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李固的误区

2012/3/13 8:55:34 点击数: 【字体:


    在今人看来,李固并没有多少知名度,但在当时,该人却名满天下。他被诬入狱时,引发朝野激愤,被释放后,又轰动了长安,臣民们高呼万岁,声浪此起彼伏。执政的外戚集团心虚胆怯,不得不再度把他投入狱中。据《资治通鉴》记载,李固,字子坚,生于公元94年,汉中南郑(今陕西南郑)人。汉顺帝末期入朝从政,历任议郎、刺史、大司农及太尉等职。桓帝建和元年,即公元147年,受到梁冀集团的诬陷,死于狱中,时年54岁。  
       
    东汉后期,政坛怪相迭起,皇帝基本上是个招牌,皇权被严重支解,一会儿外戚火得不行,一会儿宦官挑台唱戏,各种力量纠缠不休,斗争无时不在,有时甚至你死我活。因为政治生态日益恶化,正义一方总是居于弱势,死人的事儿经常发生。李固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凭借良心正义,慷慨激昂地走完了人生之路。他就像一位辛勤的农夫,面对铺天盖地的荒草,竭力铲除,最终还是回天无力反被恶草淹没。对于李固,本不该苛求什么,毕竟,他为那个腐朽的王朝尽了力,送了命。但他的死,总让人觉得遗憾,想起来不那么舒服,从这个理由出发,帮他分析一下败因,找一下误区,于他算是个祭奠,对今人也多少会有些益处。
        
    误区之一
:对自己期望过高,对困境估计不足  
        
    这一条是说得通的。他从小就有大志向,目标是做大官,干大事,当中兴之臣。这种志向让他与众不同,比如求学,他常常“杖策驱驴,负笈从师,不远千里”,苦读十多年,学贯五经,大儒的名声传遍四面八方。其中有3个情节,彰显了其与众不同之处。一个是他出身显贵,老爹位居三公,他却改名易姓,隐瞒出身,决心走自己的路。另一个是他并不是单纯苦读,而是边学边结交天下英贤。再就是,他从政比普通人晚,入仕时已30出头,这说明他并不急于当官,而是致力于储备知识,历炼才干。再比如,他的从政之路也颇为独特。一般人当官大体有3个途径。一个是家族成员保荐;另一个是地方政府举孝廉茂才;再就是被某位朝臣选去作掾(属官)。这些路径,李固一个也没看上。他曾经5次被推举孝廉茂才,均不予理睬,以致于“五府连辟,皆辞以疾”,在被授予议郎、县令后,又自行辞职。这些机会,普通人求之不得,他却干脆利落地予以放弃。他有点儿牛,有点儿狂,对下层岗位不屑一顾,谋求的是直接参与朝政,是话语权的绝对获得。他坚信凭借自己的学识能力,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起码能修复乱局,让皇权回归。后来的事实证明,他想简单了。这个时段,皇帝年幼,太后临朝,梁商父子手握大权,宦官上窜下跳,官员们有的卖身投靠,有的明哲保身,朝政严重扭曲,气氛令人窒息。对这些情况,李固知之不多,想得不深,尽管后来身居高位,但权力受限,独木难支,原定的目标理想最终未能实现。
        
    误区之二:曾经顺利的仕途让他放松了警觉,小看了对手  
       
    政治环境虽然恶化,但李固的仕途还算顺畅。他始任大将军梁商的从事中郎,后出任荆州、太山两地太守,公元142年任将作大匠,2年后,任太尉,参录尚书事。短短8年多时间,李固就从百姓起步,一直干到太尉,这个过程明显太短,角色转变太快,一般人肯定承受不了,但李固不同,他有强烈的心理期待,有居高位做大事的追求,走到这个岗位,并没有让他感到意外。太尉属三公之列,再加上录尚书事,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他一定很爽,感觉就像登泰山而小天下。值得一提的是,太尉的任命是在顺帝去世、两岁太子继位的同时完成的,这似乎表明,晋升后的李固具有辅政的意味。但很不幸,这是个错觉,更为不幸的是,这种错觉在他大步晋升时就已存在。  
        
    现在看来,他对自己进步的原由看得不甚明白,真实的理由应该有两个:一个是他真的有才,宫廷对策曾被顺帝评为第一,任太守时,政绩也被列为天下第一。在荆州和太山两地,他平定暴乱,辖区安宁,凸显了政治才干。另一个是梁氏集团没有把他列为政敌,对其升迁也没有刻意打压,有迹象表明,梁商和梁冀父子似乎还想把他纳入麾下,培植为亲信。对后一层意思,李固并没有意识到。在他看来,自己的一路晋升,完全源于个人奋斗,是政绩使然。特别是升官期间他和对手过招的经历,强化了他的这种错觉。有两件事比较典型,一件是,第一次宫廷对策时,他对阿母受封和宦者乱政提出过非议,受攻的一方编造罪名,联手反击,但未能得逞。另一件是,在荆州太守任上,他举报南阳太守高赐违法犯罪,梁冀接受高赐贿赂,为之千里传檄,紧急救助,李固不依不饶,坚持要把高赐绳之以法。梁冀无奈,只好移花接木,把李固平职调到太山。这两件事,并没有对李固构成危胁,也没有迟滞其晋升步伐。他由此得出了结论,外戚也好,宦官也罢,没什么了不起,能量不过如此。如此一来,他就不可避免地走进了误区,高看了自己,低估了对手,以致于在后来的争斗中,频频失手,斗辄必败。
       
    误区之三
:斗争策略有误,手段过于简单  
       
    李固是大儒,不喜欢权术,不玩儿歪门邪道,就像武林中的名门正派,必须等对手做好准备,拉开架式,这才出手进招。儒家那套仁慈忠恕思维、那种温良恭俭让的行为方式被他完全继承,这就决定了其斗争策略和手段是简单的、温和的,不外乎教诲劝诫之类,都是些嘴皮子上的功夫。他坚信仁者无敌,不管遇到什么情况,都一以贯之,即便策略有所调整,也总是万变不离其宗。  
       
    顺帝阳嘉二年,他鲜明地提出了以德晋爵、权去外戚、政归国家、罢退宦官、选贤任能等系列主张。对此,各方反应不一,顺帝高兴,外戚沉默,只有宦官闹了闹,但没闹出名堂。在梁商门下任职时,他有些天真,以为只要梁商主动退还权力,那么外戚专权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他劝告梁商“功遂身退,全名养寿”,结果是对牛弹了一回琴。梁商死后,其子梁冀接任大将军一职,梁大将军和妹妹梁太后一起,共览政权。李固认死理,对梁冀也是老套路,仍然是循循善诱,讲理明义,期盼着收到仁者无敌的效果。梁冀比他老爹暴虐得多,对李固的说辞不屑一顾,公开推行顺者昌逆者亡的方针,无论是谁,如果胆敢对梁氏家族说三道四,必欲杀之而后快,不长时间里,多名正直之臣一一死在他的刀下。对于这些,李固想必都看到了,反思过了,也知道自己玩不过人家,不得不调整策略手段,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他没有看透的是,在这个问题上,他仍然没有半点儿胜算,因为权在梁冀手里,选谁为帝完全取决于梁氏。顺帝死后,太子也就是冲帝接班,双方均无异议。冲帝只有两岁,刚学会说话,李固根本指望不上,好在,几个月后冲帝病故。李固知道机会来了,决心选一个“高明有德,任亲政事者”。他看好清河王刘蒜,梁冀和太后却选中了刘缵,这个回合李固不战而败。刘缵8岁,天真阳光,就因为指责梁冀是个“跋扈将军”,便被梁毒死。接下来还要选皇帝,这一回合,李固发誓要狠一点儿。他联合多位重臣,隆重推出清河王刘蒜。李固有点儿幼稚,以为众意难违,心说你梁氏再霸道,也不能不考虑大家的意见吧。哪知,梁冀就是不吃这一套,在皇族中找了个叫刘志的人接替皇位。李固生气了,反复上书,絮絮叨叨地讲道理。梁大将军更生气,随便弄了个罪名就把李固关进了监狱。误区之四:组织准备不足,抗衡能量不强。  
        
    外戚和宦官经过多年经营,早已有了规模,各自形成了利益团伙。两家既有斗争,也时常联手,有时连皇帝都对其奈何不得,至于公卿大臣们,别说与之抗衡,就是提点儿批评意见,都得万分小心。应对这种局面,李固不太内行。他的力量太过弱小,组织准备不足,很多时候,只能亲自出马,与两个集团单打独斗。  
        
    李固是重视组织人事工作的。他曾上疏顺帝,批评朝廷用人失误,建议要广集贤人。当他听说名儒黄琼应诏时,专门写下《李固给黄琼书》,支持老友入朝建功。他还强烈建议重用周举、杜乔等人,积极推荐杨伦、尹存以及房植等名士。两个集团曾举报他任用了49名亲信,似也证明他在用人方面并非无所作为。不仅如此,他还多次冒险保护受迫害的干部,曾一次性罢免了一百余名不称职官员。但是,他至少有两个失误。一个是用人品种单一。他看中的大都是学习成绩好、有点名气的知识人士,对那些运筹帷幄者、出入宫帏者乃至舞枪弄棒者却视而不见。桓帝后来正是依靠这些人,才灭掉了梁氏。另一个是选人不准。面对两个集团的白色恐怖,一部分人卖身投靠,为虎作伥,大部分人集体失语,当了缩头乌龟。在最后一次选立皇帝时,唯有李固和杜乔坚守立场,其余的人都直接或间接地投到了梁冀阵营,其中也包括李固选任的某些官员。(原标题:李固的误区)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人民网 作者:肖静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