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安阳 >> 历史传说 >> 姓氏文化 >> 浏览安阳

内黄豆公柴姓溯源

2017/3/29 14:21:31 点击数: 【字体:


    内黄县豆公集东街柴姓甚多,估计能占全村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多年来,家族有热心人想把柴姓向上追溯几代,立个家谱。可毕竟对柴氏的来龙去脉把握不准,所以最后成了无源之水。为此,我就萌生要在全国各地搜集、整理涉及柴姓的有关资料,然后编写出一段通俗易懂的像样文字,也好以此让几千名柴姓父老乡亲,能活得明明白白。

    一、柴姓起源

    柴姓是中华民族古老的姓氏之一,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25位。柴姓族系源远流长,上可追溯到炎帝神农氏,下可查证到西周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吕尚。柴氏族系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世家名门、英杰辈出,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南宋郑樵在其编著的《通志·氏族略》中,载有姓氏的起源。作者把姓氏起源分为29类,主要有以国为姓、以名为姓、以官为姓、以谥为姓等等。如果按此分类,柴姓的起源应当归于以名为姓的范畴。

    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成王分封诸侯时,将现在的山东淄博、博兴一带分封为齐国,都营丘,作为吕尚的封地。吕尚,就是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姜子牙。姜姓在齐地传了二百多年后,传至齐文公子高,在位时间为公元前815年至公元前804年。据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812年)林宝撰写的《元和姓纂》和南宋邓名世写的《古今姓氏书辩证》,宋代官修的志书《广韵》记载:“齐文公之孙名高傒,以其祖父名为姓”,高傒的十世孙名高柴,是孔子的七十二贤弟子之一。高柴的孙子叫柴举。柴举也是以自己祖父的名作为姓的,史称柴氏。他也就成为华夏柴姓的第一代始祖。

    二、柴姓郡望

    郡,本义为行政区域。郡望,是魏晋以来各郡显贵的家族,主要指世居某郡为当地所仰望。据《郡望百家姓》记载,柴氏望出平阳郡。《姓氏考略》有“柴姓望出汝阳”之说。平阳郡,三国魏正始八年(公元274年)置,治所在今山西省临汾县西南。汝阳,古县名,西汉置,在今河南省商水县西北,属汝南郡。平阳、汝阳两地,均属两汉、三国时置县,此时的柴姓在当地早已成为郡望,而这两地的柴姓都是在秦朝前后从山东、河南交界处的齐、卫、鲁、魏等国迁出的。

    据史料记载,柴姓自春秋时期柴举得姓后,其后世族人主要活动在今山东、河北、河南、安徽交界一带,主要发祥地则在古卫国都城(今河南省濮阳市)和太康县高贤乡。由于战国初年卫国内乱,高柴率家人流离失所,步步南迁,一直迁到今河南太康、杞县、扶沟、商水一带,并逐步在那里生根繁衍、发展壮大。

    高柴(公元前521--公元前393年),字子羔、子高,其居地也就在先祖封地中的柴邑(柴伯国柴城,齐国丞相高昭子的封国,在今山东省新泰一带)。他小孔子三十岁,在孔子门下学习。他遵守礼制、孝敬父母,有一定的政治活动能力。在孔子的弟子中,他担任的官职最多,曾为费宰、武城宰、成邑宰和卫之士师等,后在卫国任副丞相。卫国内乱,家族南迁后,高柴在太康办书院,讲学传道,承继孔学大业。高柴一直活到周安王姬骄九年(公元前393年),长寿达一百二十八岁,寿终葬于古阳夏(今河南太康县)城西26公里处,史称“寿圣”。唐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唐玄宗李隆基追封高柴为“共伯”,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宋真宗又加封高柴为“共城侯”。至今在扶沟县高贤乡宁庄村东有高柴墓和高贤塔。在现在的太康、杞县、扶沟一带,以高贤、高柴命名的集、乡、村为数不少。

    西周时期,姬姓王室先后分封、裂变出一百多个诸侯国。以后又经过几百年的兼并、吞并、消灭、消亡,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和周、宋、卫、鲁、中山、滕、邹几个小国。翻开几百年的春秋战国史,无不充斥着战争、战乱、屠杀、吞并等血腥词语。而战争的中心主要是在秦、魏、赵、楚、齐等中原地带;战争的主要受害者,则是无辜的百姓。他们为躲避战乱,东奔西藏,背井离乡,居无定所。居住在太康、扶沟、杞县一带的柴姓族人,也在战国时期先后离开自己的家园,奔赴全国各地。一支随高柴的高姓子孙来到福建、浙江、江苏一带;一支来到山西、陕西一带;一支来到河北、山东一带;一支留在当地。留在当地的逐渐在汝南等地形成郡望,成为当地的大姓。在山西、陕西的柴姓,到汉朝时,逐步形成以棘蒲侯柴武为中心的柴氏大家族。河北的柴姓,在晋朝时,逐步形成以任城侯柴诞为中心的柴氏大家族。后周时,又陆续在河北形成以柴荣皇帝为中心的大家族;唐朝时,在山西形成以霍国公柴绍为中心的柴氏大家族。

    柴荣、柴武、柴诞、柴绍等这些柴姓代表人物,他们所充任的官职,上至皇帝,下至王侯将相,在他们所处的年代里可以说是叱咤风云,威震海内。他们既然成为那个时期的王侯之尊,自然也就成为当地郡县民众所敬仰的人物。因此,他们的居住地,均可视为柴氏家族的郡望。

    三、柴姓东迁

    无论陕西柴姓望族柴武、河北柴姓望族柴诞、山西柴姓望族柴绍及邢台柴姓望族柴荣,他们的先祖皆为柴举,他们祖先发祥地皆为今河南濮阳、扶沟一带。而当今豆公东街的柴姓,则是明朝初年来源于山西临汾的迁民,按推断,应当是唐代被封为霍国公的柴绍族人的后裔。

    从公元1236年3月忽必烈在开元(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称帝,元朝正式开国,到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皇帝位、大明建立的一百多年间,中原大地可以说是战火连绵,硝烟不散,百姓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开始时元军逐步南下,侵城掠地,残杀百姓;接着是反元起义风起云涌,郭子兴、刘福通、张士诚、陈友谅、徐寿辉趁势而起,山头林立;最后是朱元璋同其他义军的互相争斗,互相残杀。人为的灾难还不算,在这近百年历史中,据史料记载,“河决、地震”更是连绵不断。此时的中原大地早在《明史·太祖本记二》里,就用一句话进行了概括:“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

    战争需要兵员,需要粮草。既然主要战场在中原大地,那么这些地方就必须有人。原来的住民抓的抓、杀的杀、死的死、逃的逃,已经千里无人烟,怎么办?这难不住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据《明史·食货志一》记载,朱元璋1364年正月称吴王后,于1367年10月,就“迫迁苏州富民移居濠州”。濠州即为今天的安徽凤阳,那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钟离)。朱元璋1368年做皇帝以后,于1370年又迫迁苏杭4000余户到临濠屯田,迫迁江南十四万户到凤阳。从此,洪武帝朱元璋就开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由国家强制性的大规模移民运动。这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一直延续到明成祖永乐年间才基本结束。这次运动的移民大多是江南富庶之地或山西、陕西未被战乱波及、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而主要迁往地是河南、安徽、山东、湖北、北京等地。豆公柴姓先辈,就是在这个时候,从山西洪洞县被押解过来的。

    中国古代社会,是一个超稳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儒家伦理又主张“父母在,不远游”。“安土重迁”,“穷家难舍、故土难离”是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因此可以断定,明初包括柴姓移民从山西迁往河南的移民政策,是国家强制性的。据《明史》、《明实录》和《明史·食货志一》记载,明朝强制性的山西移民活动开始后,每次移民的规模都很大,动辄数千户,甚至万余户。当时山西移民主要来源于太原、平阳二府和潞、泽、辽、沁、汾五州,即以今天的太原、临汾、晋城、长治等地为移民的集散地。另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三十五年(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大批山西移民被迁往黄河下游,他们“以屯、营为单位定居下来”,“迁民附籍,任其开垦,亩数无定额”。豆公柴姓在这一年被迁移过来的可能性最大。编者本人生于1957年,从山西迁民到此已经24代,按通常被人接受的25年为一代计算,明朝迁过来的先祖也就是在这年落户豆公并繁衍生息的。

    《明史·食货志一》记载,洪洞县城北有一座建于唐贞观年间的广济寺,寺旁是宽阔的驿道,道旁栽有生长茂盛的大槐树。由于这里地处交通要道,相距河南、山东最近,而且人口相对稠密,于是官府便在这里设局驻员,负责给集中起来的各地移民,进行编号归拢,发放“凭照川资”,之后便押解着大批移民,奔向冀、鲁、豫、皖等不知道的新家。

    据史料记载,移民活动大都选择在晚秋或初冬的农闲时节进行,而此时路旁的大槐树早已叶落凋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冠和树上筑巢的老鸹窝。移民们拖儿带女,面对难离的故土和不知所向的旅途,他们泪如雨下,一步一回头地只看到朦胧中的老鸹窝。所以至今山东、河南一带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谚语:“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上老鸹窝”。

    由于移民是政府强制性实施的,移民们十二分不情愿,所以移民半路逃亡的事件经常发生。为防止移民逃亡,官员们想出了很多办法,如绳捆索绑、砸碎移民们的小脚趾甲等等。如今凡大槐树移民后代的小脚趾甲都是复合型的,可能就是承继了那是的移民先辈的遗传基因。

    现在的内黄县域内有柴姓居民的村庄不少,如豆公四街、楚旺南街、张龙乡北流河、城关镇东西柴庄等等。这些柴姓居民的先辈究竟是同时由明朝移民过来的,还是这些村庄柴姓住户在明朝以后新迁的,已经不可考。如果按照《明史·太祖本纪二》记载:“大明洪武二年,迁民诏下,条款具备,律森严,凡同姓者不准居住一村”,那么柴姓移民同道而来又不居住一村的历史,也许就是从那个时代开始的。

    《明太祖实录》中,叙述了移民到达目的地后的生活状况:“对迁民给钞,使置牛具、种子,五年内免征其税”。总的来说,明朝的大移民运动,确实给普通百姓带来很大伤害,但对促进迁入地的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明朝建立以后,因为社会比较稳定,经济和人口发展都比较快。因此,据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统计“天下郡县计户已达一千六十八万四千四百三十五,丁五千六百七十七万四千五百六十一”。

    柴姓遍布全国各地,历代柴姓人的表现可谓多姿多彩,可圈可点,文武将才历代辈出,数不胜数,为民族昌盛,为国家繁荣做出了应有贡献。据柴姓人初步统计,如今的柴姓从《百家姓》“温别庄晏、柴瞿阎充”的第325位,发展到现在已经有350万人,姓氏排序也已经上升到第151位。    作者:《内黄文化》编辑部 柴廷岭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印象河南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武——以名以谥命得的姓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