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特产 >> 浏览相关信息

兰考成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缘于“焦桐效应”

2014/5/15 16:27:42 点击数: 【字体:

兰考成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缘于“焦桐效应”
 
    由于兰考独特的地理环境,生长的泡桐不易变形,经脱脂处理后透气、透音性能很好,是一种“会呼吸的木材”,当制成乐器音板后,纹路清晰美观、共鸣度高、透音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声学品质,随即把兰考确定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40多年前,焦裕禄亲手种下的“焦桐”,如今已发育成长为产业链。其中受益最大的是兰考县堌阳镇,这个只有5万多人口的乡镇,因用焦桐制作古筝等乐器,被誉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而在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推动下,该镇年产销民族乐器40万台(把),音板及配件50多万套。小小焦桐,奏响了当地农民实现梦想的幸福乐章。

    一个小镇130多个老板

   
3月14日,河南兰考县气温陡降,风有些凉。

    堌阳镇徐场村村民徐会波,掸了下沾有木屑的灰色工作服,走进屋里。

    他坐到一张古色古香的琴台前,面带微笑,左手轻拢,右手慢挑,拨拉了一下琴台上的古筝。高山流水般的旋律,瞬间漾满了他的小屋。

    “才学,见笑了!”徐会波谦虚地笑笑,对来访的东方今报记者说。

    32岁的他在家里开了家古筝厂,由于业务的迅速发展,他这个只会做琴的老板,常被客人要求弹一曲。在“市场”倒逼下,徐老板逐渐变得“雅”了起来。

    徐会波出生在徐场村,他从小就跟着父母在田间地头种泡桐。爸爸告诉他,泡桐又名焦桐,是焦裕禄书记带领乡亲们种的。

    12年前,为了让腰包鼓起来,他背井离乡,去上海的一家琴厂当上了小工。聪明、勤快的他很快掌握了制琴的技术。8年前,徐会波在家开了个做琴作坊,当上了老板。

    如今的徐会波正在谋划着多元化发展之路,他拍了下琴台,“这琴台,成本400元,能卖2000元,利润很高!而且用的是做琴剩下的孬料!下一步打算做琴台。”

    徐老板做琴赚了多少钱?见记者如此发问,徐会波呵呵笑着,不想说。毕竟,如徐会波所言,像他这样的老板,在堌阳镇已经比比皆是,不稀奇了。

    由于兰考的乐器厂大多集中在堌阳,如今这个下辖40个行政村,只有5万多人的小镇里,仅制作乐器的老板,“排得上号”的就有130多位。

    新韵律 新商机

   
因为制作古筝等乐器,堌阳镇在中国音乐界大名鼎鼎,被业内誉为中国民族乐器之乡。

    堌阳镇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孟四元说,人口只有400多人的徐场村,三分之一的村民吃的“乐器”饭,无一人外出务工。在这里当工人,每月也有2000元收入。

    相对于徐会波的作坊,和他同村的徐顺海,事业发展得更大。

    徐顺海拥有的兰考华韵名族乐器厂,已开发出专利产品,更把公司上市作为未来的发展目标。

    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徐顺海,10多年前不再当农民工,从外地回到家乡制作乐器,逐渐从跑单帮、“撞市场”,发展到利用大型展销会订货实现规模化生产。他的事业,也已经从一个家庭作坊,慢慢发展为拥有20多名员工的工厂。

    在他的厂里,主导产品除古筝外,还有新开发的十二平均律“弘音”牌转调筝。他说,这种新筝由于多了“fa”和“si”两个基本音级,能比古筝表现出更丰富的音色,而且能弹奏很多西洋曲子,所以大大提高了附加值:一把古筝卖3000元,而由于拥有专利,一把十二平均律转调筝能卖到8000元。

    政府助“弹”协奏曲

   
据了解,不论是徐会波还是徐顺海,还有更多的大小老板,他们在创业初期,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帮扶。

    徐会波说,才起步时缺少资金,堌阳镇经过审核后,由政府出面做担保,给了他2万元无息贷款。“眼下的130多个老板中,有将近40%是政府贷款扶上马的。”

    据孟四元介绍,当地政府给村民提供无息贷款的模式,发轫于10年前。

    那还是上个世纪时的1993年,堌阳镇徐场村的代士永创办了兰考县第一家乐器厂——开封中原民族乐器有限公司,对这个新鲜事物,政府决定扶持。

    当时,国家已经有政策,鼓励城镇下岗职工创办企业。而那时的代士永,刚好购买设备缺钱,于是镇政府就出面协调,让当过农民工的代士永享受了这一优惠政策,得到了2万元无息贷款。

    之后,代家用本地泡桐树制作的乐器打开了上海等大城市的市场,还推销到了全国各地。现在兰考乐器厂家的老板中有相当多是从代家出去开厂子、闯市场的。

    据悉,该镇眼下的创业贷款数额,已经提高到了5万元,而贷款的主体,也成了商业银行。条件是“本乡本土人,有创业的技能和资质,这笔款必须用于购买设备”。镇政府负责审核。

    村民富了,政府日子也好过了。堌阳镇副镇长纪海清说,眼下,堌阳镇投资3.5亿元、占地1080亩的乐器产业园区,已经在建设中。他们准备利用5年至10年时间,将其打造成我国最大的、年产值达到35亿元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眼下,一期300亩园区建设已经完成,镇政府硬件建设投资达到了3000多万,徐顺海等大个头企业,也已经抢先入驻。

    “焦桐效应”

   
据悉,如今的中国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乐器,95%用的是兰考泡桐。

    为啥兰考泡桐能受青睐?孟四元说,还得感谢焦裕禄。

    上世纪80年代初,在焦裕禄精神的感召下,上海民乐厂琵琶制作大师韩富生来到兰考,做客农家,厨房里一阵不同凡响的声音吸引了他。

    原来,那是主人在拉动风箱鼓风烧饭。那种特异的悦耳之音,就是由木制风箱发出,而那风箱的原材料,就是泡桐。

    职业的敏感,让韩富生发现,焦裕禄当年为防风固沙大力提倡种遍兰考的泡桐,其材质竟是制作民族乐器发音的绝佳材料。

    消息传遍业内,上海、扬州乃至全国、境外的中华民族乐器厂纷纷到兰考进货。

    1992年,原国家轻工业部组织专家考察后认为,由于兰考独特的地理环境,生长的泡桐不易变形,经脱脂处理后透气、透音性能很好,是一种“会呼吸的木材”,当制成乐器音板后,纹路清晰美观、共鸣度高、透音性能好,具有优良的声学品质,随即把兰考确定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2007年1月29日,时任兰考县委书记的黄道功,带着10位怀抱古筝的堌阳人做客央视《小崔说事》栏目,与知名央视主持人崔永元一起拿兰考泡桐“说事”。之后,堌阳古筝一举天下扬名。(原标题:兰考成为全国乐器音板定点生产基地 缘于“焦桐效应”)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东方今报(2014-03-26)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