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文化遗产 >> 浏览相关信息

滑县木版年画难倒专家

2012/6/21 10:49:45 点击数: 【字体:


 

    象形符号至今未破译 制版技术身价翻百倍

  河南省滑县慈周寨乡前二村本来是个不起眼的小村落,11月底却突然热闹起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副主席夏挽群等专家专程赶来鉴定当地人家家会做的一种木版年画进行了鉴定。

  这种木版年画已经在滑县流传了八百多年,至今保留着手工制作、传男不传女的风俗。除了制作工艺非常独特之外,年画上有一些当地人都解释不清的“天书”般的图案引起了专家的兴趣。
 
    这些符号是干什么用的,是否可能是一种我们并不了解的文字呢?

  “你们是怎么知道这些年画的事呢?”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听记者说起滑县木版年画时,电话那端的声音显得非常惊讶。因为这些图片和文字还都有待研究,一些猜想也从未公开过。而他这次河南之行就是专门来对滑县木版年画进行鉴定的。

  “天书”符号让专家很费解

  木版年画是我国一种历史悠久的年俗艺术。它的出现和古代雕版印刷技术密切相关。由于年画往往承担着祈福迎祥、趋吉避凶的含义,因此经常被悬挂在最显著的位置。

  滑县木版画多悬挂于中堂,相当于挂在客厅迎面的墙上。而中堂式的画中基本上都有文字。画位于中间,而文字位于画体周围的对联中。对联与画连在一起,形成一体。文字基本上分为三类:一类是汉字,多表示对神的崇拜;第二类是满文,因为滑县木版画曾多销往我国东北;第三类就是至今难以识别、需要进一步去***的文字。

  由于目前这些图案还处于保密阶段,除了相关专家外,很少有人见到。河南《大河报》首席记者杜超曾有机会在年画上观察到这种图案。他回忆说:“这种图案或者说符号基本呈圆形,酷似花鸟字。当时专家说可能是一种文字的变形。”在现场,专家们对符号的意思也进行了种种猜想。

  “准确地说,我们现在还难以确定这类图案是文字还是符号,”夏挽群表示,“这些符号在发现滑县木版年画之前没有见过,它有一点篆书的味道,与汉字又不大一样。而由于年代久远,当地人也已经不能识别了。”因此把这些符号的意思和汉语对照起来是个艰巨的工程,相当于重新破译一种语言。

    但也有专家认为这是一种谜语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中国民间艺术中有许多把文字图案化的情况,目的是将文字变成猜谜的形式。
 
    这类文字并非像甲骨文、西夏文那样属于意未明文字,只是将日常的语句写得让人们费力气才能猜出来。这样悬挂在墙上,不仅增加了来客的阅读趣味,也让民间文化更有意义。而滑县木版画中的一部分文字的确是刚刚发现,以前没有见过的。这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它们。”

  有趣的是,冯骥才先生就把在滑县木版画中发现的一副对联挂在自己书房的书架上,工作累了就看着这副对联,猜测它的含义,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未能将它***。

  滑县版画上出现神秘符号因为此年画内容多为表达信仰

  说到木版年画,人们肯定会首先想到桃花坞、杨柳青等原有的5大传统木版年画。但今年在河南滑县的发现还是跟这五种有很大不同。

  此前的五种木版年画都以刻画生活场景、内容为主,但滑县木版画的内容则集中在思想和信仰方面,以神像画为主,题材丰富。涉及释、道、佛神像图、古代72位全神图、典故人物(如鲁班)、神话(如摇钱树)、动物(如老虎)、家族族谱等。

  这其中“神农氏”图引起了专家格外的关注。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夏挽群介绍,“神农氏”这个人物的形象他还是第一次在木版画中见到,是一种穿着树叶、很原始的状态,当地人在画中把他称作“田祖”。

  专家认为,每一幅滑县木版年画都代表了当地人早期的一种信仰和崇拜。比如人们将“钟馗捉鬼”图张贴在床边,用于驱邪避鬼。由于滑县木版年画主要用于过年,人们每年一换,就像给神换衣服一样,而换年画之前都是要烧香磕头表示对神的崇敬,然后将神请下来。后来成为一种节日的风俗。

  正因为内容与信仰有关,关于敬神祈福的隐私内容可能就会用一些比较隐晦的手段来表达,日子久了,后人也不能理解具体含义,这才成了我们说的“天书”般的符号。

   ●相关链接

  神州五大年画

  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位于苏州市内。桃花坞年画始于明末,距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与杨柳青年画并称“南桃北柳”。风格秀丽清隽,富于装饰性。

  山东杨家埠年画: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始于明代,迄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造型夸张,色彩艳丽跳跃,重点突出它的“乡土”味道。

  天津杨柳青年画: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取材内容极为广泛,诸如历史故事、神话传奇等,多与生活密切关联。

  河南朱仙镇年画:河南开封朱仙镇年画自北宋至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神祗画,如灶君神、太上老君等;另一种是门神,多为历史英雄人物,如钟馗、关羽、周瑜、戚继光等。

  四川绵竹年画:绵竹距成都83公里。在清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城乡就有年画作坊300多家,他们以雕版艺术精湛、艺术情调高而著称。

  湮没近百年的一种“全新”工艺

  在制作工艺上,滑县木版年画也有独特的方法

  随着我国传统科学技术的发展,不同时期的木版画制作也呈现出不同特点。专家认为,滑县木版画创立于明朝初期,与其他五种木版画相比,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未被发现的一个新的木版画品种。

  以朱仙镇年画为例:朱仙镇年画采用套版制作法。先制作不带颜色的线版,勾勒人物的轮廓。晾干后再设色分块,涂以黑色、黄色、红色、绿色、青色等颜色制作多块色版。色版做好后先印线版,再依次套印黄、红、绿、青等各色版。

  滑县木版画的画体部分是一块整版,手法以单线手绘为主,做好线版之后,以深色再以浅色点染。印制时,先在线版上刷墨,再用嘴巴喷水、压膜宣纸,最后用滚子轧印。滑县木版画以黑白色为主,也有三色、五色和七色画。

  印刷用的雕版已经流传了200多年

  木版画在康乾盛世曾经盛极一时。山西等地印年画的店里常年雇用很多工人。而滑县木版年画还保留着家族式的生产方式,几百年来制作技艺均由韩姓男子继承。

  据艺人回忆,早年这里地年画还具有相当的生产规模。“但现在只集中在一两个村子中制作,村里只有十几户人家还会这种古老的手艺。”夏挽群称,据他们的了解,当地滑县木版画的流失情况还是比较严重的。印制的雕版也都是翻刻旧版,有的版子已经使用了200多年。

  当地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些年画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只是作为一种营生在流传,前些年有的人一张画百十块钱就卖出去了,而现在冯骥才先生为它们估价高达五六万。

  滑县木版年画的文化定位

  夏挽群认为:“木版年画是民间艺术的重点品类,有宝贵的历史渊源,包含了丰富的文化信息,反映了人民的情感、生活、信仰等,在意识、道德、规范等方面对人们有着重要的影响。”(原标题:滑县木版年画难倒专家)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北青网—北京科技报 2009-07-02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