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程相文的玉米人生

2013/9/23 15:56:19 点击数: 【字体:


    我知道,在这个隆冬的季节,在豫北鹤壁的矩桥小镇,是很难找到程相文的。他已经整整46年没有看见北方小镇飘落的黄树叶和扬扬洒洒的白雪了。 
   
    把电话打过去,他果然正在南国三亚的玉米试验田里,侍弄他的玉米新品种呢!这是12月21日上午的9点,电话一直响到“请稍后再拨”也没人接。一个多钟头后,他把电话打过来说正在给玉米授粉呢!电话没带身上。我说我估计就是这样,又问啥时候去的海南,他说一个多月了。今年春节又回不了家吧?他说到明年四月份了。我无语了半天,他倒反过来安慰道,几十年都是这样了,习惯了,这就是家了,这好得很!
 
    我换了个话题,今年又有什么新的育种方向?这一下他更来神了,在电话里一口气说了半个多钟头。他说这次是想培育一个适宜于机械化播种、管理和收割的玉米新品种。这就要求这个新品种必需耐密、抗倒伏……
 
    放下电话,我所了解的程相文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甚至像电影画面一样,在我眼前闪现、闪现。
 
    第一次采访程相文,是在他的“浚单20”玉米新品种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的时候。后来这个品种又拿到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于一个县级农科所的科研人员来说,在全国是不多见的。在采访前,我做了一些“功课”,知道他出生在1936年,参加工作是1963年。他老家在郑州,是个大城市,他却执意跑到浚县荒僻的小镇矩桥工作。从1964年10月一个人跑到海南搞玉米加代育种开始,到现在,已经是第47个年头了,他不再知道北方的冬天为何物,更别说与家人团圆过春节了。
 
    47年间,他干了些什么呢?他育成的玉米新品种,光获科技成果奖的就有47个。接连创造夏玉米、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全国高产纪录,最高亩产达到1733.66公斤。累计推广2亿多亩,增加社会效益150亿元。他参与创建的浚县农科所由当初一穷二白的一个县级小所,去年升格为鹤壁市农科院,固定资产达到3000多万元,人员上百号,仅高级职称就有十几个,博士、硕士十几个,这是当初他这个中牟农校毕业的中专生咋也想不到的。他个人也从1992年开始,接连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新中国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等一系列荣誉。
 
    今年一月,温家宝总理专门来到鹤壁农科院看望程相文,说“全国的科技工作者都应该向你学习,我也应该向你学习”。离开矩桥镇,坐到回程的车上,温总理还念念不忘地说,这次到浚县,两个忘不掉,老程忘不掉,浚单忘不掉。说到这里,他突然来了灵感,给浚单系列玉米起了个名字,叫“永优”,永远优良,永远创造优良。总理走的第二天,鹤壁市农科院就向国家工商局申报了注册商标。现在,鹤壁市农科院的玉米新品种正在使用这样三个商标,一个是“浚单”,一个是“永优”,还有一个叫“浚单永优”。
 
    这就是老程,一个75岁的老人,要荣誉有荣誉,要地位有地位,要成就有成就了。但是,他依旧像1992年没“出名”以前那样默默无闻地过着,寂寞地攀登着。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科技网 2011-12-23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