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一代布衣,河大宗儒 ——记文学院老教授许来渠

2013/7/15 11:37:47 点击数: 【字体:

 
    他有诗人的气质,评论家的才情,红烛般的心田,大地般的胸怀,这位为河北大学付出了半个多世纪的老人,是留给我们最温暖的记忆的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写作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北大学文学院的退休老教授许来渠。

    许教授于1935年腊月十九出生在河南焦作的一个农村。母亲产后就离开人世,都是依靠继母将他哺育成人。上过私塾的爷爷从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名句中为就爱孙取下了“许来渠”这个名字。许教授自幼饱读诗书,并学习了珠算、地亩飞归等基本知识。1947年春进入郑州三中学习,后因多种原因被迫休学。1950年与比他年长五岁、善良能干的姬广莲结为夫妻。复学后并于1952年考入郑州第一高中。高中毕业后就参加工作,并于1956年通过自学考入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大学的前身)。毕业后由于学业优异留校任教,退休后被学校返聘继续从事教学工作,2007年告别学校讲台,潜心整理多年的学术专著。

    波折求学之路

    1947年焦作大旱,由于姐姐都已出嫁,再加上父亲病重,为了维持生计,许教授主动提出休学,担当起家庭重任。回乡后当即被推选为李村镇的财粮主任,负责起1000多人的财粮工作,并赢得了“小财粮”的名声。由于工作优秀,徐教授声名远扬就连市里的领导都有所耳闻。

    危机过后的1950年许教授复学,两年后考入郑州第一高中。由于他成绩优异,毕业时被推选为校里只有七个名额的留苏预备生之一。但在考试前一天突然病倒,校长非常看中他的才华,安排了专门的医护人员照料他参加考试,但病痛还是严重影响了他的发挥,遗憾地失去了此次留苏深造的机会。

    高中毕业后,省教育厅发表通告把他分配到天津市和平区干部业余中学当老师,但是许教授并不满足于此,他还有更远大的志向:报考大学。在任教之余,为了圆大学梦他不得不起早贪黑学习功课。功夫不负有心人,一年后许教授便拿到了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大学的前身)的录取通知书。

    进入大学校园后,许教授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全天候开放的便利条件,通宵达旦地刻苦阅读,写感想,做笔记。许教授告诉我们,他经常读书到凌晨四点,小寐一会儿后,六点继续开始一天的图书馆生活。具有担当意识的他还利用每周二、周四的晚上到一家中学上课,赚得了大部分的学费和生活费,用自己的汗水减轻了家庭负担。

    漫漫教书生涯

    许教授大学毕业后一直留在母校从事教学工作,他是现在为数不多的能贯通整个文学类课程的教授,文学创作、文学评论、民间文学、外国文学、大学写作等课程无不精通。40余年来,许教授治学风格严谨。他总是根据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学生的反馈信息,不断地编写讲义,扩充新的内容。另外他还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讲的理论不空洞,总是和创作相联系,得益于大量的阅读积累,许教授能自然地贯通各大名家,比喻用典行云流水,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他的付出得到了师生的一致好评,他曾经三次被评为“河北大学优秀教师”、“教书育人模范”,这些荣誉都是对他教学工作的肯定。正如他的一位学生的评价“先生正如他的名字‘来渠’,他就像一泓潺潺流淌、不知疲惫的清甜的渠水,孜孜不倦地浇灌着充满生机、渴望成长的满园桃李。”

    据统计,许教授教过的几千名学生中,仅省厅级以上高干和正高级以上职称的专家、教授就有近百位。“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许教授用自己的精神之花换开了教学生涯的满园春色。

    笔下成绩斐然

    早在求学期间许教授就特别专注于文学创作和文学作品的批评研究。1957年,青年评论家李希凡到我校讲学。由于受到李教授“每年读两千万字”的影响,许教授给自己定下了“每年读三千万字”的目标,这不仅仅是一句空口号,他更是实实在在得做到了,而且坚持了很多年。交谈中许教授教育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要多读多写”。他当年就是这样做的,读了很多书的同时也写了不少笔记。他的恩师赵立卓看过他的写的作品,认为他很有天赋,鼓励他多写书评、影评。随后他以毛刚为笔名写的关于《枯木逢春》和《雏凤凌空》等电影的评论就发表在《天津日报》副刊上。他常常有与别人不一样的观点,比如对于人们无不推崇的诗仙
李白,他却以另一个视角读出了李白诗歌的局限性,并写了相关论文,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教书之余的全部课余时间,许教授都花在了文学专著上现已出版各类作品近20部,并多次获奖。

    退休之后,慕名而来找许教授为自己的作品作序、作评论的青年作家接踵而来。直至今日,徐教授已经做过50余篇序。在采访之余许教授还给我们展示了他为学生的作品作的评论,整整七大张稿纸,字体清秀认真,这让我们充分感觉到了他对晚辈的关心。许教授还向我们讲述了为花山文艺出版社的四卷本《莫泊桑中短篇小说全集》做序的过程,仅仅用10天就成功地为这部巨著作成了序,实在是非常人之力而为之。

    孝贤至德扬名

    孝道润人,贤德铭心;处事千宗贤是本,待人百善孝为先。许教授一直用他的行动诠释着孝与贤的真谛,在父亲去世后许教授更是倾全身之孝照顾继母。老人孤单,他把老母接到了保定来照顾;老人患病,他四处奔走为老母求医问药;老人记性不好,每次吃药前他都亲自叮嘱;老人病重住院,他联系到保定市最好的医院并且亲自床前照顾……。正是这样的孝行,感动着身边的人,2007年他被授予“全国十佳孝贤”称号,荣获“孝贤至德”的金匾,并且是以高级职称获得此称号的第一人。

    “孝贤至德”这块金匾不仅仅体现在许教授的“孝”上,在与他近三个小时的交谈中我们更是为他的“贤”而折服。据了解,在许教授的一生中直至现在都受到过一些在我们看来难以忍受的不公平待遇,但是他却是一笑而过。在许教授《我的记忆》一文中,仅仅以“不去细说它吧”对此作为了结。在他看来,所谓名利都只是暂时的,而专注于学术著作研究,留下更多的文学作品,这才是能被后人永远记住的东西。他经常告诉自己“要多想如意的事,忘记不如意的事”。也许正是这份难得的豁达的心态,才使得许老在年近八十的高龄时依然看上去那么矍铄健壮,眼不花,耳不聋,脸上自然舒展的笑容显得那么慈祥。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追名逐利之风渐行的社会里,这样一份淡泊之心犹显珍贵。

    言有物,行有格,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盏台灯,几本书,一支钢笔,几张纸,这就是我们所看到的许教授书桌上的摆设,他就是这样一介布衣的姿态,却展示了河北大学一代宗儒的风范。

    编者按:对于许来渠教授的成就编者更敬佩许老的为人。一个老人更能了解老人的孤单,在老母亲患病期间许教授不离不弃。《陈情表》一文臣侍汤药,未曾废离。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是以区区不能废远。其言之深,情之切,让人无不感慨。许老正是如此——尽孝尽忠。

    许来渠教授宽广的胸襟让他更加专注于对学术的研究,世俗之风吹不到许老纯净的心灵净土。他用毕生的汗水给后人留下了一比巨大的文化财富,每一次潜心的研究成果都诉诸笔端化为我们可以触及到的文化盛宴。在下面就是许教授的研究成果:《新时期河北诗歌创作论》河北人名出版社1990年9月版(获首届华北区文艺理论二等奖);《情与美》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0年9月版(获第二届河北文艺理论“金鹿”奖);《小说创作论》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1年9月版(获第五届河北文艺振兴奖并立三等功一次);《载心集》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4年5月版(获第二届华北区文艺理论二等奖);《芙蓉梦》(诗歌集)天马图书有限公司1993年6月版;《回味人生》河北大学出版社1992年9月版;《当代争鸣爱情短诗抄?评点》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7月版;《趣味儿歌300首》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荣获华北区民间文学评奖二等奖);《大学写作文选》(任副主编)山西高校联合出版社(荣获河北省写作协会二等奖);《自由与爱情》中国外文出版社1995年出版;《中国歌谣集成?河北卷》(任副主编)中国ISBN中心2004年4月出版;《许来渠文集》(目前出版至第九卷,包括《芳馨卷》、《情美卷》、《载心卷》、《回味人生卷》、《自由爱情卷》、《披文入情卷》、《文学讲座卷》、《趣味儿歌卷》。作者:孟子杰 李笑【原标题:一代布衣,河大宗儒 ——记文学院老教授许来渠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我们》 2013-06-10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