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汉语能力测试开考、书法进课堂引发的思考——如何重新发现母语之美

2013/9/11 8:46:09 点击数: 【字体:

 
    ●现今年轻一代汉语读写能力的退化,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重视的地步。我们丢的不只是语言,而是我们的历史与文化。

    ●要提升汉语魅力,不能走老路。研究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让国民真正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母语和文字之美,这比什么都重要。

    ●主持人:本报记者 支玲琳

    ●嘉宾:张豫峰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副教授)

    解放观点:国家语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目前我们都已经普遍感到母语水平在下降,但是差到何种程度、差在哪里、怎么入手解决,却毫无概念。 ”针对这种局面,首个以汉语母语人群为考察对象的“汉语能力测试”在本月开考。与此同时,教育部门正抓紧制定《中小学生写字标准》,中小学将恢复书法课程。对于这两个举动,您有怎样的解读?

    张豫峰:国家语委连续几年发布《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及相关数据,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联想到最近这一系列的政策举动,可见政府层面很重视汉语的运用和发展,把语言文化的影响力称为“软国力”。现今年轻一代汉语读写能力的退化,已经到了不能不引起重视的地步。比如,每年的公务员考试,其应试主力是大学应届毕业生。但我们看到,几乎年年《申论》都会爆出不少雷人之作,其用词之贫乏、逻辑思维之混乱、别字之泛滥令人瞠目,我常常会在现代汉语课上拿这些例子来警示学生。

    现在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观点,只要是中国人,就会说汉语,语言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不需要花气力去学。这种轻视母语,把语言工具化的倾向,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上海有这样的说法:“内环说外语,中环说国语,外环说沪语”,直接是把语言和收入地位划上了等号。甚至有些大学联考、职称考试,也是不考语文而考英语。这就给人造成这么一个印象:如果学不好外语,很可能就出不了国、进不了外企、拿不了高薪;但如果母语不精,并不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从我们语言学者的角度看,这是很痛心的。因为我们丢的不只是语言,而是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现代语言学前驱罗常培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曾写过 《中国人与中国文》一书,里面说到,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结晶,一个民族过去的文化靠它来流传,未来的文化也仗着它来推进。当时就已点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搞汉语能力测试,并且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初衷就是要让国人掌握好母语文字,而且要把其中蕴藏的文化承接下来。

    解放观点:中国社会经历了从传统的“重文轻理”到如今“重理轻文”的转变。从这个角度看,母语弱化是否也是一种历史的必然?

    张豫峰:这不是一个权重的问题,而是一个重视和认知的问题。我们究竟把母语置于怎样的地位?现在不仅全民学外语,就连有些搞汉语研究的,也纷纷说汉语没有自己的语法理论,强调借鉴西方理论。凡事以西方为背景,方被视为言之成理。讽刺的是,现在就连搞中国古汉语研究的,都必须考英语。我认为,与国际接轨无可厚非,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分强化英语的结果,就是弱化了自己。

    所以今天重温母语、强化母语,其实是为了重拾国人对自身文化的那份自信。当年,李光耀先生曾这样告诫华族新加坡人:若不学习华语,我们必须准备付出巨大代价,使自己沦落为一个丧失自身文化特点的民族,成为一个伪西方。

    解放观点:还有人把汉语衰落、人文失落,归咎于网络语言的流行,您赞同吗?

    张豫峰:网络语言其实就是一种键盘化的口语。这不是对汉语的恶搞,反而体现出了中国年轻人的激情和想象力。比如“被××”、“打酱油”,这些都体现了年轻一代对社会的积极思考。其实社会就像过滤器,只要是大家都觉得好的,自然会被接受;真正恶搞、不入流的,自然会被淘汰。像“灌水”、“拍砖”、“给力”,现在都已经主流化了。而传统媒介,也因为有选择地积极接纳了网络语言,也变得更有时代感。母语危机,说到底是因为社会的浮躁和功利。

    解放观点:舆论普遍认为,被称为“母语四六级考试”的汉语能力测试肩负着“振兴母语”的使命。您认为它能做到吗?

    张豫峰:这个考试如果是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出于摸底的目的,那无可厚非。但如果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汉语水平,我认为很难。语言文化测试,千万不要落到要靠行政手段去干预、强制的地步,甚至衍生出类似英语四六级的考试产业来。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至于语言文化是否应该以硬性的手段加以推广,我的观点是,一开始可以做一些刚性的规定和考核,但不能总是处于一种强迫状态。文化教育,最终还是要靠兴趣来润养。

    要振兴母语,比起考试来,更现实的恐怕还是从基础教育抓起,加紧语文教改。像在中小学开设书法课,我就觉得很好。因为文字、文学的教育和培养,不是成年后补课可以补好的,应该从小学、中学就开始学习。就像看童话书,就是应该在孩提时代,因为那样能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对世界的美好认识。但如果那个阶段空缺了,等到成人了,再给他看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那还有用吗?完全不对味了。语言学习也是如此。

    我的观点是,即便这种测试的确能够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也不能板着面孔让大家应试。这样又会变成一种死记硬背,委实意义不大。更何况,这种标准答案式的考试,我们还少吗?我身边有一个孩子上小学面试语文,题目是树枝上飞来()小鸟。这个孩子答,“飞来几只活泼的小鸟”。老师打了一个叉,说只能写“几只”,因为书上写的就是“几只”,“活泼”不能加。这是活生生的扼杀天性,扼杀对美好事物的认识,硬是让我们的孩子变得贫乏。所以,要提升汉语魅力,不能再往这条老路上走。研究怎样调动人的积极性,让国民真正认识和发现自己的母语和文字之美,这比什么都重要。【原标题:汉语能力测试开考、书法进课堂引发的思考——如何重新发现母语之美】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1年10月15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