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从《礼记》中读透中国文化

2013/8/13 15:10:53 点击数: 【字体:

从《礼记》中读透中国文化

    王娟北京大学中文系比较文学博士,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民俗学硕士。1996年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民俗学系访学。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民俗学专业副教授。

    本报见习记者 于思奇

    “《礼记》作为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之一,讲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价值观,对我的影响挺大,我推荐大家读一下。”这位曾“喝过洋墨水”的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王娟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古人的价值观

    王娟说,正是因为“在接触了西方文化以后,我反而能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如果没有读过《礼记》,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也就不会很完整。”
“通过阅读《礼记》,我们能更好地理解我们是一个怎样的民族,明白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祖先、神灵之间的关系,知道作为中国人需要具有怎样的品德等等。”

    虽然有些人认为《礼记》中《曲礼》的一些诸如长辈在前,如何扫地、出入房间,如何行走等很多行为要求在今天看来早已过时,也不太实际,但是在王娟看来,这并不代表《礼记》一书就失去了其指导意义。

    王娟认为读这本书是要吸收其中的精髓,而不能单纯地从字面上去解释,去效仿。比如说长幼有序、晚辈对长辈的态度等,是我们所要了解的,可以以此为出发点建立我们的敬畏观。这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规范我们的行为。

    《礼记》中除了讲述“人与人”的相处之道,还讲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

    “读了《礼记》,我更好地理解了中国古代所谓的"人定胜天"的这种观点。《礼记·月令》中有一些诸如春天不能用雌性动物祭祀、不能砍伐树木等的记录,这些行为表明了古人对自然的充分认识和尊重。它告诉人们自然界的规律是不可逆转的,也是不可违背的。所以"胜"的法则之一就是顺着自然的规律,顺应自然,把自己变成自然的一部分,以便达到永恒。”

    有意思的是,这种人对自然的理解也反过来影响了人的文化价值观念。“秋后问斩”不是选择在万物生长的春天,其实就蕴藏着古人这样一种认识。

    古人的生死观

    除此以外,读《礼记》也让王娟理解了中国古人的生死观。

    “过去西方人是用宗教观念去理解死亡,认为人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而在没读《礼记》之前,我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我国古人也有类似的思想。因为古人死后的墓穴中都会放有一些称之为"明器"的陪葬品。”王娟告诉记者。

    但当她仔细地从文化研究的角度阅读完《礼记》后,才发现这个“明器”中的“明”与“冥”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一个。

    “我发现中国古代原始的生死观是非常朴素的,并不带有宗教的色彩,是非常理性的。”《礼记》中所说的古人陪葬用的明器是特定的,它既像活人所用的器具,但也一定不是活人所用的器具。

    “这表明古人看待生死的一种态度,即认识到人已死,要与活人区别看待,不能用与活人所用一样的器具陪葬;而又懂得必须要有所表示,而不是冷酷无情。这就是古人的一种思考,是一种非常理性的思考。”王娟解释道。

    “古人在《礼记》中把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生死等的关系以及要在怎样的秩序下去维护这种关系都讲得很透彻。这些是一定要到《礼记》原典中自己去阅读、去感悟的,不能简单依托他人的阐释。每个人会因为自己成长方式、家庭环境、生活经历、学科背景等方面的差异而对《礼记》有着不同的阐释。古代典籍可以用来作研究,也可以用来修养身心。其实每个人对文化的理解并不一样,所以我希望大家能回到《礼记》当中,自己去体会。通过阅读,去寻找中国文化中很多现象的源头。”

    读《礼记》,不但能从考据、考证以及字词句等角度入手,也能如王娟这般,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将《礼记》与当代文化和生活相联结,用它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原标题:从《礼记》中读透中国文化】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科学报 2013-03-08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从《礼记》看古人事父母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