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秀美山水 >> 浏览相关信息

周公与周公思想(6)周公“称王”与葬地之谜

2013/7/22 9:43:17 点击数: 【字体:


    周公辅佐成王7年,总算把周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制礼作乐,使社会井然有序。成王20岁时,周公将政权归还了他。

  但长期以来,总有人怀疑周公篡权,说他“称王”。还有他的葬地,有人说在洛阳,有人说在陕西,这一切都是谜。

  在洛阳周公庙礼乐堂北边一个小小的四合院里,有不少介绍周公辅佐成王事迹的图片资料。

  在历史学家研究的课题里,周公和成王总是交织在一起,两个人之间的恩怨很多,也最难梳理清楚。根据主流的说法,周公对成王忠心耿耿,是辅佐而不是篡权;但根据另一种说法,周公很可能是个野心家,权力欲极强,他把权力抓在手中,还曾“称王”。

  到底哪一种说法对呢?

  

  首先,关于归政问题。

  有的史料记载,周公辅佐成王到第七个年头时,已把周朝的统治巩固下来,制礼作乐更使国家机器运行得很好。所以,成王到20岁时,周公就退居二线当了“顾问”,这一年,他71岁。

  成王要到洛邑来执政,周公担心他贪图安逸,就写了一篇《无逸》进行劝勉。

  这篇《无逸》的大意是:“你(指成王)要懂得勤劳的好处,不要一味贪图享受,要学习贤王,尤其要以周文王为榜样,爱护百姓,励精图治,以便长久地享有王位!”

  你听听这口气,完全是家长在训导孩子。不过,成王是周公的亲侄子,与儿子差不多,如此训导也不为过。周公又写道:“你若不关心百姓的疾苦,一味地骄奢淫逸,就不会有好下场。举例来说,当年殷王中宗在位,做事严肃谨慎,行动瞻前顾后,常常反省自己,不敢纵情享乐,所以当了75年国君……后来的几个国王只会享受,沉湎于花天酒地,不晓得耕作的辛苦,不重视小民的劳动,所以在位时间都很短……”

  周公写这篇文章的用意很明确,就是劝诫成王做一个好国君,要礼贤下士,勤奋辛苦,治理好这个国家。

  那么,周公对成王的教导有效果吗?有。

  成王执政后,按照周公的教导治理国家,很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并在中原和沿海地区开展贸易活动,使商业走向繁荣。成王执政37年,继位的康王(成王之子)执政26年,出现了“成康之治”的繁荣景象,这是我国奴隶制社会最鼎盛的时期。

  周公为了成王的成长,为了周王朝的事业,用尽了毕生的心血。晚年他回到西边(陕西),仍惦记着洛邑,临终前还嘱咐:“我死后,一定要把我埋葬在成周(洛邑)地方,以表明我不敢离开成王。”

  但周公死后,没有人在洛邑看到他的墓地。他被安葬在哪里了呢?还有,他生前真的“称王”了吗?

  

  历史上对周公辅佐成王这件事有两种看法,而且观点截然相反,一说周公是帮忙,一说周公是篡权。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又出现以下几个观点:第一,周公执政“称王”说,持此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第二,周公摄政“称王”说,持此观点的有4位史界大家。第三,周公没有摄政也没有“称王”说,持此观点者把周公洗刷得清清白白,好像周公根本没趟这浑水。第四,周公摄政但未“称王”说。

  好家伙!这么多,还挺复杂。那就先看看顾颉刚咋说的:武王死后,武庚、管蔡叛变之际,周公无论在名义上还是事实上都是王;直到他归政之后,成王才真正当上王。

  再看第二种说法:周公当时总摄政务,就是事实上的周王。

  这两种说法影响广泛,近年来,一些学者更大胆地提出:当年的周公不仅曾“称王”,而且是篡位者!在周公与成王之间,存在着政治权力的争夺与反争夺。

  哎呀,要是这样的话,周公就成了大坏蛋,全国各地的周公庙怕都要被砸掉了,洛阳周王城广场上的周公塑像也可能要遭“袭击”了!那么,周公当时到底有没有“称王”或篡位呢? 

  我说了不算,得历史站出来说话——

  《左传·定公四年》记载,成王继武王之位后,“周公相王室以尹天下”;《史记·周本纪》也载,当时由于天下初定,成王年少,“周公……乃摄行政,当国”。

  从上述记载看,周公只是相(辅佐)成王,“乃摄(代为)行政”,并无篡权之意。《孟子·万章》也说得很清楚“周公不有天下”。他完全不想把天下占为己有,他的心迹是光明磊落的。

  但是且慢,史书并非只有这几本,另有一些记载表明周公的作为并非如此!譬如《荀子·儒效》和《淮南子圯论》都说周公“履天子之籍”,《礼记·明堂位》和《韩诗外传》卷三又称“周公践天子之位”,《尚书·大传》更明确指出“周公身居位,听天下为政”。

  这些记载似乎证明周公身居王位,包揽了周朝大权。那么,周公究竟“称王”没有?咱得根据历史事实,顺藤摸瓜,看看有没有这种可能。

  三

  先来看周朝初期的局势。

  大家知道,武王死后,东方尚未平定,有待接班人继续完成大业,而这个接班人是年幼的成王。一个小孩子怎能担此重任?于是周公考虑:我如果不即王位,诸侯就要叛乱,先王的未竟事业将夭折,我死后咋去见先王呢?

  所以《荀子·儒效》中说,周公“履天子之籍”的初衷,是“恶天下之倍(背叛)周”——哈哈,这种记载可信吗?其实并不可信,这只是一种心理推理而已。其实,古代那些“老兄”写历史时,都带着个人倾向,他们当时的心理状态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想达到什么目的,现在已经很难说清楚了。

  今人的推断更没有说服力——当今的史学家只是根据古人的记载(这已经是第二手资料了),再加上自己的分析,来推断周公是否“称王”或篡位。他们怀疑周公篡位的理由有三:一是周公摄政,谁给他的任务?谁让他“摄”的?史料上查不到,也没有武王的遗命。二是周公摄政,当时没有会议纪要,没有任何朝廷重臣推荐,难道他想摄政就摄政?三是没有周室宗亲的举荐,这是违反宗法制度的。

  也就是说,第一,武王病逝并非突然死亡,若他认为需要周公摄政,自然应当留下遗诏,但却没有。第二,依照殷礼“兄终弟及”制,武王排行第二,管叔排行第三,周公排行第四。即使挑选一人来摄政,也应是管叔在前,周公怎么能跳出来“加塞儿”呢?第三,如果管叔、蔡叔和霍叔说周公要篡位是因为嫉妒的话,为什么召公、姜太公这样的贤臣也一度怀疑周公呢?还有,为什么连成王也曾不信任周公呢?

  在宗法制度下,未经大家讨论,弟弟擅自越过哥哥独掌朝政,怎能让大家心悦诚服?从管叔、蔡叔和霍叔联合反对周公的情况看,周公当年的摄政确实给人留下了“越位”的口实。不论他动机如何,方法上确有不恰当之处,很容易授人以柄。

  但大多数专家认为,如果根据这些推理就认定周公篡位,未免太冤枉他了,因为一个铁的事实是,周公最后归政于成王了。要是周公想“称王”,想篡位,在他平定叛乱、手握重权后,想当周天子已没有任何障碍,为啥还要把政权交给成王,自己退居二线呢 

  也许你会说,他是不是身体不行了?错!历史告诉我们,当时周公的身体硬朗着呢!退居二线后,他还活了16年。那么,他到底是图啥呢?摸了摸印把子,惹了一身臊!

  说穿了,他图的还是国家利益,为的是周朝的长治久安。

  

  不同意周公“称王”、篡位这个说法的学者很多,是主流。

  我市学者更认为周公是辅佐成王的功臣,而且申明:并不是因为洛阳是周文化烙印很深的城市,也不是我市非要打“周公牌”,才这样褒扬周公。根据历史事实,周公的功绩对周王朝乃至后来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很大贡献。

 洛阳周公研究会会长姬传东说,既然周公已经篡位“称王”,为什么又要还政于成王呢?说一千道一万,这是说不通的!实际上,周公从来就没有篡位的想法,他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着急。那时人们都信神,以为这是神的惩罚,周公就将自己的指甲剪掉,沉到大河里,并对河神祈祷说: “现在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吧。”成王的病果然好了。

  周公摄政7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周公就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上。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打小报告,说周公的不是,周公就躲到楚地。不久,成王翻阅库藏文书,发现自己生病时周公曾作祷辞,才知道错怪了叔叔。他为周公的隐忍所感动,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朝中。

  但有人还是怀疑:周公年老了,于死前不久回到西京,既然他已返回宗周,为啥还煞有介事地交代“要葬在成周(洛邑)”,说死后“不敢离开成王”?从西京到洛邑有千里之遥,按当时的交通条件,这不是难为人吗?

  不过,力挺周公的学者认为:周公回朝以后,仍忠心耿耿为王朝操劳,一切都表现得很低调。他活到87岁,仍在为周朝的发展考虑,临终前要求葬在成周(洛邑),是表明他不想离开成王。他很想葬在洛邑,只是成王非常尊重他,觉得这样的功臣应归葬于宗庙之地,才把他葬在毕邑(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文王墓的旁边。

  而且,成王用最隆重的天子葬礼安葬了周公。从这一点看来,成王对周公没有仇恨,因为若是周公篡位,成王怎会如此厚待他?所以,周公握有实权是实,但“篡位”之说难以成立。至于“称王”与否,史书上本来就有两种说法,姑且存疑,待后人考证吧。

  那么,他的墓地到底是在洛阳还是在陕西呢?

  2004年初夏,在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的周公庙遗址上,考古人员发现了西周大型墓葬群,据考证,疑似周公及其家族墓地。陕西省周原一带本是周族发祥地,根据唐代《括地志》记载,周公的采邑就在这里的周公庙遗址之上,这里曾出土过刻有“周公”字样的甲骨文。

  这样的话,周公庙那些墓葬群是周公及其家族墓的可能性很大。看来,唐代人把周公庙建在这个地方,不是偶然的——请看下篇。【原标题:周公与周公思想(6)周公“称王”与葬地之谜】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洛阳新闻网 2009-06-03 作者:孙钦良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