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走进河南 >> 印象河南 >> 浏览文章

【文化中原】汉魏受禅的前前后后

2015/3/6 14:46:35 点击数: 【字体:


    发生在东汉末年的汉魏受禅事件,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我国有文字历史记载以来第一次政权和平交替的典范;是对我国史前文化传说中禅让制的继承和发扬。它直接导致了统治中国四百余年的刘汉王朝的灭亡和魏、蜀、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结束了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群雄并起、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为晋朝的重新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就汉魏受禅的前前后后谈一谈肤浅的看法。
【文化中原】汉魏受禅的前前后后
 
    一、汉魏受禅的历史背景
 
    东汉自和帝起到灵帝的九代皇帝中,大多都是在幼年被推上皇宝座的,又都是短命的皇帝。其中和帝刘肇10岁称帝,在位17年。殇帝刘隆则寿命更短,死时年仅2岁。安帝刘祜也是10岁登基,32岁驾崩,顺帝刘保以11岁登基,在位19年,30岁时死亡。冲帝刘炳即位时年仅2岁,3岁就死去了。质帝刘瓒8岁即位,9岁时被外戚梁翼毒死。恒帝刘志15岁被梁翼扶上皇帝宝座,36岁时死亡了。灵帝刘宏34岁死去,在位22年,登基时也仅12岁。灵帝死后,17岁的刘辨被外戚何进扶上皇帝宝座,第二年便被董卓先废后杀。从以上所述的东汉9代皇帝中,以灵帝刘宏在位时间最长(22年),寿命最长(34岁);殇帝登基时年龄最小(仅1岁),寿命也最短,死时仅2岁;又以少帝登基年龄最大(17岁),在位时间最短(8个月),而这些皇帝的沉浮大多与外戚或宦官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东汉中后期的几代皇帝几乎都是在幼年或童年即位,由皇太后临朝称制,造成了外戚的专权。到皇帝长大后,专权的外戚就与皇权发生矛盾,皇帝便依靠宦官诛除外戚。于是又出现了宦官专权,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相互倾轧,是东汉中后期政治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同时也是东汉后期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的根本原因。特别是灵帝死后,外戚何进为清除宦党,与袁绍、董卓诛杀宦官,因密外泄,反被宦党所杀,可谓“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时任并州牧的董卓先是接到何进的通知,在率兵进京途中闻知何进密谋外泄被杀,京城有变,急率军进入京都洛阳,控制了东汉政权。废少帝,立少帝之弟,9岁的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改元初平。董卓则自称丞相,不久又毒死了少帝刘辨。董卓掌权后在朝中飞扬跋扈。他的部队野蛮残暴,在京都洛阳“淫略妇女、剽虏资物”(《后汉书·董卓传》)甚至以击杀盗贼为名,大量杀戮无辜百姓,如“卓尝遣人到阳城,时人会于社下,悉令就斩之。架其车重,载其妇女,以头系车辕歌呼而还”(《后汉书·董卓传》)。公元192年司徒王允、司隶校尉黄琬与吕布合谋,杀死董卓。之后,董卓部将李傕、郭汜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进攻长安,杀王允、黄琬等。随之李傕、郭汜互相攻讦,在长安城中厮杀。“一人劫天子(李傕)一人质公卿(郭汜)”(《资治通鉴》卷五十三)使长安城中“人相啖食,白骨委积,臭秽满路”。(《后汉书·董卓传》),公元195年冬,献帝在杨奉、董承等的保护下逃出长安,绕道安邑(今山西夏县),196年春才辗转到达洛阳。当时洛阳的情形已经是“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间”,“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间,或为兵土所杀。”(《后汉书·孝献帝纪第九》),直到曹操从洛阳迎献帝都许,才转变了献帝穷途末路,心惊胆颤的窘态。
 
    从另一个方面讲,东汉末年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结果,直接导致了阶级矛盾的不断激化。桓帝,灵帝时,东汉统治集团更加腐朽。桓灵二帝后宫彩女数千人,衣食之费日耗数佰金,为弥补国库之不足,就加征田税,甚至卖官鬻爵。为了买到更高更实惠的官爵,买官者甚至不惜付数倍于定价的价格,仅曹操的父亲曹嵩买太尉一职就花了一亿钱,比定价高出了十倍。除此之外,统治者还巧立名目,任意摊派,把灾祸转嫁到广大农民身上。
 
    统治者的残酷压榨,加上连年灾荒,广大农民不得不被迫离乡逃亡。公元170年,河南不少地方出现了夫妇相食的惨状,农民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程度。公元184年,终于爆发了东汉末年黄巾军农民大起义。在“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口号感召下,“全国三十六方同时并起,烧官府取州郡,杀长吏,摧毁豪强地方田庄,没收其土地、财产,开仓救济贫民,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中国古代史·第八章·第五节》)至公元192年,起义军已发展到百余万人。经过这次大起义,基本上瓦解了东汉政权。献帝所接管的东汉王朝,已经处于名存实亡,风雨飘摇的状态之中。
【文化中原】汉魏受禅的前前后后
 
    二、曹操的崛起与“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字孟德,小字啊瞒,沛国瞧(今安徽亳州)人。父曹嵩,灵帝时曾官至太尉,据文献记载,曹操“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三国志·武帝纪》),是我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在削平东汉末年天下分崩离析,诸侯群雄混战割据,统一中国北方乃至整个中国重新走向统一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说到汉魏受禅,尽管当时他已去世,但是仍然不能不提到他。
 
    公元189年,曹操自与袁绍等结盟起兵讨伐董卓开始征战生涯,到公元220年(东汉建安25年)中,通过自身卓越的才能和宏图大略,在平定黄巾军农民大起义,消灭袁绍北方势力,削平军阀混战局面中屡建奇功,把长江以北的大半个中国逐渐置于自己的实际掌控之中,成了中原地区的真正主宰者。
 
    公元192年(汉初平3年)曹操在平定黄巾军起义中受降黄巾军30余万人,男女百余万人,收其精锐者,号为青州兵(《三国志·魏书》),公元196年(东汉建安元年)曹操乘李傕、郭汜因内讧而相互攻伐,洛阳陷入一片混乱之际,接受荀彧、程昱、董昭等人的建议,从洛阳迎献帝都许,从此假献帝旗帜,号令全国,是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始。这一年献帝拜曹操为司空,行车骑将军。201年,曹操以奇谋在官渡之战中击败北方最强大的政治对手袁绍,为统一北方奠定了坚实基础,以后曹操又先后铲除袁尚、高干等袁绍残余势力。平定北方的乌丸、匈奴;消灭了马超、张鲁的西部敌对势力至公元220年(东汉建安25年)整个长江以北大半个中国已在曹操的实际掌控之中。
 
    那么,曹操有没有废汉称帝的野心呢?笔者只能谈一些历史事实。建安十三年,曹操罢汉三公,置丞相,自为汉丞相,建安十五年,曹操自表心志“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三国志·魏书》)建安十八年,曹操被献帝拜为魏公。建安二十年五月,献帝进封曹操为魏王。建安二十四年十月,孙权上书称臣,并劝曹操称帝,曹操拿着孙权的表章对从僚属说:“是儿欲踞吾着炉上耶”(《魏略》)。也同是在这一年,汉待中陈髃、尚书桓阶上书要曹操废汉自当皇帝,云:“殿下应期,十分天下有其九,以服事汉,髃生注望,遐迩怨叹,是故孙权在远称臣,此天人之应,异气齐声,臣愚以为虞、夏不以谦辞,殷、周不吝诛放,畏天知命,无所与让也。”(《三国志·魏书》),曹操则以“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对。从以上曹操的所作所为看来,曹操并没有篡汉之心,不论是因为远在西南的刘备及远在东南的孙权都虎视眈眈也罢,还是曹操本不存篡汉之心,不愿落篡汉骂名也罢,纵观曹操掌控汉室天下几十年的作为,曹操都践行了“吾为周文王矣”的诺言。
 
    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曹操病逝洛阳,年六十六岁。纵观曹操一生,他具有超凡的胆识和雄才大略,有知人善任、求贤若渴的坦荡胸襟;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天才军事才能,有雄浑豪迈、坦荡激昂的文学家的气慨;有以民为本、于民生息的政治风度。尽管历史上对他的评价众说不一,但他毕竟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代枭雄和有作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对魏晋时期社会的繁荣,各民族的大融合,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功不可没。
 
    三、汉魏受禅与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曹操病死洛阳之后,汉献帝命曹操的儿子曹丕嗣位为魏王,改年号建安25年为延康元年,到这一年的十月,其间先后发生了以下几件大事。
 
    第一,汉献帝亲下诏书曰:“魏太子丕,昔皇天授乃显考以翼我皇家,遂攘除髃凶,拓定九州,弘功茂绩、光宇宇宙,朕用垂拱负扆二十有余载。天不憖遗一老,永保余一人,早世潜神,哀悼伤切。丕奕世宣明,宜秉文武,绍熙谦绪。”“今使使持节御史大夫华歆奉策诏授丕丞相印绶魏王玺绂,领冀州牧。”(《三国志·魏书》)通过这一事件,曹丕在形式上和实质上都掌握了汉室朝廷的大权。献帝这样做的目的,一是惮于曹操的威势,不得不让曹丕子承父业,继续掌控汉室大权。二是鉴于曹操刚刚刚去世,曹丕的威信还没有确立,朝中出现了权力真空,让曹丕掌权有利于朝政的稳定。三是在不得已而为之的情况下,与其让人把权力从手中夺去,还不如送个顺水人情。四是献帝还可能对曹氏父子抱有幻想,让曹丕掌握大权来延缓汉王朝的灭亡。总之无论怎么说,这都为汉魏受禅埋下了伏笔。
 
    第二,延康元年二月,曹丕把自己的心腹贾诩、华歆、王朗分别提拔到太尉、相国、御史大夫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权力和势力。而在以后发生的受禅过程中,贾诩、华歆、王朗都成了曹丕的得力干将,为曹丕通过禅让的形式夺取汉室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第三,延康元年六月,曹丕开始南征,值得说明的是,曹操是这一年的正月病逝于洛阳的,曹丕也应该是在洛阳接受册封的。在这不到半年的时间中,曹丕既要为乃父料理丧事,又要培植自己的亲信势力,巩固自己的权力,同时又要为受禅当皇帝作一些必要的准备,因此无暇顾及其它。待这一切都做完以后,曹丕先是在洛阳东郊举行了阅兵仪式,然后就迫不及待的发兵南征,因为当时汉的首都在许地(今许昌县张潘镇),以协迫献帝让权交印。有意思的是,竟有不明眼的人,竟然企图阻止曹丕的南征。时任度支中郎将的霍性就上书苦谏,劝说曹丕不要发兵南征,结果引起曹丕的大怒,招来来杀身之祸。在杀了霍性之后,曹丕“既而悔之,追原不及”。(《三国志·魏书》)
 
    第四,这一年七月甲午 日曹丕行至谯:“大飧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其间,曹丕还“亲祠谯陵”(《三国志·魏书》)
 
    第五,这一年十月癸卯日,曹丕下令:“诸将征伐,士卒死亡者或未收敛,吾甚哀之,其告郡国给櫘椟殡敛。送致其家,官为设祭。”(《三国志·魏书》)
 
    以上两项,均为曹丕在篡汉之前,为收买人心而玩弄的政治手腕,目的是为了拉拢人心。
 
    除此以外,在这一年中,还多次出现了汉亡魏兴的天象或异事。
 
    延康元年三月,“黄龙见谯”,延康元年四月,“饶安县言白雉见”。延康元年八月,石邑县言凤皇集。按照当时人们敬天畏命的迷信观念,这正是大魏代汉的征兆。
 
    以上这些情况,总之一条就是大魏应该代汉,曹丕应该当皇帝,因为大魏具备了代汉的天时(异常事件)、地利(十分天下、魏有其九)、人和(曹丕已掌握了汉朝天下的大权,群臣大多是曹氏父子的亲信近臣)。在这样的情况下,只要有人提及魏代汉此事,就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延康元年十月丙午日,曹丕率兵“行至曲蠡”,(今临颍县繁城回族镇,在张潘西南约40华里)献帝已感觉到皇位不稳,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只有做顺水人情了。“汉帝以众望在魏,乃召髃公卿士,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这一方面说明了献帝对天下大势的充分理解,另一方面,也说明了曹丕早已有篡汉之心,在这种情况下,汉帝不垂首禅让又有什么办法呢?于是,献帝只好下诏,把帝位禅让于曹丕。但是,曹丕又是什么态度呢?从当时曹丕内心讲,他巴不得马上当皇帝。又惧怕落下篡汉的骂名,就只好一而再、再二三的推辞了。癸丑日,曹丕已经三次推让了献帝禅位的诏书。
 
    这一年十月乙卯日,献帝再一次册召曹丕禅代天下,这一次,又被曹丕拒绝了。在反反复复的禅让中,一直到已巳日,在众臣反复的劝说下,曹丕政治手腕玩尽,受禅各项准备工作齐备的情况下,才勉强同意了汉帝与众臣的请求,勉强答应献帝禅让的请求,答应献帝与众臣,做大魏的皇帝。
 
    根据尚书令桓阶的奏章,选择在辛未日(二十九日)举行受禅大典。于是,献帝就在这一天把传承二十四帝,汉家独享四百多年的传国玉玺奉让给了魏王曹丕。献帝传曰:“辛末,魏王登坛受禅,公卿、列侯、诸将、匈奴单于、四夷朝者数万人陪位,燎祭天地、五岳、四渎。”(《三国志·魏书》)至此,自刘邦兴基,传承二十四帝,四百余年的汉王朝宣告灭亡。在东汉灭亡的第二年(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汉,第三年(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为吴。从此,形成了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的局面,自秦汉以来,国家统一的局面为魏、蜀、吴三国所代替。

【文化中原】汉魏受禅的前前后后
 
    四、繁城与“汉魏受禅碑”“汉魏受禅台”
 
    临颍县繁城回族镇位于临颍县城西北部,颍河古道南岸,东南距临颍县城十五公里,西南距襄城约40公里,北距许昌市十五公里,东北距古魏都张潘(当时叫许)20公里,古官道南阳路就经过这里,在古代是一个著名的水陆码头。文献记载:春秋时繁城称“狼渊”(《左传》:“楚伐我,又师于狼渊”),汉时称“曲蠡”(《三国志·魏书》“庚午,行至曲蠡”)“繁阳亭”(《三国志·魏书》)“以颍阴之繁阳亭为繁昌县”。东汉时期,亭为乡级行政机构,正是由于曹魏在这里受禅代汉,取繁荣昌盛之意,魏国代汉以后,曹魏政权为纪念这一发祥之地,而在这撤亭置县。唐贞观七年,唐政府颁令撤繁昌县使之并与临颍县,繁昌始称繁城,一直沿袭至今。
 
    繁城作为魏兴汉终之地,同时也是三国文化的发源地。在以繁城为中心的方圆10公里以内,可考的三国古迹遗址就有十处之多。其中在正南6公里,有当时司马懿驻扎的行辕,现为司马村;距司马村西约3里,有当时司马懿驻军的兵营,现为司马营村;在距繁城西南约10公里,与襄城县交界出,有当时的运粮河,曹冲称象处以及曹操的点将台,据传当年曹操就是在这里指挥官渡之战,此地现叫做“论城”。在繁城东北方约3公里的刘庄村,有当年因献帝下衣带诏而受牵连,后被曹操诛杀的伏皇后墓,在繁城古城正北方3公里处的古官道旁有一个村子叫歇马店,据传这里就是当年献帝赴繁城受禅时驻足歇马的地方。至于当年为筑受禅台取土形成的阔40亩的饮马坑,更是为众多三国爱好者所熟知。而在这众多的三国古迹遗址中,最为著名,历史价值最高,保存最为完好的当数位于繁城镇区的“汉魏受禅台”和“汉魏受禅碑”(又名“三绝碑”)

    “汉魏受禅台”位于繁城镇区最南部,紧邻明代护城河,是为当年举行受禅大典而修筑的灵坛。同时也是汉魏受禅事件最原始,最有力的实物见证。2001年,汉魏受禅台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当年,曹丕在十分天归已九分的情况下,有心当皇帝又不愿落下篡汉的骂名,于是就玩弄政治手腕,鼓动身边的亲信大臣去协迫献帝禅让皇权。而献帝则迫于曹氏父子的威势,眼见汉室江山大势已去,不得不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同时,时任汉左中郎将的李伏首先向曹丕上表,列举了一系怪象异事,力图以天命论劝说曹丕当皇帝,而魏待中刘廙,辛毗、刘晔、尚书令桓阶、尚书陈矫、陈髃、给事黄门侍郎王毖、董遇等则为李伏劝说曹丕当皇帝推波助澜。也联名上表曹丕当皇帝,曹丕眼见实际尚未成熟,就下命坚决地拒绝了。癸丑日,在曹丕向众臣宣布了自己不当皇帝的决定以后,督军御史中丞司马懿,侍御史郑浑、羊秘、鲍勋、武周等人又反复以李伏所说怪象异事为根据拥戴曹丕当皇帝。而曹丕则以“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决心再次拒绝。乙卯日,献帝再次下诏书让曹丕当皇帝,曹丕则以“当议孤终不当承之意而已。犹猎,还方有令”来拒绝献帝的册封。经过庚申日,辛酉日众臣的反复劝进,曹丕则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众臣的请求。壬戌日,献帝又一次下诏让曹丕当皇帝,到甲子日曹丕再次退回了献帝的策书和玺綬。丁卯日,献帝又一次下令,册召曹丕当皇帝,巳巳日,曹丕还是让献帝收回了成命。在这反反复复就皇帝宝座让与拒的过程中,是曹丕真心不当皇帝吗?答案是否定的。曹丕并非乃父,如今时过境迁,曹丕已经实际上掌握了汉室天下,只不过是无冕皇帝,献帝也不过是受入操纵的木偶而已。曹丕又何尝不愿意尽早地成为明符其实的皇帝呢!只不过是为了为自己洗净篡汉嫌疑,落下一个在天命颐指,人心所向、众望所归的情况下不当皇帝不行的清名而已。于是,经过再三再四的推让,等到华歆、贾诩、王郎等四十六位公卿大臣联名劝进时,曹丕才办推办就地答应了自己做皇帝的请求。
 
    至于何时受禅,尚书令桓阶等人早已为曹丕安排好了,“臣辄下太史令择元辰,今月二十九日,可登坛受命,请召王公髃卿,具条礼仪别奏”。(《三国志·魏书》)
 
    至于受禅地点的选择,是出于两种考虑的,一是在繁阳亭这个地方落过凤凰,走过麒麟,当时在这里出现过嘉禾。二是通过占卜,确定繁阳亭就是最佳的受禅地址。另外,据曹丕自己所说:“颍川,先帝所由起兵征伐也。官渡之役,四方瓦解,远近顾望,而此郡守义,丁壮荷戈,老弱负粮。昔汉祖以秦中为国本,光武恃河内为王基,今朕复于此登坛受禅,天以此郡翼成大魏。”(《三国志·魏书》)
 于是,曹丕接受了贾诩等人的建议,命司马懿率二十万精兵日夜不息,在短短的半个月内在距繁阳亭12华里远的饮马坑处取土堆成了受禅用的灵坛(今名受禅台),根据文献记载,受禅台堆集成时,阔十亩,高五丈,为夯土结构,台分三层品阶台,每层有二十七级台阶,从台底到台顶总共81级台阶,寓九九归真之意。当时台上建有受禅的行宫,每层品阶台以汉白玉栏杆围成。按照已经择定的受禅吉日,魏黄初元年冬十辛未(汉延康元年十月辛未日夏历220年10月29日,)就是在这座为受禅而筑的灵坛上,举行了隆重而肃穆的汉魏受禅大典。曹丕接过了献帝亲手奉上的传国玉玺,宣读了祭告天地的诏书,成了明符其实的皇帝。而献帝则被封为山阳公。从此,刘汉王朝彻底的灭亡了。
 
    现存于繁城镇区献街村小学内的“汉魏受禅碑”是为把汉魏受禅事件传之后世而立,年代在汉魏受禅之后,曹丕病逝之前,距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它是记载汉魏受禅前后经过的最翔实的文字见证,是研究汉魏政权交替不可多得的原始资料,与“汉魏受禅台”同时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魏受禅碑”共两通,其一曰“公卿将军上尊号奏”,其一曰“受禅表”,二碑均通高3.4米,宽1.1米,厚0.32米,圭形碑额,无华饰,分别在碑名与正文中间处,有一直经0.2米的圆形穿孔,叫碑穿,圭形碑额和碑穿共同组成了汉碑的典型特征。其中“公卿将军上尊号奏”碑记述的是华歆、贾诩、王郎等46位文武公卿大臣上书推举曹丕当皇帝的劝进表,由于这项奏章内容较长,碑的正面除按22行,每行49字排列外,在碑阴处另刻了10行。碑文整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将上奏章的46位文武公卿的官职、爵号、名字按品级的高低排列,从“相国安乐乡侯臣歆、太尉都亭侯臣诩······”一直排到第四十六名“武卫将军安昌亭侯臣褚”。碑文第二部是劝说曹丕当皇帝的具体内容,首先讲了在联名上奏前汉帝禅让,曹丕固辞的情况:“汉帝奉天命以固禅,群臣因天命以固请,陛下违天命以固辞。”曹丕则以“以德则孤不足,以时则虏未灭,若以群贤之灵得保首领,终君魏国,于孤足矣,若孤者,胡足以辱四海,至于天瑞人事,皆先王圣德遗庋,孤何有焉?是以未敢闻命”来拒绝。紧接着从几个方面阐述了曹丕应该当皇帝的依据,第一方面是天命,从当时对国内影响力最大的两本书《易经》和《论语》说起,“易称圣人奉天时,而论语曰君子畏天命。天命有去就,然后帝者有禅代···,武王必不悦于高陵之玄宫矣”。第二方面列举了东汉末年由外戚与宦官交替当权造成的天下分崩,王室荡覆的混乱局面,以及曹丕之父---曹操为汉室天下立下了不世之功。“汉政在阉宦,禄去帝室七世矣。遂集矢石于其宫殿,而二京为之丘墟,当此之时····而始有造于华裔。”第三方面,讲了曹丕当政10个月来的政绩:“陛下即位,光照文德,以翊武功,勤恤民稳····弘乎周文。”第四方面,从天降祥瑞的角度阐明曹丕应该当皇帝:“人神并和,皇天则降甘露而臻四灵,后土则挺灵芝草而吐醴泉。虎豹鹿兔,咸素其色····无不毕备。”第五方面,说明了文武公卿劝曹丕当皇帝的由衷:“古人有言,‘微禹,吾其鱼乎;’微大魏,则臣等之白骨交横于旷野矣。”第六方面再次从符命,曹丕的功德、民心的向背说明曹丕在这时当皇帝是“千世之时至之会,万载一遇之秋”。上述依据的陈述,令人信服的证明了曹魏代汉是天命所归,人心所向、势之所指、神之襄助。
 
    碑文的最后是46为文武公卿的签名落款,依次为“臣歆臣诩臣郎······臣褚”。
 
    受禅表碑正面碑文22行,每行49字,碑阴处无字。此碑分别记述了汉魏受禅的时间“魏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未”,刻碑的原因:“皇帝受禅于汉氏,上稽古仪,下考前训,书录帝王之遗事···故立斯表”,曹丕受禅的公德“皇帝礼乾纲之懿姿,绍有虞之黄裔,九德既该,钦明文塞,齐光日月,材兼三极···”兆应曹丕应该做皇帝的天象历数。“···其余甘露零于丰草,···嘉禾神芝奇禽灵兽穷祥极瑞者期之间盖七百余见···钦授天位”,曹丕的谦逊与禅让过程:“皇帝谦退让德不嗣,至于再,至于三···皇帝乃回思迁虑,”受禅地点的选择“卜之周易,筮之守龟···五反靡逮···,遂于繁昌筑灵坛,设遗宫,跱圭璧,储牺牲。”参加受禅典礼并见证这事件的相关人员“延公卿士,常伯,···匈奴南单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王侯君长之群入自旗门,咸旅于位。”曹丕受禅及受禅后,昭告天地大赦天下的情况。
 
    此二碑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历史,千百年来二碑一直以她珍贵的史料价值,文学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受到广泛的推崇和赞誉。论其史学价值,二碑直接记载了汉魏受禅的始末,她的撰文者王朗、书丹者梁鹄、镌刻者钟繇三人都是受禅事件的亲历者,碑文中虽不乏对曹丕受禅的溢美过誉,近似阿谀之词,但她记述的内容却大多是历史的真实,特别是受禅时间的记述“魏黄初元年冬十月辛未”,就印正了两部著名史学著作《三国志》、《后汉书》对受禅时间记述的谬误。其中,《三国志》中记载为庚午日(13日),而《后汉书》中记载为“冬十月乙卯”(10月30日)。根据欧阳修《读繁城受禅碑跋》的考证,当年10月根本就没有30日。论其文学价值,碑文不愧是出于汉末文学泰斗王朗之手,其述事言之凿凿,条理井然明理深入浅出,环环相扣,让人无懈可击。论证旁征博引,顺情入理,让人慑服,泼墨渲染中心,而惜一字来去冗节枝,可谓添字则余,去字则损,其出神入化的绝妙手笔,后世无出其右者。论其书法艺术价值,由梁鹄书丹,钟繇镌刻的字体虽为八分隶书,又具备了后世楷书的特征,其结构严谨,体势方正,简繁得体,和谐统一,其气度凝重遒劲,笔走龙蛇,豪迈纵逸,自然率直中又流露出遮掩不住的灵气。
 
    关于后世对受禅碑的评价,现有历代先贤赞语为证:
 
    唐·李綽《尚书故实》:“魏受禅碑为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字,谓之三绝。古镌字皆须妙于篆籀,故繇方得镌刻。”

    唐·韦绚《刘宾客嘉话》:“繁城受禅碑为王朗文、梁鹄书、钟繇镌刻,堪称三绝。”
 
    南朝梁武帝:如云鹤游天,群鸿戏水,岂虚语哉!
 
    宋·李昉《太平广记》:“钟繇真书绝世,刚柔备焉。点画之间,多有奇趣,可谓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秦汉以来,一人而已。隶书入神,八分入妙,八分则有受禅碑,称此为最也。”
 
    宋·欧阳修《读繁城受禅碑》:“其巨碑伟字,其意唯恐传之不远也。岂以后世为可欺,与不然不知耻者,无所不为乎。”
 
    明·邵宝:“受禅台碑依然在,庙寺馨香看是谁”。
 
    清·杨守敬:下笔如斩刀头,风骨凌厉,遂为六朝真书之祖。
 
    清·康有为:今禅表遗笔独存、鸱视虎顾雄伟冠时。
 
【文化中原】汉魏受禅的前前后后


    五、汉魏受禅对后世的影响
 

    汉魏受禅作为我国封建社会中一次重大的历史事件,它对后世的影响是深远的。
 
    首先,它是对我国古代禅让文化的传承和弘扬。禅让制开创于我国远古时代,史前文化传说中,尧舜禹禅让的故事,就是禅让文化的最完美的表现形式,它包含着远古先民在政权过渡中最理性的选择,集中体现了华夏民族宽容、大度的优良传统。千百年来一直为后世所称道。汉魏受禅则是除史前传说而外,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为后世的政权更替开辟了和平过渡的先河。《后汉书·孝献皇帝纪第九》载:“魏王称天子,奉帝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以天子车服郊祀天地,宗庙、祖、腊皆如汉制,都山阳之浊鹿城。四皇子封王者,皆降为列侯”。“魏青龙二年三月庚寅,山阳公薨,十有四年,年五十四,谥孝献皇帝,八月壬申,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置园邑令丞。”可见曹氏在受禅事件中对待一位逊位帝王的关照和礼遇,这与后世历代王朝更迭中血腥的杀伐又是何等鲜明的对照。尽管曹魏政权在以后的更替中被司马氏如法炮制,但司马氏却没有象曹氏对待献帝那样仁慈,“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一典故一定会让我们想象得见在司马氏专权之下,魏帝的困境。在以后我国历代王朝的更替中,就连司马氏对待曹氏那种装装样子的情形也难以找到。“一将功成万骨枯”,历代王朝的建立,都是垒集于前代王朝的累累白骨之上。从这一点来讲,曹魏在取代东汉王朝中所采取的大度,包容态度,不能不为人称道。
 
    其次,汉魏受禅事件在客观上起到了推动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在东汉末年的外戚宦党相互倾压中,社会政治腐败经济凋敝已经到了极点,再加上连年的灾荒战乱,给处于社会底层广大农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社会到了几乎崩溃的边缘。人口大量减少,田园荒芜、物资匮乏,千里中原尸骨累累,荆棘丛生,狐兔出没,社会生产力遭到极大的破坏。对于国家而言,东汉王朝名存实亡,特别是经受了黄巾军农民大起义的沉重打击,东汉王朝更是雪上加霜,大厦将倾的颓势已经明显的呈现出了。而与之共生的豪强并起,群雄纷争,诸侯割据,盗寇蜂起,在无政府的状态下恣意蔓延,社会发展急需一种新的动力来推动,一场新的社会大变革势在必行。

    曹魏的兴起正是适应了这一历史潮流,特别是受禅事件以后,成鼎立之势的魏蜀吴的三国为了求生存图发展、分别对社会政治进行了必要的改革,推出了一系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效方法,使各自辖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发展。其中,曹魏在恢复社会经济发展生产成效最著。在发展社会生产方面,曹操于196年(建安元年)接受枣祗、韩浩的建议,利用当时因战乱出现的大量无主荒地和破黄巾军得到“资业”在许下(今许昌市周边地带)募民屯田,一年以后就收到极好效果,以后曹魏又命国渊主持屯田,把屯田推广到统治区各州郡,“五年中仓廪丰实”(《三国志·国洲传》)从而解决了军需民食。曹魏中后期,在邓艾主持下又大兴“军屯”,在淮河中下游地区且田且守,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几年之后,“自寿春至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晋书·食货志》)使淮河中下游地区成了富庶之区。曹魏屯田制的推行,主观上是为自己统一北方,稳定政权提供经济保证,而客观上却起到了改善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实效,对后世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最典型的要数明朝洪武年间,明朝中央政府在中原一带实行的“移民垦殖”和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延安解放区推行的“大生产运动”,其前者是把关中地少受战乱,人口密集地区的大量农民移民到中原河南、山东、河北这些饱受战乱,人烟稀少,土地大量荒芜的地区去恢复生产,繁衍人口,有效地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而后者则在打破日顽经济封锁,保证解放区军民供给最后打败日本侵略者,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曹魏实行的“户调制”赋税制度,也对我国后事的赋税制度产生了积极影响。204年(建安九年),曹操颁发了《收田租令》“其收田租亩四升,户出绢二匹,绵二斤而已,他不得擅兴发”(《曹操集泽注》),对两汉以来的赋税制度进行了改革,在一定程度上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为以后各朝所采用。
 
    曹魏在用人上,“唯才是举”的作法,也是值得肯定的,曹操曾先后五次下“唯才是举”令,令中说不论人才以前有什么恶劣,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都可以得到重用。曹操把“才”作为求贤的标准和准则,打破了以往重视门第和名节声望的传统,重视真才实学。同时又能知人善任,把大批“经国济世”之才汇聚到自己旗下,为自己在建功立业中所用,这一点直至到今天,也是有极大的现实和借鉴意义的。
 
    在汉魏受禅事件发生的一千八百年中后人对此事议论不休,褒贬不一,但无论后世怎样评说,汉魏政权的交替毕竟是通过受禅的形式,以和平的方式完成的,是除史前文化而外,中国数千年封建社会中,以和平方式完成王朝交替的典范。而曹魏对推动社会进步的贡献和汉魏受禅的积极意义也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作者:胡少杰系河南省临颍县繁城回族镇文化站站长,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M005文章来源:《文化中原》杂志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