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韩王陵沉积战国烟尘"系列之四 两位大法家遭际不相同

2014/1/13 17:16:34 点击数: 【字体:



    新郑博物馆位于该市市区西部,在黄帝故里西侧300米,该馆占地8091平方米,馆藏文物3万余件,主要陈列裴李岗文化时期的石磨盘、石磨棒,以及春秋战国时期的编钟、礼器等。该馆是河南省县(市)级规模最大、馆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与这座城市历史上的地位相称。

  这座博物馆坐落的位置值得一提,那里是韩国宗庙遗址。

  1997年,考古人员在博物馆北50米处,发现了一块后来被称为"中华第一碑"的石碑,碑为花岗岩,3米多高,约半米宽,顶呈圭形,前后两面磨光,中部偏下有一圆洞。石碑出土位置,就显示其不同寻常,此处位于一座约百米见方的夯土基址的正中心,而这夯土基址位于一座小城址的正中心,小城址又位于郑韩故城西城的中心。

  韩国都城沿袭郑国旧制,东城为平民居住区和手工作坊区,西城则为国王和贵族居住区。韩国宫城遗址在博物馆北边,按照《周礼·考工记》所说:"王宫前方,左宗庙,右社稷。"这座小城址恰在王宫前方偏左的位置。考古人员据此认为,这座小城是韩国宗庙,而圭形碑则是韩国宗庙碑,在中国已发现的石碑中,这块碑年代最早,并且是目前发现的唯一的周代宗庙碑。

  两千多年前,这里当是韩国十分威严的所在,时常有庄严神圣而气度恢弘的祭祖仪式。祭祖的人群中,有一颗后来闪耀中华文明天空的巨星--韩国公子韩非。但在当时,韩非十分落寞忧愤,韩国日衰,他却得不到韩王的信任和重用。

  公元前237年,水工郑国的间谍身份被识破,秦国人将其抓进监狱。这时韩桓惠王已去世两年多,他的胡庄大墓完工不久,笼罩陵墓的陵寝十分壮观,其上蓝色的筒板瓦色泽簇新。为了这座陵墓,他的儿子韩王安没少费心思,尽管此时韩国已风雨飘摇,王气黯然。

  史书上,关于末代韩王安的记载寥寥。不过,他所经历的亡国之难并不值得同情,因为在他的眼皮底下,就有一位超级人才--法家集大成者韩非,他却不能信任和重用。

  韩非是大儒荀子最有才华的学生,学成归国已十多年,眼见韩国日渐衰弱,多次上书进谏,但桓惠王和韩王安都未能信用他。远远看着同学李斯在秦国施展才华、建功立业,韩非只有羡慕的份儿。身为王族,他深爱韩国宗庙社稷,不能也不愿如李斯般远走他乡。或许正是这样的出身,铸成了韩非一生的悲剧。

  在如今的新郑博物馆附近,韩非蹉跎岁月,忧愤不已,在他的叹息声中,韩国一步步走向穷途末路。

  《谏逐客书》助郑国渠完工

  公元前237年,按照韩国的纪年,是韩王安二年,秦国的纪年则是秦王政十年。这一年,嬴政罢免相国吕不韦,亲自掌管了秦国。不久,郑国间谍案发,被定下死罪,投入监狱。此时,郑国渠正在兴修之中,没有了郑国,后来大名鼎鼎、数代受益的郑国渠势必废弃、夭折。不仅如此,郑国间谍案还引发了连锁反应:投奔秦国的数万六国人才,被勒令卷铺盖卷儿回家。

  这件事的背景十分复杂。按《史记》记载,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阳翟即今禹州,曾是韩国都城,也就是说,他是正宗的韩国人。在赵国都城邯郸做跨国生意时,吕不韦认识了在那里当人质的秦国王孙子楚,认为"奇货可居",就重金运作,助子楚当上了太子,随后又成为秦庄襄王,而吕不韦成为相国,受封为文信侯,食邑洛阳10万户,门下食客3000,家童万人,成为秦国政坛的一大势力。他的门客多为韩赵魏等外国人才,因此招致秦国宗室贵族的猜忌,尽管吕不韦这些人面对故国毫不留情。吕不韦被贬后,当年他接纳的韩国水工郑国的间谍身份暴露,宗室贵族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大张声势地要驱逐六国人才。

  数万人被驱逐,成为当时震动国际的大事。一个叫李斯的楚国上蔡人边打点行装,边给嬴政写了一封信,标题是《谏逐客书》,后来成为千古名文。

  李斯到秦国,是由于受到了老鼠的启发。他年少时,曾"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两种老鼠截然不同的生活,令李斯大为感慨:"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2008年12月02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