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永远的朱秀海

2013/7/24 16:36:06 点击数: 【字体:

    最早知道朱秀海的名字,是在十多年前的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我刚从地方大学毕业,来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做编辑。为了尽快地让自己熟悉工作,自然要对军事文学进行一番"恶补",《解放军文艺》、《昆仑》以及新时期以来出版的军事题材的长篇小说一摞摞地放到了我的书桌上,我也因此而沉入到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发展的历史之中。读着读着,朱秀海的名字赫然映入了我的眼帘,从发表在《昆仑》上的中篇小说《深夜十一点钟的火车》,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痴情》,再到当时正在引起文坛热烈讨论的长篇小说《穿越死亡》,朱秀海的作品深深地吸引了我这个刚从学校出来,因看多了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而对当代人的作品颇为挑剔的青年学生的视野。尽管还没见过朱秀海本人,但我的脑海中已经矗立起了一个具有傲岸的艺术个性,并对战争与人性有着自己独到思考的作家的形象,我开始想象,作家具有什么样的经历呢,莫非,他参加过战争,否则,他对战争与人性的体验,何以会如此的鲜活呢?

    几年之后,在一次与文学有关的会议上见到朱秀海,我首先就向朱秀海提出了这个问题,他笑笑,开始向我讲述了他在20岁多岁时亲身经历的那场战争。和他的同龄人一样,朱秀海是在和平环境下长大的,可是,突然之间,他便被置于战争的硝烟炮火之中,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与生命的留恋。他所讲述的一个故事直到今日仍让我记忆犹新,由此也可见出那场战争对他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那是战争打响的前夕,他所在的部队挖好了足以容纳三分之一参战士兵的墓坑,也就是说,战争一打响,或许有三分之一鲜活的生命就要永远地睡在他们自己挖好的墓坑中了,对于一个从未参加过战争的年轻人来说,那是怎样的悲壮啊!朱秀海说,他当时的师长是一个高个子的男子,他望着那些墓坑,抽着一根烟躺到了里面,他说,先要为那些牺牲的将士们试一试躺在里面是不是舒服。约莫抽了一支烟的功夫,师长从那墓坑中站了起来,拍了拍身上的土,用浓重的家乡口音说,唔,翻不开身嘛!每每想到这个属于朱秀海的故事,我都会想到英雄主义与乐观主义那些抽象的词汇,在这个故事面前,那些抽象的词汇变成了鲜活的故事。当然,这个故事让我更多想到的还是朱秀海作品中那些被摄入到他的作品中的人和事,《痴情》中那个满怀期待等来的却是羞辱的等待儿子的母亲独特的心理世界,《穿越死亡》中面对生与死的考验所表现出的既符合军人的性格特点与英雄主义情怀,同时也不乏普通人的七情六欲的人物,无一不体现出了朱秀海独特的对于战争与人性的感悟,因为独特而鲜活,也因为独特而使他的作品具有了只属于他个人的独有的艺术特质。由此,我也想到了差不多和他同时走上创作道路上的其他作家们。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文学迎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作家们终于摆脱了"文革"十年对他们的各种束缚与羁绊,而使文学回归到了文学本身。人道主义的旗帜再次得到张扬,作家们从个体的经验出发,表现人的情感,人的命运,出现了一批在当时看来足以令人振聋发聩的作品。朱秀海当时作为一个20来岁的年轻人,没有赶上那次文学的潮头,但当时的文学潮流毫无疑问对他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至几年之后,他以独特的艺术视角审视军旅人生,并以独特的艺术个性闯入军旅文坛。当然,朱秀海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还得力于他的军旅人生。在同龄的年轻人们致力于幸福而快乐地享受人生、张扬个性、实现自我的时候,他却一脚踏入纪律严明的军营,还未来得及勾画对未来人生的梦想的时候便捧着一颗年轻而鲜活的生命而走向了战场,不过,这段时间的战争体验除了给他以独特的战争体验外也开阔了他的视野,使他意识到了一个军人的责任,这种责任感也融化到了他日后的创作中,使他更多地从民族的大我中去思考问题,即使非常自我的个人体验,他也能够从民族的大我的角度加以审视与观照,这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大气凝重之感,《穿越死亡》、《波涛汹涌》《音乐会》等作品,无一不是通过鲜活的个体而表现民族的历史进程或民族的不屈精神的凝重大气之作,即便是近年一经触电便红遍了大江南北的《乔家大院》,也具备一般的影视作品所不具备的深刻与深邃。沧海桑田,大浪淘沙,新时期文学也走过了三十年的发展历程,当时活跃的作家或昙花一现,或沉入商海,坚持下来的已经算得上凤毛麟角了,而朱秀海则从《深夜十一点钟的火车》后,几乎每一个时期都有重量级的作品问世,从《痴情》到《穿越死亡》,从《波涛汹涌》到《音乐会》及至近年来让他跻身于国内一流编剧之列的《乔家大院》,显示了朱秀海扎实稳健的创作道路,而这一切成就的取得,一方面来自于他作为一个军人作家的强烈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同时也来自于他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上的丰富鲜活的生命体验。在朱秀海的所有作品中,最让我情有独钟的还是出版于2001年的《音乐会》,这不单单是因为在当时许多出版社都看好这部书稿的时候,朱秀海将耗金尽五年心血的沉甸甸的书稿连同一份信任交给了当时还是第一次编辑长篇小说,从事编辑工作的资历也还算比较浅的我,更因为这部七十多万字的大作所产生的震撼人心的美学力量对我的深深打动。如今,七八年的时间过去了,我也从一个年轻编辑过渡到了"老"编辑的行列,编辑过的长篇小说作品,一时也很难统计出一个确切的数目了,但最让我难以忘怀,也最让我感到骄傲的还是我编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音乐会》,我甚至觉得,在中国当代军事文学史上,能把战争的残酷与战争中的人性写得那么透彻,那么淋漓尽致的当属《音乐会》,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会》在中国军事文学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它甚至可以和国外的一写战争或军事题材的作品相媲美。当然,《音乐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来源于朱秀海早年的战争经历,还有他写作长篇报告文学《黑的地红的雪》中对东北抗联历史的介入。抗联坚持抗战十四年,有许多可歌可泣的历史,而朱秀海在《音乐会》中却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作为切入点,这样,战争的残酷不但与女性柔弱的生命形成对比,还以小女孩对她一生所经历的唯一的一次真正的"音乐会"的缅怀与向往表现人类在置身于死去比活着更容易的极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战争的步步深入,小女孩美好的人生梦幻一个个破灭,而她却在战争中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虚拟的"音乐会",在那场"音乐会"中,人性的崇高与卑下,人性的伟大与庄严等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英子在她人生的花季经历了残酷的战争,而她的人性也在战争中的生与死,爱与恨中得到了升华,并完成了一个小女孩到母亲的转化。一部《音乐会》可说的东西的确太多了,它甚至具备了世界战争经典作品中的许多因素。在朱秀海的创作道路上,《音乐会》无疑是一座高峰,但高峰同时也是让人望而却步的,我想,这也是自《音乐会》出版至今,找朱秀海甚至找到我这位责编联系影视该编权的电视台、电影厂甚至私人公司不计其数,但最终却没了下文的原因吧,即便是图书的印数,也远无法和我在《音乐会》之后所编辑的作品相比,但我仍然为作为我的编辑之初的这部作品而骄傲!市场或者是影视改编并不能说明一切,一部思想含量丰厚的作品,总得给人接受的时间吧;再者,这毕竟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又有几个人愿意静下心来,静静地读读书,思考一些远离日常琐碎的形而上的问题呢?不过珍珠终究还是珍珠,无论埋在尘埃中有多久,总有尘埃落尽,发出光彩的那一天的。我相信会有那么一天。

    我还相信,朱秀海创作的步伐将更为矫健,在他的创作道路上,还会出现新的高峰,比如《音乐会》,还比如《乔家大院》!……一个作家,总是要在不断地超越前人,并超越自我中开辟出新路的,毫无疑问,朱秀海有这种能力,也有这种气魄。【原标题:永远的朱秀海】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新华网 2008年05月23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