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鹤壁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鹤壁

“有山在而水自流——探访浚县泥咕咕系列”之二 古庙会“养”了泥咕咕(2)

2013/4/16 17:08:08 点击数: 【字体:

  泥咕咕曾风光无限

  庙会每年吸引来的数百万香客、游人,为浚县带来了无限的商机。有朋友开玩笑说,每年一到腊月,浚县人就开始磨刀,不过不是为了自己吃肉,而是为了“宰”外地人。虽是玩笑话,却也道出了浚县人特有的过年方式,几乎半个浚县的人都在为庙会忙碌。

  每年的冬季,杨 屯众多的人家都忙着捏泥咕咕,给泥咕咕上色,院子里、窗台上,摆满了泥咕咕。到了正月,不管他们做了多少泥咕咕,总能在庙会上卖掉,换来钱养家糊口。

  85岁的老艺人王蓝田赶了一辈子会,对庙会上的一切,他是再熟悉不过,说起庙会就打开了话匣:以前的庙会上,泥咕咕才风光呢!塑料玩具这才几年?!那会儿没别的,小孩子对泥咕咕喜欢得不得了。

  这庙会能招一二百里内的香客,赶会的人啥都可以不买,就是不能不买泥咕咕。那时各村都要起会,推举会首,平时筹集的钱由会首掌握着。哪村的会首来赶庙会,沿路各村的小孩子早早就瞄上了。

  会首们赶完庙会,坐着铁轮大车回去,从哪村路过都会跑出来一群小孩子拦住:“老会首,不给个泥泥哨,让你回家吃不饱饭;不给泥泥狗,回家死恁老两口。”

  遇到这场面,打不能打,吵也没用,会首就往路边撒两把哨,让孩子们去拾。那时牲口拉的铁轮车走得慢,孩子们拾完了再跑车前面拦,一个村能拦好几回。

  一般赶庙会的人,也都要带泥咕咕,回到家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等着呢,上来就拉着大人不丢手,给个哨,就跑去玩了,大人能干一晌活儿。

  那时的风俗,赶会的人回家见到小孩子,不管是谁,都要给个哨。两家闹别扭不说话,人家的小孩到了跟前,也得给个哨。小孩吹着高高兴兴回了家,大人问:“谁给的?”一来二去的,两家就和好了。

  王蓝田老人如今还习惯地称泥咕咕为“哨”,哨其实是最简单的泥咕咕,形状很写意,不像狗也不像羊,你觉得像啥就是啥。捏这种东西,杨玘屯人手一搓,扎俩孔就成了。这样的“哨”一毛钱100个,它太小了,百十个才一把,拿到会上去“只见卖钱不见下货”。

  除了讨孩子喜欢外,泥咕咕也有一种吉祥的含义。民谚说“给个咕咕鸡儿,生子又生孙儿”,来碧霞宫烧香许愿的老太太、小媳妇,为了讨个吉利话,花钱买些泥咕咕,心甘情愿地送给那些嘴甜的顽童。

  那时候,杨玘屯六百来户人家,80%都捏泥咕咕,每年两次庙会就能养活一家人。但近些年来,随着儿童玩具的迅速发展,泥咕咕在庙会上市场萎缩、地位下降,杨玘屯大部分人家已不再做泥咕咕了。

  泥咕咕现在夹缝中求生存

  浮路中段,慈眉善目的杨秀兰老人摆了个小摊,卖泥咕咕和一种叫“撒尿孩”的玩具。

  老人的泥咕咕卖得很便宜,小的1元钱10个,大的1元钱两个三个不等,都是上了彩的,做着应该很费事。我们觉得她叫的价格太低,问她能不能卖贵点。老人开始很自信,说贵点也有人要。这时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孩子走过来问价,老人报了1元钱5个的价,那妇女拉着孩子就要走,慌得老人赶紧降了价。泥咕咕这东西,买家卖家都觉得是泥巴做的,没本儿的东西,不该卖贵。

  “撒尿孩”很好玩,往头上浇点热水,他就开始翘着小鸡鸡撒尿。这玩具1元钱一个,20多岁的年轻人爱买,问了价掏钱买了就走。老人说,泥咕咕卖不上钱,赚钱全靠这“撒尿孩”,五毛进的卖一块。不过正月十五之后,泥咕咕就好卖了。正月这个会,上半月来玩的人多,下半月来烧香还愿的多。到那时,会上多是来烧香的老太太,她们要买的话,都是买泥咕咕。

  浮路中间设置了很多摊位,多是卖玩具的,各种塑料玩具、呢绒玩具琳琅满目。搁以前,这都是泥咕咕的地盘,但如今没有一个是卖泥咕咕的。我们遇到十多个卖泥咕咕的,都是在路边的角落摆个小摊或提个篮儿卖。如今正式的摊位要三五百元不等,泥咕咕很便宜,总共也卖不了多少钱,农民们都不愿意掏摊位费。

  尽管如此,卖泥咕咕的小摊前总是挤满了人,生意都挺红火。60岁的王连录在一家饭棚前摆摊,他说这些泥咕咕并不是他做的,平时他在窑上打工,每月挣1000多元。他媳妇农闲时在家做了这些泥咕咕,他拿到会上来卖,十多天已经卖了2000多元。他有点后悔,说今年做少了,没到正月十五呢,自家的泥咕咕就快卖完了。

  如今,很多老规矩都没有了,孩子们也有了各种新奇的玩意儿,不可能像以前那么喜爱泥咕咕了。但泥咕咕有着塑料玩具所无法取代的优势:便宜、喜庆、能吹响,所以在庙会上仍然有自己的市场。对于杨玘屯人来说,做泥咕咕虽然没打工挣钱多,不过在家闲着的时候,做些泥咕咕卖也算是一种生财之道。

  曾经风光无限的泥咕咕,如今如同生长在岩石的夹缝中,虽然活得不舒展,但仍洋溢着顽强的生命力。
  
  泥咕咕之所以能经历千年而不衰,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古庙会。古庙会给泥咕咕提供了大批量出售的机会,使其能够繁衍生息、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大河网 2007-6-19 作者:姚伟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