请到家中,想方设法善待老人,讨得老人的喜欢,并拜他为师。从此,郭茂林在王老先生的言传身教下,勤学苦练,终于掌握了琴书的各种乐器(扬琴、手板、钗、八角鼓、四股 弦等)、唱腔韵调(引子、紧二八、流水、含腔等)和各种人物的表演动作。熟练生动地演唱了许多琴书段子。如《金钟记》、《包公案》、《刘公案》、《小八义》、《李三娘担水》等。

    由于郭茂林在平时的演唱中,善于创新,经常吸取其他艺人的曲艺或唱腔来完善自己的琴书,备受当地群众欢迎。几年后,他演唱的琴书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他演唱的音韵更为低沉、高亢,情绪激昂更显奔放,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他抱有远大理想,为了使自己的琴书传承下来,就将自己的侄儿郭同德、郭同贵、儿子郭同仁收为弟子。言传身教,严格要求,很快就组成了完整的“郭家班”琴书队。他们的演唱在王屋山一带,乃至黄河两岸都赫赫有名,故被当地人称为“王屋琴书”。

    “王屋琴书”的说唱语言主要以王屋山区地方方言为基础,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具有纯真朴实的地方特色。表演形式既潇洒、文雅,又沉稳、大方。演唱者根据书中的情节可以表演各种不同的人物:老头、老妇、小姐、丫环、平民、官人等,表演动作惟妙惟肖,形象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他们演唱的“书帽”堪称一绝。“书帽”大多在每一回的开头,由演唱者说上一段,或具幽默诙谐,或具讽喻劝诫,或显庄重严肃,或带辛辣讽刺,或寓深刻教益。这些“小书帽”只用几分、十余分时间,就把一个故事叙述下来,把其中人物刻画得形象逼真,令观众听后心情愉快,受益匪浅,并且有的能熟记于心,随时吟唱。孙隆【原标题:艺术瑰宝 王屋琴书】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晚报 2010-5-4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老龙沟村寻访王屋琴书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