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王实味: 注定的悲剧典型(5)

2013/7/23 9:25:57 点击数: 【字体:

彼此感情的策略与方法。因此,萧军在座谈会上态度蛮横、言语粗鄙,毛泽东也不动声色,然而当胡乔木反驳萧军之后,毛泽东非常高兴,会后请胡乔木"到他那里吃饭,说是祝贺开展了斗争"[54]。到了萧军上呈《备忘录》之后,毛泽东便对容易"绝对地看问题"而走极端并产生政治负面影响的萧军采用冷处理、敬而远之的方式以待时日了。

    综上所述,历史选择了王实味成为悲剧人物,王实味所具备的诸种悲剧因素使他注定成为悲剧的典型。江震龙(作者工作单位: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原标题:王实味: 注定的悲剧典型】

    注释:

    [1][2][3] 茹志娟: 《野百合花》,《解放日报》1942年3月23日。

    [4] 王实味:《政治家·艺术家》,《谷雨》第1卷第4期,1942年4月15日。在学术界中,关于《政治家·艺术家》的写作时间有两种说法: (一) 1942年2月17日,(二) 1942年3月17日;发表时间竟有四种说法: (一) 1942年2月17日(或2月份),(二) 1942年3月15日,(三) 1942年3月17日,(四) 1942年4月15日。据江震龙和朱鸿召考证: 写作时间应为1942年2月17日,发表时间应为1942年4月15日,并且《谷雨》第1卷第4期上标的1月15日是印错了。

    [5] 王实味:《零感两则》,延安中央研究院墙报《矢与的》创刊号,1942年3月23日。

    [6] 《解放日报》1942年7月28日。

    [7] [15] 毛泽东:《反对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937.8~1942.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4页、第374页。

    [8] 这段话在收入《毛泽东选集》时已被删去,题目也被改为《整顿党的作风》,原文见边区总学委编: 《整顿三风二十二个文件》,延安: 1942年。

    [9] 转引自杨奎松著: 《毛泽东与莫斯科的恩恩怨怨》,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50页。

    [10] 李言: 《对中央研究院整风运动的几点体会》,《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08页。

    [11][49] 转引自何其芳: 《毛泽东之歌》,《何其芳文集》第三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第56页、第83~84页。

    [12] 转引自何其芳: 《朱总司令的话》,《何其芳文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303页。

    [13] 中央档案馆编: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1936~1938),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5年版,第303页。

    [14] 欧阳山尊: 《回忆和贺龙同志的接触以及调到战斗剧社的经过》,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编辑部编: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史料选编抗日战争时期第一册》,解放军出版社1988年版,第315~316页。

    [16] 参见《毛泽东主席讲演略词》,《红色中华·红中副刊》第1期,1936年11月30日。

    [17] 毛泽东: 《一二·九运动的伟大意义》,《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937.8~1942.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57页。

    [18] 毛泽东: 《战争和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546~547页。

    [19] 转引自陈晋: 《文人毛泽东》,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217页。

    [20] 转引自荒煤: 《一盏小小的煤油灯……》,《当代》1992年第3期。

    [21] 朱鸿召: 《延安文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24页。

    [22][29][51][54] 胡乔木: 《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449页、第54页、第54页、第54页。

    [23] 高华: 《红太阳是怎样升起来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见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当代中国文化研究中心专刊(六),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326页。

    [2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 《毛泽东年谱(1893~1949)》中卷,中共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374页。

    [25] 沈漪: 《怀念张如心同志》,见《延安中央研究院回忆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193页。

    [26][34] 毛泽东: 《关于整顿三风》,《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937.8~1942.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4~415页、第420页。

    [27][28] 毛泽东: 《文艺工作者要同工农兵相结合》(1942年5月28日在中央学习组会上报告的第三部分),《毛泽东文集》第二卷(1937.8~1942.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27页、第426~427页。

    [30] 黄昌勇: 《王实味传》,河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45页。

    [31] 黎辛: 《〈野百合花〉·延安整风·〈再批判〉: --捎带说点〈王实味冤案平反纪实〉读后感》,《新文学史料》1995年第4期。

    [32] 转引自邹午蓉: 《丁玲创作论》,江苏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12页。

    [33][36] 丁玲: 《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前前后后》,《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2期。

    [35] 参见周良沛著: 《丁玲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第438~439页。

    [37][38] 艾青: 《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娄东仁、夏晓非编: 《艾青散文》(上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4年版,第421页、第423页。

    [39] 《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95页。

    [40] 《解放日报》1942年6月16日。

    [41] 《解放日报》1942年6月24日。

    [42] 《解放日报》1942年4月6日。

    [43] 《解放日报》1942年4月7日。

    [44] 《解放日报》1942年4月17日。

    [45] 范文澜: 《在中央研究院六月十一日座谈会上的发言》,《解放日报》1942年6月29日。

    [46] "半个多月来,每次座谈会都希望他出席,他不肯"与同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就是在4号那天的座谈会上,王实味发言,和我们打攻势防御战"之间是前后自相矛盾的。

    [47] 温济泽:《斗争日记--中央研究院座谈会的日记》,《解放日报》1942年6月28日。

    [48] 《延安文艺界举行座谈会,痛斥托派王实味反动思想,建议文抗开除其会籍》,《解放日报》1942年6月19日。

    [50] 温济泽:《第一个平反的"右派":温济泽自述》,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38页。

    [52] 毛泽东: 《致萧军》1941年8月2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南京大学文学院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