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崔派奇葩——崔玉萍

2013/7/15 11:20:43 点击数: 【字体:

崔派奇葩——崔玉萍
崔玉萍和恩师张宝英在一起

    我和优秀青年演员崔玉萍相识,始于去年9月在上街铝厂俱乐部观看豫剧现代戏《铡刀下的红梅》。此时,以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王红丽为团长的河南小皇后豫剧团,正在加工排练向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冲刺的《铡刀下的红梅》,崔玉萍扮演剧中的主要角色之一——刘胡兰的祖母,她那声情并茂的唱腔,形神兼备的表演,使我深深为之感动,也使观看此剧的“精品工程”初评的专家们为之动容。

  过去,我不熟悉崔玉萍,看了戏,很想知道这位优秀演员的来历,因此,特意对她进行了采访,接着又看了她几场精彩的演出,使我对崔玉萍的印象逐渐明晰,当时,我最直接的感觉是,河南剧坛又出了一个好演员。

    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

  崔玉萍是河南省温县人生于1966年。她和许多热爱戏曲的女孩一样,从小就想唱戏,八九岁时,上小学的崔玉萍只要听见广播喇叭里播出戏曲唱段,听着听着就会忘记回家,忘记吃饭。粉碎“四人帮”以后,温县经常放映豫剧电影片,《朝阳沟》,她不止一次跟随大人步行十几里跑到县城去看这部优秀影片,遇到外地剧团来温县演出,这种看戏的机会更是不会放过。哥哥看她这么爱唱,10岁那年背着妈妈带她去温县豫剧团报考。妈妈认为学戏太苦,坚决反对,但崔玉萍痴心不改,坚决要求学戏,妈妈拗不过女儿,只好成全她的心愿。崔玉萍12岁那年,温县戏校几经筛选,使她名登“金榜”,圆了她想当演员的梦。

  温县戏校是县办,但很正规。俗语说,名师出高徒,办好戏校,优秀的师资是关键。戏校不惜重金,从剧团请来教学经验丰富的老艺人,从唐山请来京剧界的技艺精湛的武功教练,还请来了曾经在香玉剧社工作过的见多识广的艺术家担任教师。老师们教戏,要求十分严格,学生们从武功的一招一式到唱腔的一板一眼,都必须做到一丝不苟、准确到位,而且坚持学习与演出结合,注重舞台艺术实践,正因为如此,崔玉萍这一届的同学才出现了她和崔玉荣、原淑静等这一批出色的演员。

  刚进戏校之初,崔玉萍的嗓子并不好,一次早上吊弦时教唱腔的老师对她说,如果按嗓子的条件,戏校是不会录取你的,多亏你长了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像个演员的料,才破格收你入学。你一定要刻苦学习,不要辜负师长们的期望。好嗓子不全是天生的,只要坚持苦练,有可能改变自身的不利条件。

  老师一番语重心长的教诲,使崔玉萍恍然大悟。她知道,“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手、眼、身、法、步”,眼睛、眼神对一个演员来说,固然十分重要,但“唱、做、念、打”,唱剧首位,嗓子不好,怎么唱戏呢?

  找到了自身学艺中存在的问题,性格倔强的崔玉萍就下定决心去突破它。从此,她开始了苦练嗓音的“长征”。白天,崔玉萍跑到人迹稀少的地方练发声,晚上,她去到广场哼腔弯,大嗓不好她练小嗓,真声不好她练假声,每天都把《花木兰》、《朝阳沟》的全部唱段从头到尾唱几遍,长此以往,坚持不懈,她终于练出了一付高低适度、运用自如、真假声结合的好嗓子。此时,老师给她分了行当,让她主攻青衣、老旦。并说,你的声腔比较适合学崔(兰田)派,给了她一盘崔派优秀传人张宝英演唱《桃花庵》的磁带,崔玉萍如获至宝,每天不厌其烦地反复跟着磁带练习,刻苦努力的她倒背如流地学会了这部优秀的传统戏,从这时开始,她与崔派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观众执意要看《桃花庵》

  1987年,21岁的崔玉萍正式调入温县豫剧团任演员,她上演的第一个剧目、扮演的第一个角色就是《桃花庵》中一号人物窦氏。

  《桃花庵》是一出流传已久的传统剧目,也是崔兰田先生最具代表性的“看家戏”,崔兰田的高徙、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张宝英对此剧作了出色地继承和发展。此剧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再加上情节曲折、人物典型、语言生动鲜活、乡土气息浓郁,因而流传很广。

  上世纪六十年代,崔兰田和她的合作者对《桃花庵》一剧进行了再创造,他们剔除了原剧中的糟粕,尊重观众的欣赏习惯,着力塑造窦氏、陈妙善这两个善良的妇女的性格牲,描写张才给她们带来的悲剧命运。剧中突出表现窦、陈二人由怨恨到谅解,以至相互同情,反映了这两个被欺骗的妇女惺惺相惜和认识上的改变,从而使主题鲜明,内容健康,体现了积极的反封建意蕴。同时,他们还把原来陈妙善的轻浮多情、以身相许,改为是张才对她的甜言蜜语和苦苦追求,才使他们苟合。对窦氏某些歹毒刁钻的思想行为作了删除,使这两个典型人物更加合理。

  崔玉萍刚演出《桃花庵》时,年方21岁,对上窦氏的思想内涵,并无深刻的理解,她完全是按照张宝英的表演唱腔“照猫画虎”地托了下来。因为表演真切、唱腔优美、扮相俊丽、做戏大方,深受各地观众的欢迎。

  有一次,崔玉萍所在的温县豫剧团到临近的沁阳县演出,一天下午定的戏码是她主演的《桃花庵》,崔玉萍由于感冒引起嗓音沙哑,临时改为演出《打碗记》。这出戏当然也是好戏,但观众不认可,当《打碗记》演到第三场时,下面观众齐声喧嚷:“看《桃花庵》,看《桃花庵》!”团长上台解释,说扮演窦氏的演员嗓子哑了,请大家原谅,《打碗记》又继续开演,刚演了半场,观众又大声喊叫要看《桃花庵》。崔玉萍上台向观众说明嗓子失音的情况,许多戏迷说,没有高音就低音唱,演《桃花庵》!崔玉萍感到观众这么喜欢崔派戏,而且对她如此爱护,二话没说,回到后台,一下往嘴里送进5片给嗓子消炎的“地塞米松”,急忙化妆,默默温戏,不到30分钟,随着一阵舒缓、悠扬的音乐“过门”崔玉萍扮演的窦氏款款从幕后走出,一曲“九尽春回杏花开,鸿雁儿飞去紫燕来”的【慢二八】没有唱完,台下便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真诚感动了张宝英

  广大观众对崔派艺术的热爱,更加坚定了崔玉萍学演崔派剧目的决心和信心。接着,团里决定排演崔派名剧《卖苗郎》,崔玉萍扮演一号人物柳迎春,她仍是跟着录音机学张宝英的唱腔。后来买到了《卖苗郎》的光盘,能看到张宝英扮演柳迎春的舞台形象,张老师那沁人肺腑的唱腔,细致入微的表演,使崔玉萍深受震撼,为之陶醉,她萌生了一个念头,一定要见到张宝英老师,当面向她请教。但是,怎样才能见到她仰慕多年的张宝英老师呢?没有张老师的电话,就打114查询,查询台总共给她提供了14个名叫张宝英的电话,一一打过,都不是安阳市豫剧团的演员张宝英。焦急中的崔玉萍想到,剧团不是归文化局管吗,她从安阳市文化局终于问清楚了已经担任安阳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张宝英办公室的电话。这时,崔玉萍却犹豫起来了,她想,张老师那么忙,和我素不相识,会不会不予理睬,该给她说些什么呢?一心想见到张宝英的崔玉萍又想到,如果自己没有勇气、没有闯劲儿,那就什么事情也办不成,想到这里,她用颤抖的手指拨通了张宝英的电话,当耳机里传来了“我是张宝英”的声音时,激动的崔玉萍把早已想好的话像背戏词似的一口气说了下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周口广播网 2008-12-1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