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他何以能如此“红”遍中国? ———对襄城县农民牛志远自办福利院供养孤儿大学生的思考

2013/9/2 14:25:33 点击数: 【字体:

    昔日默默无闻的襄城县阳光福利院如今名扬天下:在这个由39名孤儿组成的“家庭”里,去年有4人考上了大学,今年又有17人考过了大专分数线,其中9人“铁定”被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等6所重点大学录取。这个“家”两年走出21个大学生!

    耗尽家产创办阳光福利院的牛志远,是襄城县十里铺乡单庄村的一名普通农民。他义哺39名孤儿、培养孤儿大学生的故事已被全国数百家媒体报道,引发网民热议“牛志远现象”……
                      
    牛志远成了“名人”
   
    7月13日,本报在1版头题及5版整版以《襄城一农民供养21名大学生》为题,对牛志远义哺39名孤儿的故事进行了深度报道,引起了众多媒体关注。
   
    7月16日,牛志远应央视新闻频道之邀去北京接受了采访。本报作为河南唯一受邀媒体派出记者进入央视《新闻会客厅》演播现场,全程直击老牛做客《新闻会客厅》的访谈过程。
   
    与此同时,新华社、《人民日报》、《河南日报》、人民网、新浪网、搜狐网、河南卫视、湖南卫视、浙江卫视、凤凰卫视、上海卫视等媒体纷纷把目光聚焦于牛志远和阳光福利院。用百度搜索一下“牛志远”,即找到相关网页6780个……
                  
    老牛为何能赢得尊重?
   
    在许多人都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如何多赚钱,如何使自己过得更富裕的今天,老牛能为帮别人而不遗余力,甚至达到了一种忘我的境地,这不能不令人震动,网友们甚至称之为“牛志远现象”:
   
     “他把自己的爱全给了这些孩子,却让自己的家庭陷入了困境,向这位老人致敬的同时心里有些酸酸的。”
   
    “这是一个足以感动中国的农民。他是在以一己之力默默扛起需要整个社会承担的责任。”
   
    “他吃的是草,挤的是奶,像老黄牛一样无私地奉献着。他让我们看到的是博爱、责任、坚毅、刚强———这是我们河南人的品质,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发扬光大!”
                
    “救孤非议”折射社会信任危机
   
    牛志远的钱是靠办企业,靠铸造一尊又一尊铜像积累起来的,来之不易。当他创办阳光福利院救助39名孤儿时,却有人称他是傻子、疯子,有的说他是图名图利。
   
    许昌学院社会心理学讲师崔广立认为,这是社会信任危机的一种表现。一些人把社会上坑蒙拐骗等个别现象当成普遍现象,对所有人和事都采取怀疑、批判的态度,认为所有人都很自私。对行善者,他们不能理解,断定他另有所图。这种信任危机是对爱心的伤害。社会除了要对这样的爱心人士进行表扬,更应该切实关注这些人士本身。
                  
     阳光福利院的路该怎么走?
   
    供养39个孤儿上学,老牛已经倾其所有。眼下,17个考上大学的孩子的学费问题又接踵而来。当牛志远一人已经无力支撑时,阳光福利院今后的路该怎么走?17个准大学生的学费怎么办?
   
    令人欣喜的是,牛志远和他的阳光福利院感受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温暖和关爱:襄城县委常委、副县长庞新升告诉记者,阳光福利院17个考过大专线的孩子,只要被大学录取,他们不会让一个孩子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去求学机会。襄城县还专门建立了贫困助学基金会,解决家境贫寒学子的上学难题。河南能信热力公司总经理郭建州以个人名义向阳光福利院捐出1万元善款。北京大学甚至派专人来到阳光福利院,免费录取孤儿大学生仲书芬上北大,并送上5000元的助学金……
   
    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关爱,牛志远坚定了办好阳光福利院的信心。“10年内,我争取救助100名孤儿上大学。”他说。王利辉【原标题:他何以能如此“红”遍中国? ———对襄城县农民牛志远自办福利院供养孤儿大学生的思考】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许昌新网 2006-07-24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