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感怀李贺

2014/6/3 11:16:48 点击数: 【字体:

 
    有人说一代伟人毛泽东喜欢“三李”的诗,一是李白,二是李商隐,另外一李便是李贺。读唐诗,不能不读李贺。

    李贺(790—816),河南昌谷(今宜阳)人,字长吉,世称李长吉,又有鬼才、诗鬼之称,是中原文化星空的一颗璀璨之星。他出生于一个破落的贵族之家,家境贫寒,天资聪慧,少有奇才,却因诗名被人妒忌、诽谤,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一生抑郁,仅做从九品的小官,便愁病而死,年仅27岁。虽然生命短暂,李贺却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时期的重要人物。李贺以杰出的才华、丰硕的成就,在中华文化长卷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

    李商隐曾作《李长吉传》,生动刻画了李贺独特的形象:李贺自幼长相独特,体型细瘦,通眉长臂;才思聪颖,七岁能诗,写诗的方式是“苦吟疾书”、“未尝得题然后为诗”;还喜欢骑驴觅诗,“恒从小奚奴,骑距驴,背一古破锦囊,遇有所得,即书投囊中。及暮归,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见所书多,辄曰:‘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他的母亲见锦囊中的诗句多,心疼地说,这孩子为了写诗真是呕心沥血啊!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成就事业,只有聪慧是不够的,还要专注、要投入、要勤奋。

    李贺18岁时,在赴京都长安赶考的途中来到洛阳,拜谒已名满天下的国子博士韩愈。天色已晚,韩愈刚刚送走客人,已感疲倦,准备上床休息,于是一边解衣带,一边漫不经心地阅览李贺送来的诗作,当读到李贺《雁门太守行》中“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时,急忙把已解开的衣带重新系上,让人把李贺请进客厅,当面称赞李贺:“天才,天才!果然名不虚传!”在韩愈的褒奖下,李贺的诗名很快传遍天下。

    但是,李贺的诗名却招来一些人的嫉恨,他们借口李贺的父亲名叫“李晋肃”,诬称“晋”和进士的“进”同音,那是“家讳”,李贺必须避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为此,韩愈专门写了一篇《讳辨》为之辩护,对所谓的“避讳”进行了有力反击:“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关于韩愈与李贺,民间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是当时韩愈、皇甫湜得知有个小神童叫李贺,七岁能诗,难以置信,特地寻访验证,还梳着稚童发式“总角”的李贺出来相见,当场便以他们二人来访为题,提笔写了《高轩过》:“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二人大为惊喜,把他抱上车,亲自为他“束发”。

    这个故事被记入了《新唐书·李贺传》,虽然专家考证说这是采信了不可靠的传说故事,但也足以说明李贺的聪慧和诗才。专家考证,《高轩过》确实为李贺所作,只不过那是他十九岁时的事了。当时不让李贺应试进士,使他感到不公和失意,却又无可奈何。郁闷之时,韩愈和皇甫湜联骑来访,安慰鼓励,于是李贺写了诗以谢。诗中,李贺以“秋蓬”、“死草”比喻自己的际遇,最后也流露出了自己的期盼和自许。

    但是,最终李贺的期盼成空,抱恨含屈,英年早逝,留下一曲悲歌,留下断肠泣血、催人泪下的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诗的题目叫《秋来》,李贺的一生中,从来没有阳光灿烂的春天。

    李贺有奇才,而且遇到了慧眼识珠、爱才惜才的“文章巨公”韩愈,却仍然敌不过一个时代的大环境,这很让人痛惜、让人深思。说什么“天妒英才”,其实“天”对于“才”从来是不“妒”的,妒才的那些阴暗、卑劣、龌龊之事,都是人做的。增强中华民族的“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想,必须珍惜人才,让人尽其才。

(原标题:感怀李贺)作者:柴清玉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郑州日报(2013-11-0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