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郑州 >> 文化遗产 >> 文遗赏析 >> 浏览郑州

沧海沉浮的千年少林

2013/12/9 15:45:45 点击数: 【字体:

 

    “日出嵩山坳,晨钟惊飞鸟,林间小溪水潺潺,坡上青青草……”这首缠绵悠扬的《牧羊曲》随着电影《少林寺》的巨大声誉,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不知打动了多少中国人。少林的千年积淀成就了这部风靡全世界的武侠大片,而电影也引领着少林寺步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少林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中岳嵩山西麓,背依五乳峰,周围山峦环抱。少林寺建筑主体为常住院,总面积3万平方米,共七进院落,由南向北依次是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山门的正门是一座面阔三间的单檐歇山顶建筑,坐落在2米高的砖台上,左右配以硬山式侧门和八字墙,整体配置高低相衬,门额上有康熙帝亲笔所题“少林寺”三个大字,气派非凡。
  
    寺外建筑由塔林、初祖庵、达摩洞、甘露台、二祖庵、广慧庵组成,这些建筑为历代逐渐修建而成。
  
    历经千年的嵩山历史建筑群真实完整地保留了其原始风貌,建筑的原始位置、构造形式、布局设计、砖石木材料、历史修缮、传统营造技术、碑刻文献、装饰壁画、山水古木等,仍然保留着最初的建造形态和真实完整的历史格局。
  
    跋陀传道 达摩面壁
  
    提起少林寺的建立,要从一位印度僧人跋陀讲起。跋陀幼年丧父,后出家为僧。北魏太和十四年(490年),这位印度高僧踏上华夏大地,跋陀和北魏孝文帝一见如故,二人纵论天下大势,十分投缘。
  
    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文帝为了进一步推行“汉化政策”,迁都洛阳,跋陀随之南迁。孝文帝在洛阳为跋陀设立了“静院”,让他在那里禅修,可是跋陀喜好清净,多次前往嵩山隐修。他发现太室山和少室山相衔接的地方,四周十多座山峰,中间却是一块平地,远望如盛开的莲花,便请求孝文帝在那里建寺,孝文帝随即下令修寺。一年后,寺庙竣工,因为地处少室山之阴,谷幽林茂,故名为“少林寺”。跋陀成为少林寺的第一位住持。而奠定少林“禅宗祖庭”地位的,是继跋陀之后来到少林,素有“禅宗初祖”之称的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是南天竺(印度)香至王的第三子,对佛学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3年08月21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