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周口 >> 名人名家 >> 身边名人 >> 浏览周口

71岁老人李秀真大爱谱写“大孝”歌

2013/10/18 15:53:57 点击数: 【字体:

71岁老人李秀真大爱谱写“大孝”歌
李秀真照片(图片来自《周口日报》)
   
    李秀真,女,1941年5月出生,汉族,初中文化程度,1998年10月任乡敬老院院长。李秀真同志坚持十几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为老人服务,呕心沥血,不辞辛苦,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一颗纯洁无私的爱心谱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爱的乐章,把党和政府对五保老人的关心送给在院的每位五保老人,在党和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坚实的桥梁。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敬老院院长,在2006至2011年先后被县委和民政部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优秀敬老院长”,她所在的敬老院曾连续多年被县民政局评为敬老院管理“先进敬老院”。

        “既然选择了服务老人,就要无怨无悔”

        李秀真于1982年任孙付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至今,工作中她经常走村串户,深入农户家里,每当看到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李秀真就想起了自己的父母,想起了以后的自己,她想着每个人都会有过到老的时候,假如自己老的时候生活不能自理,又没人照料该怎么办啊?她觉得人的一生不能只为自己活着,要为他人做一些事情。因此,她于1998年10月主动和乡领导要求担任乡敬老院院长,依然选择了去乡敬老院为老人尽一份力量的崇高事业。殊不知,李秀真院长今年也已经70高龄了,也是一位需要别人照料的老人了。

        乡敬老院创建于1998年,当时的敬老院是一所废弃的小学校舍,只有一栋简陋平房,没有办公用地和其他设施,房前房后杂草丛生,整个敬老院破败不堪,愿意到这里生活的五保老人只有10位老人。 来敬老院之前,李秀真对敬老院的情况也是知道的。因为她深知这些无儿无女无依无靠的老人,不是万不得已不会到敬老院来。而党和政府兴办敬老院,就是要让这些孤寡老人安度晚年,分享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作为一名敬老院的“家长”,理应照顾好这些老人,让他们在人生最后一个阶段过上幸福的生活。

        李秀真走马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挨门挨户看望当时被供养的10位老人。看着眼前步履蹒跚、弯腰屈背、六亲无靠的老人,望着这一双双饱经风霜又充满祈盼的目光,李秀真心里一阵阵发酸,她下定决心要把敬老院办成真正的老人幸福院,让老人安度晚年。从此她便不分白天黑夜,全心投入敬老院的工作。2002年春,因乡第三初中合并,乡敬老院被搬迁到乡第三中学校园内,虽然居住条件好了,但李秀真深知这项工作不好干,干好更不容易。说不好干是因为院里大都是些鳏寡孤独的老人,要不就是和孩子住不到一块的老人,他们中有不少性格孤僻古怪、喜怒无常;说干好不容易是因为老人的吃喝拉撒、寻医问药等都需要精心照顾。工作中,李秀真不断摸索经验,精心服侍每一位老人,她既当炊事员、服务员,又当卫生员、管理员等,敬老院里所有的工作都做过。为了照顾好老人们,李秀真自学了理发、刮胡子、打针、输液等,老人们头疼脑热、日常洗理就可以不出敬老院了;为了照顾好老人们,李秀真舍小家为大家,吃住在敬老院,2000年、2006年和2009年的春节都是在敬老院度过的,每当听到新年的鞭炮声,李秀真的心底就一阵阵酸楚,想念近在咫尺的父母,想念自己的丈夫和儿女,想念自己的子孙。但看到那些忙着过年的老人们、还有一些生病需要照料的老人们,她只好给丈夫和女儿打个电话问声好,表示一下歉疚之意。

        “孝敬每位老人是我的义务”

        尊老、爱老、敬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位老人经历了生命的灿烂与辉煌,即将走向生命终结的时候,他们最需要的就是能有一个安逸的晚年,没有什么再比这个更让老人内心感到快慰的了。因此,让老人安度晚年就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每当听到或看到一些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到头来却要忍受孤独与苦痛的时候,李秀真就忍不住落泪,心里就坚定一个信念,就是要用自己的青春陪伴老人度过一生中最后的美好时光,用热血和爱心去温暖老人们的心,这个信念让李秀真在敬老院一干就是十几年。在这十几年中,已有13位工作人员先后辞职或调离,只有李秀真一个人一直坚持到现在,前后服侍过100多位老人,亲自为3位老人送了终,为5位老人送了葬。

        在敬老院里,有一位63岁的院民叫肖桂英,丈夫去世早,儿子精神痴呆,家中十分困难,李秀真知道情况后先是从家里给她拿来了合身衣服40多件,而后有为她们拿出500元现金让她们零用。敬老院虽聘请有护理员,但李秀真仍然经常对老人给予“女儿”般的照顾和体贴。一次,75岁的老人于朝荣在路边散步,被从运输车上飞下的石子砸伤了脚骨。李秀真得知后立即将他送到了乡卫生院。因为老人年岁已高,怕出现意外,李秀真在他的病床前悉心护理了三天三夜,还到朋友处借了2000元为老人支付医疗费。81岁的王明老人,1999年就进了敬老院,她性情怪僻,经常说些泄气话。2009年年初,她突然中风瘫痪在床,李秀真坚持给她煎药送饭,精心照料了整整4个月。临终前,老人拉着他的手很吃力地说:“还是秀芝好……”死后,李秀真亲手为老人穿好了衣服,料理了老人的后事,并把老人的灵柩护送到了她的老家。村里群众看到此情此景,无不深受感动。想到能在老人临终前能为他做点事情,让他最后一次享受人间温情的时候,李秀真紧张的心情得到了释然,感觉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有意义的。

        养儿防老是农村普遍存在的一种旧思想,李秀真知道这 也是敬老院里许多老人的一个心结。他经常说:“敬老院就是我的家,每个人都要用真心、真情去爱这个家,对待老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2006年12月23日晚,年仅80高龄的院民吴兰仓突然腹痛难忍,李秀真立即用小推车把他送到乡卫生院,又背着他去各科室检查、拍片,最终经诊断为膀胱结石,开完药后李成友又亲自把他推回院里。在吴兰仓生病卧床不起的日子里,李秀真安排炊事员为他做病号饭,又亲自给他喂饭喂水,端屎端尿。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李秀真却以“孝”字为支撑点,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用无私的爱给予了老人们临终时最后的关怀。

        在日常饮食上,李秀真安排院里经常给老人们改善生活,10天做一顿焖肉,每月包一次饺子。每天两顿熟菜,粗粮细做,变换花样,让老人既能吃得饱,还能吃得好。如今老人讲究过大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他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他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苦,留给自己;甜,送给别人”

        在敬老院里,每一位老人都有一串讲不完的故事,都有一份割不断的感情,每位老人的身上都有李秀真一份真情的付出。在李秀真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敬老院不断创造着生命的奇迹,老人李甲生,脑中风后在床上瘫痪,李秀真每天帮他活动,为他按摩,扶他锻炼行走,2年后,他竟能下床走路而且又生活了6年。穆金成老人来院时是从车上抬下来的,卧床不起,经过李秀真的精心护理,现在都能下床走路了。在这些平凡的故事中,李秀真所付出的努力,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2007年7月的一天夜里,李秀真突然接到敬老院的电话,说敬老院的院墙被挖了个洞,要她立即来看看。李秀真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就消失在黑夜里,当她走到离敬老院不到一里路的时候,年仅68岁的李秀真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跌倒在了路边的干渠里,由于左手用力支撑过度,造成手腕处骨折,但她忍剧痛来到了敬老院,到现场查看完毕后才让人和她一起去卫生院做了手术。

        在长期的工作中,尽管与老人的相处是和谐的,但是辛酸与委屈却也常伴左右。2009年的端午节。一大早,李秀真就高高兴兴地起床协助炊事员,炸油饼、糖糕,煮鸡蛋、大蒜、粽子等,按照本地的风俗为老人准备早餐。正当老人们都高高兴兴地吃着、品着的时候,76岁的老人王玉枝端着鸡蛋来到厨房大吵大闹,说李秀真少给她一个鸡蛋,并把鸡蛋摔到李秀真的面前,李秀真赶紧又拿起五个鸡蛋给她,老人再次摔掉,又哭又闹。李秀真劝着她、安慰她,可是老人怎么也不听,李秀真只好说这是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实在是对不起。可是,当她扶着老人回到宿舍时,却看到老人的床头柜下面滚着一个鸡蛋,看来这五个鸡蛋是一个也不少,是老人不小心把鸡蛋滚落下来了。老人一下子不哭了,也不闹了,说自己老糊涂了。李秀真劝老人说:“没什么,我不会计较这些的。”李秀真为老人剥开鸡蛋,一手端着饭碗一口一口喂到老人嘴里,劝她宽心,不要气伤了身子。事情过去了,老人平静了,可是李秀真却陪着笑脸,咽着眼泪。

        2010年3月9日傍晚,李秀真接到儿子的电话,要李秀真明天一定回家,说孙女定亲,男方要来下彩礼了,李秀真却说:“孩子,母亲明天还要给你马大妈去医院看病,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你们就看着办吧。”事后,儿媳好一阵埋怨李秀真,说她没有做奶奶的道理。

        丹心伴日月,儿女千般情。是爱心驱动这位农村党员,在这块特殊的地带,把真情尽洒,把奉献者的琴弦拨动。如今,70多岁的李秀真已将自己的生命轨迹与鳏寡孤独的老人们紧紧联系在了一起,用行动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用大爱谱写出一曲曲感人至深的“大孝之歌”。【原标题:71岁老人李秀真大爱谱写“大孝”歌】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华龙都网 2012-11-1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