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 >> 新乡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新乡

在书法中吟唱生命的歌——书法家王贵安谈习书感悟

2012/6/13 16:13:02 点击数: 【字体:


    “因为钟爱书法,书法成了滋养我生命的甘泉。”与笔墨、碑帖一起走过三十多年,王贵安如此看待书法在自己生命中的地位。从年幼时期受两位小学蒙师的影响,懵懵懂懂地对写字画画产生了兴趣,到如今获得各种书法大奖数十次,发表六十余篇艺术论文,出版《王贵安书法作品集》、《王贵安书法艺术》,王贵安一直在这条艺术之路上无悔跋涉、上下求索。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周俊杰在为《王贵安书法艺术》作的序中,如此评价这位在基层文化馆工作的年轻书家:“贵安可谓之兼创作、理论、组织于一身的书法家,而年轻一代书家中这样全面的人物并非多见。”《中国书法》主编李刚田则称赞他:“甘于清贫,乐于寂寞,”“在艺术探索的征途中永褒青春。”

    “书法,我生命的歌,她是那么伟大、那么丰厚、那么纯真、那么高古、那么神秘……是她,给了我勇气、给了我胸怀、给了我情操、给了我力量、给了我知识、也给了我诸多荣誉和愉悦。”王贵安曾如此深情地写到。而对于书法艺术,他也有了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记者:习书多年,您最深刻的感悟是什么?
 
    王贵安:写了那么多年的字,我越来越感觉到学习书法必须做到“临悟参半”,方能化古为今,得心应手。临就是临帖,悟就是参悟。两者关系密不可分,互为补充,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长期坚持不懈,用心实践锻炼,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记者:学书临帖继承传统是老生常谈的永恒话题,您有什么特别的心得?

    王贵安:可以说临摹是伴随书家一生的功课,也是每个书家走向成功的不二法门。临帖就是与古人对话、交流思想,是继承传统、学习传统的主要方法。临帖是创作的基础与前提,喻之于战,临帖是没完没了地练,创作是摧枯拉朽地快。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此之谓也。创作是个人知识、经验、追求、思索与智慧的综合产物,它不是空中楼阁,它产生的背后是大量积累。然而有时并非天道酬勤,临帖能否与高水平创作对接就不单单是量大量小的问题。事实上,这二者之间往往出现断层,连接它们的就是思索与智慧。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临帖的目的是什么?是学到古人的方法。不是要金子,而是要点金指。但我们有时还就容易看见金子动心,迷失了真正想要的东西。一位颇有名气的书家,大家问他“你的捺画为何总是写成某某形态?”他答道:“我看见米芾有一笔捺就是这样写的,挺好!”这是典型的舍不得,殊不知丢掉了更重要的东西,这是意识问题,也是学而未能思,至于迷失了自我。以彼鉴此,临帖要学习的是技法的原理、艺术的原理等原理的东西,而不只是具体点画结体形态的描摹,所以历史上就有同出一门而“胡肥钟瘦”的作品。

    临摹须选经典碑帖——“取法乎上”,以自己审美相结合者为宜,仔细揣摩古人用笔、结体、章法的风格特征,进行强化,同时更应留意古人在笔法、墨法、字法上的精微变化,所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即是此理。只要掌握正确的技巧,长期反复临摹,积学累功,培养眼力和手感,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古法是源,书法作品中,没有传统,就没有法源,也就不足观,法是从古代经典的碑帖临习中获得,每临一帖,始重形似,学会古人的用笔变化,掌握结体奇特之处。临到后来神形兼取,能够背临。当临帖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如何出帖,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临不是目的,一味摹帖,越临越俗,越临越死。要想使书法作品产生变化,写出新意,就必须参悟,在临中悟,在悟中临。前人云:“规矩因学而成,变化由悟而出”正是这个道理,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吐故纳新,才能达到“入则重规叠矩,出则奔逸绝尘”的艺术境界。

    记者:那怎么“悟”呢?

    王贵安:如何悟,我的体会是一要多读帖,分析研究。每临一种碑帖,先要对该帖的作者、时代背景、创作的心境作一大致的了解,对其风格特点、用笔和章法深入揣摩,以求能在临摹过程中领悟到前人的妙处,避免照葫芦画瓢,失去原帖的神韵。对古帖中的用笔结字“烂熟于心”,这样,才能得心应手,才能表现出自己的创意,保证作品艺术性的完整。

    二要博采众长。在专攻一家基础上,还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意趣以及不足之处有目的、有选择地临摹各家之书,集众长于我,始能“融天机于自得,会群妙于一心”。既要博采古人之长,又要特别留心学习当今优秀书家之长,各种帖的风格有别,主要区别在用笔和结体上,精研熟临,用笔的丰富,结体的变化,就会不期然而然地出现在你的作品中,古人说的“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方不变谓之布斗,圆不变谓之布环”的雷同现象就会避免。各种碑帖的字型结构悉数储存在你的脑子里,创作时,或方,或扁,或长,任你取舍,就可以根据章法需要,灵活运用。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

    三要多读书。中国传统书法向来讲究高格调、大气象,非常强调艺术家的综合素养。如果书家不通文理,只知写字,则难以达到艺术的至高境界。所谓“胸中有书,下笔自然不俗”,近年来,我深深体会到读书的重要性,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读书上,增加古典文学知识,提高自身修养,陶冶性情,不断丰富自我,为书法创作提供深厚的文化支撑。所以,只有真正做到临悟结合,才能“功效兼得,性情归一,而后成书”,自然把你带到一个全新的境界。

    记者:您个人的习书历程是怎样的?

    王贵安:我学习书法源于家庭熏陶,受两位小学教我的老师启蒙对书法的兴趣伴随着我度过童年、少年时代,并一直延续到进入文化馆至今。我学习书法从唐楷入手,心摹手追,写了很多年,收益颇多。后来对以“二王”为代表的帖学书法深为迷恋,对“二王”、颜、欧、柳、米、张瑞图、黄道周一一临习,力求使作品干净利落,线条飞动流畅,格调清新淡雅。于篆隶用功最勤,从殷墟甲骨、石鼓、西周金文到汉碑简牍皆有涉猎。颜体的厚重、雄浑,褚体的峻峭、灵动,柳体的铮铮铁骨,欧体的冷峻、严谨都无不充分体现了风格多样,万千气象。甲骨文的细筋入骨,散氏盘的汪洋恣肆,毛公鼎的瘦劲精严,墙盘的整饬工稳。《曹全碑》的秀丽,《张迁碑》的方刚,《石门颂》的放逸,《礼器碑》的典雅,《乙瑛碑》的方正沉厚等无不拨动着我的每一根神经。

    近年来,我得益最多的还属楚简帛书。这些东西多为近代考古发现的,我最初见到这些灵动、拙朴、高古、自然的简帛书墨迹帖本时,就喜欢上了它。楚文化的浪漫气质绚烂之极,颇合我的心性。我喜欢《包山楚简》的秀逸潇洒;《郭店楚竹简》的率意灵动;《长沙子弹库帛书》的体式简略,形态扁平,圆润;更喜欢《楚王鼎盖铭》的书写风格。从其笔画可以看出,书写者在尽量将篆书原本比较复杂缓慢的书写变成相对较简单快速的书写,在笔法中以细劲为主,结合倾向于横宽,局部比较散漫,或正或斜,不太拘于定式,显示书写者精熟的技巧。该铭用笔熟练,笔画圆润而瘦硬,疏朗挺秀,体式匀称,结构端庄严谨,既有楚简的圆畅秀丽,又有战国玺文的精美端庄,具有典型的楚书风格特征,在战国金文中独树一帜。临写中,我先求精细,力求貌似古人,后追神似,然后再加己意书写创作。

    记者:人们都说“书法创作就是技术与艺术的有机结合”,如何将这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呢?

    王贵安:技术层面易掌握,而艺术层面则须从精神上去突破,使自己的精神融汇其中,或雍容典雅,或沉雄朴拙。充分彰显书者的审美追求。为使作品雅气充盈则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其他姊妹艺术和大自然中去陶冶,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长期沉浸在书法中研究学习,创作中,让我感悟到,书法艺术中有着太多的对立统一的关系,如:浓淡、大小、轻重、虚实、收放、藏露等,自己的作品大都反映了自己在对这几种“力』的辩证把握,对书写技巧”度』的合适掌控,我的苦练和参悟,总在力求将注意力放在挥运自然、重变化姿态及势的呼应关系方面。舞蹈的婀娜多姿,音乐的委婉高亢,绘画的虚实相生,哲学的微言奥意,武术的刚柔相济以及国粹京剧的字正腔圆等不一而足,无不体现东方文化的精髓,以此来思考和感悟中国书法的深邃所在,用睿智的眼光,清醒的头脑,平静的心态进行艺术创作,方能彰显书法艺术的永恒魅力。

    记者:您如何看待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王贵安:常言说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目的,但创新不可盲目,须在反复临池实践中积累和丰富自己的艺术语言,所创作之新要经得住推敲和咀嚼,要符合汉字的书写规律,在反复的塑我毁我中,找准突破口,进行整合深化,切忌操之过急,心浮气躁。

    我沉迷于传统经典书法之中,不敢越雷池半步,立志誓与古人争高低,不与今人论长短,想古代许多有成就的大家,无一不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大胆创新,他们的作品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历史考验,保持了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如果他们不是踏踏实实地从传统入手就谈不上创新。我钟情于书法,热爱读书,仰慕那些先哲大师,希望能步其足迹一二,能有所成就,但我知道,唯有能自甘寂寞,耐得住寂寞的临帖,临写经典,才有希望。清代朱履贞曰:“若气质薄,体势不大,学历有限,天资劣,则为学难,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功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古今,胸无成见。”这段话可以说是对每一个学书者提出了才情、资质、方法、眼力、灵感、悟性、勤奋等要求。说明书法是一种成功难度较大的艺术门类,是需要有意用功,无意成功的心理准备的。在守得住寂寞,耐得了清贫的漫长岁月里,书家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笔成冢,墨成池,得儒雅、俊秀之气,完成这一个“痛并快乐着”的修炼过程。正如鲁迅所说:“新的艺术,没有一种是无根蒂突然发生的,总承受着先前的遗产。”当今书坛,书法创新之风很盛。诚然,“笔墨当随时代”,创新是赋予现代人的神圣使命。既然时代赋予了我们使命,我们就不应有负于时代。当代有了全方位了解书法艺术的平台,以及一个完整的书法艺术的传承脉络,为我们重新认识传统提供了便利,同时又赋予它更多的功能,书法艺术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多元,更为彰显时代精神,面对纷繁的当代书坛,更要多冷静的思考及辨别力,否则将被淹没得无声无息,尽早完成对书法艺术思想的整理,确定自己的思维链,在前进、深入中不断获得真知。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化腐朽为神奇,不做“墙头草”、“天边云”,既尊古而又不薄今。在注重对传统资料的收集、分析、学习的同时,还应加强横向的交流。走出去,请进来,多观摩展览或名胜古迹,进行学术研讨,请名家讲学等,都是学习书法,了解当今书坛动态,把握创作方向的好方法及最有效的捷径。“闭门造车”、“夜郎自大”、“因循守旧”、“心胸狭隘”是不可能在艺术上有所突破,达到一定艺术高度的。

     记者:书法可以修身养性。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十分密切。

    王贵安:是的,艺术可以改变人生,同样人生可以成就艺术。重艺品,更重人品,已是历代人文思想所公认的。古人讲“术业有专攻”,学术上、艺术上不是看你铺展“地板砖”的面积,而是看你筑建“金字塔”的高度,自己书风的清正雅逸得益于对传统的认识,书体的多样性得益于广泛的读帖、临帖,较强的基本功,得益于对原作的忠实,一丝不苟的苦练,更得益于读书增学问,对人生的感悟。同时,艺术之路不可能永远是自己孤独地艰难爬行,同行的朋友和老师,始终在鼓励、支持着我,与他们同行,我信念不灭,与他们交友,我激情飞扬,人生绚丽。
 
    我爱书法,为了书法,我常常独伴孤灯,通宵达旦,日夜兼程地赶路。在夜深人静之时,一管柔毫,令我忘情挥洒;一卷古本,令我尽情研读。忽而想象古代大家习书时的情景,忽而忘情地欣赏自我,忽而又无情地剖析自己,塑我毁我,毁我塑我,痛苦并快乐着,领悟并砺练着,体悟着博大精深的中国古老传统文化,那是一个多么令人陶醉的境界,真乃人生之幸事也!

    王贵安,字介德,号逸禅,别署介德堂,祖籍河南省辉县市,一九六二年出生于陕西省宝鸡市。现任河南省辉县市文化馆馆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辉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书法作品入展全国第八、九届(提名)书法篆刻作品展,全国首届行书草书大展,全国首届敦煌艺术节书法艺术大展,全国首届『冼夫人奖』书法艺术大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全国书法展,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全国书法展,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五周年全国书法展,全国千人千作大展,首届中国普洱茶乡书法艺术节全国书法展,全国首届芮城永乐宫艺术节书法展,全国首届册页书法展(入围)、全国千福、千喜、千龙书法展,西泠印社第一、二届诗、书、印三大展,第十四届『群星奖』一等奖等。

    发表学术论文《书法创作心态浅议》、《谈书法的个性》、《论书法之法》、《论生存环境对书法艺术的影响》、《十议书坛弊病》、《砚边吟草》、《介德堂诗韵》、《书法创作之我见》、《论书法艺术创作风格美》、《论北魏书法》等六十余篇,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出版《王贵安书法作品集》、《王贵安书法艺术》。【原标题:在书法中吟唱生命的歌——书法家王贵安谈习书感悟】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光明网
0
相关信息
精彩展示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