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豫剧武生名家金德义访谈

2013/7/19 17:20:48 点击数: 【字体:

    金德义,男,汉族,1956年出生于河南省民权县王桥乡,1970年8月参加工作,现为民权县戏剧家协会主席。
  
    金德义1973年开始登台演出,师从豫东著名生角老艺人张德新(艺名大毛)学艺,后又探索学习黄(黄儒秀)派艺术,先后把豫剧《黄鹤楼》、《提寇》、《南阳关》等成功地搬上了舞台。1980年,金德义作为豫东流派代表参加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演,崭露头角,受到了观众和戏剧界的好评。在学习创新中,金德义把张、黄两派艺术糅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酣畅淋漓、激越高亢”的唱腔艺术风格,是豫东小生流派的主要继承人。
  
    多年来,金德义先后主演了《南阳关》、《王宝钏》、《杨宗英下山》、《黄鹤楼》、《反西唐》、《十五贯》、《合凤裙》、《状元魂》、《逼上梁山》等30多部古装传统戏。他不但擅演小生、须生,还能演帅生。金德义先后辗转演出于河南、山东、安徽、山西、河北、江苏等地,深受广大观众的好评。
  
    1981年,金德义在原商丘地区青年演员汇演中,被评为优秀演员;1982年在河南省青年演员汇演中荣获一等奖;1988年在全国首届中青年豫剧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荣获荧屏奖;1990年获豫剧新星杯百花奖;1999年获商丘市首届戏剧大赛特别奖;2001年12月,在河南省驻村工作文艺汇演中获优秀奖。1998年6月,金德义参加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栏目演出。
  
    1988年,他主演的《状元魂》由河南人民广播电台录制播放,1989年主演的《断肠王妃》由河南电视台录制播放。他主演的《南阳关》全剧和《韩信拜帅》、《潘杨讼》、《反杨河》选场由中国唱片公司录制成磁带、唱片,在全国发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河南人民广播电台、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开封人民广播电台等相继播放了他主演的《南阳关》。《河南日报》、《河南戏剧》、《河南广播电视报》、《郑州晚报》、《开封日报》、《邯郸日报》等报纸先后对金德义的演唱艺术进行了报道。金德义现为中国戏剧家协会、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商丘市戏剧家协会理事,民权县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二级演员。
  
    自幼喜爱演戏   少年脱颖而出
  
    特约记者(以下简称记):据说您当时小学还没有毕业,就被民权县豫剧团选拔进毛泽东思想宣传站学习班,看来您小时候就喜爱戏曲,您是如何喜爱上戏剧表演的?
  
    金德义(以下简称金):我1956年出生于民权县王桥乡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家庭。老家这一带文化艺术源远流长,远在清咸丰年间王桥就成立过戏剧班。1953年,王桥成立了民权县第一个文化站。我的家乡群众文化生活一直非常活跃,我受家乡群众文化艺术熏陶,自幼耳濡目染,与戏剧表演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常常跑书场,串戏场,模仿演员演唱,10来岁时在家乡就小有名气。因此,在我上学所在的完小组织的文艺宣传队里,我是骨干分子。1970年,我才14岁,就被选拔到民权县毛泽东思想宣传站第一期学习班。学习两年戏曲理论后,我就到民权县豫剧团当了演员,第一次走上舞台,实现了儿时“唱大戏”的梦想,我心里高兴得如三伏天喝了冰水,甜丝丝的。
  
    记:第一次走上舞台,您演唱的都是哪些戏,当时有什么感受?
  
    金:我们剧团在那些时候常演出的多是在全国都很普通的剧目。如《智取威虎山》、《红云岗》、《李双双》、《朝阳沟》、《人欢马叫》等。我第一次走上舞台串演的是些小戏,如独幕剧《牛角号》、《追报表》等,扮演的都是学生或少先队员角色。因为刚从学校出来,生活比较熟悉,演起来就比较得心应手。每每想起舞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时,我兴奋得睡觉时还能笑出声来。
  
    勤练习苦作舟   艺不精不罢休
  
    记:金老师,您能取得现在的艺术成就,在练功时一定吃了不少苦头。请谈谈您是如何练功的?
  
    金:俗话说得好,不经一番风霜苦,哪有梅花扑鼻香。的确,苦难是一剂良药,是人生的良师益友。戏剧是一种舞台艺术,你走上舞台,十八般武艺、唱念做打都得一一精通。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戏是一件十分吃苦的事情,既要有顽强的毅力,吃得千般苦;又要有恒心,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在练功时牢记两条原则:持之以恒,不断强化。练踢腿,翻小翻,架起胳膊跑圆场,一练就是好几个小时。那时候常常是一天到晚,练功练得两腿肿胀不消,手指一捺一个窝儿。所以在大小便时,我两腿抬不起来,跨不过尺把高的栅栏,必须垫上砖,用力把腿搬向一侧,才能勉强跨过去。练小翻更吃苦,我不知道摔倒过多少次,全身上下青一块、紫一块,疼得睡不着觉。腰带一天到晚紧勒在腰上,腰际磨出块块血渍。舞台动作功夫练好了,还要练唱功。当演员当然要有好嗓子,所以还必须要练好唱腔。不会用腔,你唱出戏来,不是有调无韵,就是跑调滑板。一开始,我嗓子喊哑了,也不见什么效果。怎么办?能者为师,我虚心地向老师学习,加大练功量。不论是寒冷的严冬,还是酷热的盛夏,我都持之以恒地遵照老师的指点,从一个音符到一个拖腔,从一句起板到整个唱段唱词,一丝不苟地演练,少则十几遍,多则几十遍、上百遍。喉咙发炎了,声带出血了,嗓子火烧火燎地痛,服几片消炎药继续练……直到自己满意、老师同意为止。工夫不负有心人。1973年,我初次登台演出了现代独幕剧《追报表》、《牛角号》,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后来在现代戏《智取威虎山》、《沙家浜》中,我比较成功地塑造了杨子荣、郭建光等革命英雄形象。
  
    记:据说您演古装戏时,曾拜豫东名角大毛(张德新)、黄娃(黄儒秀)等人为师学艺,师承中又有创新,成功塑造了《南阳关》中伍云召的形象,把张派的名剧演得一鸣惊人,受到豫剧名生赵义庭、须生名演员唐喜成老师等专家的好评。
  
    金:那是1977年,停演了10多年的古装传统戏重新登上舞台。因为传统戏有自己独特的表演艺术和表现手法,比现代戏复杂得多。我又面临新的困难和挑战,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我那时一换上戏装,穿上朝靴,别说演戏,就连走路都不规范。凭借着原有的良好的基础,以及不到黄河不死心的毅力和韧劲,我开始了严格的古装戏基本功练习。在很短时间里,我基本掌握了古装传统戏中生角行当的唱腔、念白和做功,演出了几个剧目后,基本获得了观众认可。
  
    剧团领导看我好学上进,便重点培养我,推荐我向豫东名角———兰考县著名老艺人张德新(艺名大毛)拜师学艺。1979年麦熟季节,我先后两次到兰考拜师学艺。张老师也被我刻苦上进、孜孜以求的精神所感动,他一招一式地教,我也一腔一调地学。后来张老师主动来到民权剧团传艺,教唱了《黄鹤楼》,并示范演出了《提寇》等拿手戏。我便形影相随地学习张老师表演的技巧,对于难度较大的动作和唱腔,我都要练习上百遍,累得消瘦了许多。张老师多次劝我,别太拼命了,要注意身体。经过一番苦练,我终于把张派名剧《南阳关》成功搬上舞台。1980年,我24岁,作为豫剧豫东调一个流派的代表,我参加了在郑州举行的河南省老艺人豫剧流派汇演,受到省会观众和戏剧老前辈们的一致好评。戏剧表演如果只是模仿别人,踩着别人的脚印走,永远都形不成自己的风格,就会像东施效颦,适得其反。因此要因人而异,既要学习他人之长,还要根据自己唱腔特点,不断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戏文网 2012-7-31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牛淑贤:银幕上的第一朵梅花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