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新闻资讯 >> 浏览安阳

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应该破解的难题

2014/11/27 10:24:42 点击数: 【字体: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殷墟保护与发展要解决体制机制障碍

    殷墟位于安阳市区西北角,总面积为29.47平方公里,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14.07平方公里;一般保护区面积8.63平方公里;建设控制地带面积6.77平方公里。共涉及殷都区、北关区20个自然村,7786户,23402人。

    安阳殷墟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但目前就宏观管理而言,与其他地方区别不大,甚至还处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叠加之中。主要表现为:一是考古发掘的分割性。从1929年开启殷墟考古,中研院史语所在殷墟设立工作站,到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科学院考古所(1978年以后为中国社科院考古所)设立安阳工作站,均由中央考古部门主持重点保护区的考古发掘工作,安阳文物考古部门主要从事非重点保护区的考古工作。二是文物保护的破碎性。殷墟申遗成功后,设置了安阳市殷墟管理处,但只负责管理目前对外开放的殷墟景区,主要是绿化、接待、讲解等业务,没有行政管理职能。市文物局管理文物,市执法大队负责文物安全,当地政府组织村民巡视,条块分割,责权不明。三是保护发展的矛盾性。殷墟的大部分保护区集中在殷都区,共涉及14个村庄,6045户,17987人。小屯、武官村、侯家庄(侯庄)、大司空等重要地点,也在殷都区。殷都区面积只有69.5平方公里,其中殷墟保护区占了近1/3,加上安钢、电厂与南水北调工程等大型企业和大型工程用地,以及建成区和在建项目占地,真正可利用的土地仅剩0.67平方公里。可以说,殷都区发展空间已严重不足,无法在现有考核体系下完成民生和发展的双重重任。

    破解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的第一个难题,就是要创新管理体制,优化运行机制,扫除体制机制主障碍,而体制机制创新正是殷墟未来发展的不竭动力和生命力所在。

    第一,成立“安阳殷墟文化试验区”。以殷都区为依托,将北关区涉及殷墟保护区的9.04平方公里,以及安阳县的曲沟镇扩充进来,形成较为完整的殷墟保护与发展行政区划空间,为殷墟管理的空间性奠定基础。

    第二,“试验区”要高规格。从现有体制看,应设为副厅级,或管委会的领导为市委常委,形成一个高规格的领导格局。市直有关部门(如城建、旅游、文物)领导要担任“实验区”副职,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站长,要兼任“实验区”副职,使之形成惯例,成为中央与地方合作的一种范式。

    第三,“试验区”要有专门的考核体系。“试验区”的主要任务是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围绕殷商文明与甲骨文字,进行传承创新,将其打造成全球中华早期文明的体验圣地。因此,要建立一整套专门的考核体系,有别于普通行政区的考核与评价机制,使其具有“试验性”,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探寻路径。

    第四,“试验区”要建立国家文物补偿机制。国家要依照“主体功能区”的补偿模式,对当地农民为保护殷墟而牺牲的个人利益,要像对“退耕还林”“生态平衡”做出牺牲的农民那样,进行合理补偿。通过建立健全文物补偿机制,使农民的合理诉求得到国家政策的积极回应。国家应首先在殷墟开展文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探索总结经验,向全国推广。

    第五,“试验区”要简政放权。根据殷墟的实际,在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和《殷墟保护总体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由“试验区”制定相关保护与运作方案,提出对有关关键词汇重新解释的建议案,并总体报批后,由“试验区”执行。要简化报批程序,将有关职权下放到省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或简化有关报批为报备,并进行适当监管。

    第六,“试验区”要积极探索实践。比照西安、洛阳等地模式,形成以文物为主,保护与发展协调并进的运行机制,开辟综合解决发掘、保护、展示、体验、民生、产业等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新路径,积极争取国家、省在金融、土地、财税等方面予以倾斜和支持。

    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要创新思路寻找考古展示新路径

    安阳殷墟,为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以出土大量甲骨文、青铜器及大型宫殿、王陵遗址而闻名于世。殷墟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名列榜首,200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殷墟是中华早期文明的典型代表,是全人类共有的最具价值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与西方遗产相比,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而这种特色的展示,无论是展示内容、展示手段,还是展示方法,均具有极大的挑战意义。主要表现为:一是如何将堆积层立体展示。这一难题关键在于,所有的器物残片都堆积在文化层中,所有的王宫陵寝都深埋于地下,人们在这里只能看到广阔的田野,以及地面上的部分标识,无法看到从地上到地下的立体的都城、宫殿、作坊、陵寝等遗址,也就无法感受到商代都城的巨大震撼力。殷墟要想成为世界级的东方文明圣地,必须要在立体展示上做足文章。二是如何将神秘性展示给公众。考古发现的神秘性,对所有人,无论是专业工作者,还是普通爱好者,都具有极强的吸引力。要有效利用这种神秘性来吸引游客,尽量延长他们在当地的停留时间,将神秘性一点点、一层层地揭开,展示给来这里的每一个人。这样,殷墟的发展就不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旅游问题了。三是如何将文物为少数人所有变成社会公共财富。从现代田野考古在中国诞生之日起,发掘者就对出土文物拥有优先观赏权,部分发掘者及其所在单位甚至以研究为名,将出土文物据为“私藏品”,秘不示人。在这里,首先要明确的是,地下文物归国家所有,是全社会的财富。文物与所在地的山川、河流、遗存等,构成一个极为完整的文化景观环境。但按照惯例,我们通常都会打破这一环境,将文物收藏在远离此地的博物馆与库房。因此,“试验区”就是要探索文物与环境共生的路径,尽最大可能将出土文物留在当地进行整理、修复、展示和体验,使殷墟真正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公众可以参与的文化遗产展示体验地。四是将殷墟建成国际考古发掘研究平台。殷墟考古发掘不是少数特定考古单位的事,更不是某位考古学家的“专利”,要利用殷墟这个大平台,利用考古“试验”,寻找全面开花的路径,将殷墟这一国际品牌打造成为一个国际考古发掘研究基地。

    破解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的第二个难题,就是要让殷墟活起来、动起来、立起来、热起来,而这正是殷墟开辟新路径,走向世界的关键所在。

    第一,要将安阳殷墟办成一个考古“场站”。“场站”的主要功能就是制定规划和方案,管理考古发掘活动。要依托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工作站、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权限不变的情况下,与参与发掘的团队构建一种融洽的合作关系。

    第二,要将安阳殷墟建成世界性考古“工场”。高效利用安阳殷墟考古大平台,吸引国际、国内重要考古单位,在相关法规的范围内,依照报批,取得发掘权,使殷墟成为一个大型的考古“工场”,成为商代文明发掘的首选场所,成为国际高端团队利用最新知识、最新手段,进行考古发掘的火花碰撞之地,成为中国考古对外交流的重要平台。从而,使考古发掘活动成为这里的常态,让考古专家因参与过殷墟的发掘而自豪。

    第三,要精心展示考古发掘成果。日常的考古活动,尤其是为配合基建而进行的考古发掘,最终还是要回填,除了发掘者,我们只能在考古报告中体验发掘,而考古现场最后将回归为一片田野。但殷墟在发掘后,最终是要保留与展示,无论是王陵、宫殿、作坊,还是墙壕、坑窖,都要在原地保留,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殷墟布局。对个别重要遗址,要适当进行复原,形成立体展示,以克服殷墟缺乏观赏性的弊端,尤其对令人震撼的深达几十米的中字形、申字形、甲字形王陵,更要如此。

    第四,要将考古的神秘性呈现给观众。殷墟考古发掘将是开放式的,资料整理、粘补陶片、缀合甲骨、模拟复原等等,都是公开的,游客不但可以参观,还可以亲自参与,这将极大地满足游客的好奇心。如果说一般的考古工地只是工作之地,那么,殷墟的考古工地将既是一个专业人员的工作之地,也是一般游客可以直接参与的体验之地,这就是殷墟的“特殊”所在,也是其“试验”的一个重要目的。

    第五,要使游客成为殷墟的“主人”。殷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考古圣地。我们要探索由“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的路径,让殷墟成为考古这门科学走向大众的平台。在这里,除了考古研究主要目的外,还要重点探讨考古能为大众做什么?考古怎样才能满足游客的好奇心?考古如何真正走向社会?将来可以有条件地接纳游客,开展3至5天的殷墟体验之旅,而这样独特的体验,对游客而言,将是一次难得的人生经历。

    殷墟的最大吸引力是遗址本身,谁也预测不了这里突然会有什么重大发现。我们要以殷墟考古为中心,吸引世界游客,使之成为考古学面向大众,走向社会的重要平台。这是考古的使命所在,最终必将促成对现有考古体制的改革创新。

    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要科学构建文化创意产业大格局

    殷墟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与以殷墟为核心,全面开花的产业格局连在一起的。殷墟的文化产业,永远离不开殷墟,除了前述的以殷墟为核心的考古吸引力,以及体验考古外,文化旅游中的观光游应该成为殷墟发展的主力阵容。殷墟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殷墟文化创意产业要紧紧围绕这些资源进行更为深广的发掘,形成最具殷墟特色的文化产业格局。

    殷墟的文化产业,是以文化旅游为主体,传统与新兴产业并举的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体验为主体,观光与体验相融合,参与和互动相结合的文化产业;是以文化遗产为内核,以创意而延展到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相结合的文化产业,是一个大的创意工场,是对古老文明的全新解释。因此,在发展殷墟文化产业时,必须注意坚持若干环节:一是殷墟内容的环节。一切以殷墟的内容为内涵,深入挖掘、寻找创意,形成特色。二是村庄利用的环节。殷墟保护范围内,分布有10余个村庄,部分村庄还保留有大量清末民初的建筑,这一地方特色与殷墟发展的时代特征相吻合,实际上也是殷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体验为本的环节。无论是殷墟考古,还是创意产业,都要抓好体验为本这一关键环节。四是地名保存的环节。小屯、武官村、梅园庄、后岗、花园庄等地名,都与特定的考古发现和重要遗存关联在一起,同时,这些地名也是一种地标。因此,要注意保留这些活化石,可以与一定的品牌、标记打造结合起来。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其内在价值的进一步发掘与利用。

    破解殷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的第三个难题,就是要做大做实殷墟的文化产业,形成以殷墟为特色的文化产业大格局。

    第一,要打造殷墟主要地标。依托重要考古发掘地点,突出殷墟遗址特色。如小屯的宫殿基址、武官村的王陵、后岗的“三叠层”、花园东的甲骨窖藏、孝民屯的车马坑,尤其是类似于司母戊大方鼎、妇好墓等重要出土地点,构筑标志物,并围绕殷墟文化的内涵,形成特色,精心布局。

    第二,要保护好重点村庄原貌。在不扩大规模、不增加高度、不扩充体积的情况下,尽量保持原有风貌,依托老建筑,恢复清末民初的建筑风貌,形成民俗文化村、文化创意村、殷商文化村等,为在殷墟进行文化体验的游客,提供居住、生活、休闲的场所,形成殷商文化体验者的主要聚合点。

    第三,要开发特色产品。要围绕甲骨片、青铜器等殷墟特色文物,形成相关的品牌产品。要深入挖掘传统工艺,将这些传统工艺品的制作,与旅游观光、参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制造更多能在全国叫得响的名牌产品。要依托甲骨文,将文字创意做成产业,做足文字的文章。要充分利用新业态,在动漫、演艺,以及影视制作等方面,做足以殷墟为内容的文化创意文章。要大力开发殷商风格饮食、布艺、器具等,全方位做好殷墟特色产品开发。

    第四,要在周边地区发展高效农业。在现有土地增量不变的情况下,整合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以高效农业、立体生态为目标,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辅相成的产业格局,为殷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安阳殷墟保护与发展要加大力度理出民生改善的新思路

    执政为民是我们工作的宗旨,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的终极目标。我们不能以任何冠冕堂皇的理由,去剥夺群众改善生活向往幸福的权利。从这个角度来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以牺牲当地农民的幸福生活为代价。必须在文物保护与民生改善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结合点,而这也是对我们执政智慧的考验。

    殷墟所在地的农民,为了保护文物,倾注了热情,做出了牺牲。抗战时期,当地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将国宝司母戊大方鼎保护起来,并为此付出了血的代价。保护区内,尤甚是重点保护区村民的收入,与市内其他地方村民的收入相比,形成了巨大反差。这些村庄企业不能建,项目不能引,危房不能翻,新房不能盖,似乎成了阳光雨露无法照耀滋润的地方,成了致富奔小康“被遗忘的角落”。

    民生改善与殷墟保护同等重要。我们之所以将这一难题放在第四位,是因为民生的改善,最关键的还是要靠发展,发展离不开殷墟,村民在当地发展,“靠山吃山”的“山”,就是“殷墟”。因此,理清思路、创新体制、发展产业、寻求突破,是当地群众致富的基础,也是进行产业转移的根本。

    第一,要在政策上寻求突破。殷墟是人类共有的文化遗产,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但这一历史重担,不能单单压在当地村民和政府身上。国家要制定相应的政策,由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对村民们为保护殷墟而做出的巨大牺牲给予合理补偿。让村民对保护祖先留下的文物,不再有后顾之忧。

    第二,要加快保护区内的村民安居工程建设。要结合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保护区内的村民进行集中安置,对重点保护区内的村庄,以及一般保护区内不具有历史保护价值的村庄进行整体搬迁。建议国家加大民生补偿力度,对安置区建设中遇到的困难予以政策和资金支持。完善新农保、新农合、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尽快让村民享受同城镇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使殷墟村民的民生问题得到充分改善。

    第三,对于保护区内保留的居民住房,要统一规划,专题设计,采取多种形式,使其成为民俗文化体验的主要载体,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手段。保护区内保留的村落民宅,可采取多种形式,或企业买断,或政府征收,或民建公助,或村民自建,均应统一规划、统筹安排。

    第四,要拓宽就业渠道。在环境保洁、安保巡查、商户服务、影视演艺、发掘雇工、民俗体验、高效农业等方面,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机会,逐步形成国家保障、政府供岗与自谋职业相结合,多层次的村民增收长效机制。

    总之,安阳殷墟的保护与发展问题,在全国同类问题中具有代表性与示范性,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创新思维、寻求突破、勇敢试验,找出一条双赢的路径,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

    本专题课题组组长:丁同民

    执笔:张新斌、张佐良、李玲玲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光明日报(2014-11-27)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