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儒家学者许衡的义利观 放下"五鬼"即快乐(2)

2013/7/15 9:36:22 点击数: 【字体:

二、“义以为上”命题的涵义

儒家所谓“义以为质”或“义以为上”命题,其基本涵义有二:一是“义利兼顾”。荀子主张:“义与利者,人之所两有也。虽尧、舜不能去民之欲利,然而能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虽桀、纣亦不能去民之好义,然而能使其好义不胜其欲利也。”(《荀子·大略》)董仲舒也说:“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二是“义以为上”。不管是荀子还是董仲舒,虽然都主张“义利两有”和“性仁情贪”,但是他们认为二者不是半斤八两,始终坚守儒家的“义以为质”或“义以为上”的人生价值取向,“使其欲利不克其好义也”。

那么,儒家是如何恪守“义以为质”或“义以为上”的人生价值取向呢?我们以金、元之际大儒许衡为例说明之。

首先,在获取物质钱财上,许衡始终坚持孔子的“见得思义”(《论语·季氏》)或者“见利思义”(《论语·宪问》)的做人原则。孔子认为:“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处于富贵之位)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倘若“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即通过“不义”手段取得富贵,对于孔子来说,“如浮云”一样,是毫无价值的。孟子进一步阐释说:“非其道,则一箪食不可受于人;如其道,则舜受尧之天下,不以为泰。”(《孟子·滕文公下》)“非其义也,非其道也,禄之天下,弗愿也;系马千驷,弗视也;非其道也,非其义也,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孟子·万章上》)

许衡做官二十余年,从不收不义之礼物。据《国学事迹》载:他在任国子监祭酒、主持太学时,“岁时诸伴读以酒礼至先生家,先生辞曰:‘所以奏取诸生者,盖为国家、为吾道、为学校、为后进,非为供备我也。官守所当得者,俸禄也。俸禄之外,复於诸生有取焉,欲师严道尊,难矣!’”可谓一身清廉。

其次,许衡的义利观,不只限于取利方面,同时也表现在如何使用钱财上。当人取得丰厚财富之后,应如何正确使用这些财富呢?是花天酒地满足自己及其家人的私欲,还是将它回馈社会、造福全人类呢?孔子在《论语》中主张“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提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论语·雍也》),即要求君子应广泛地仁爱众人,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要求对民众广泛地乐善好施,使民众都能得到恩惠。孔子做鲁国司寇时,聘他的学生原宪做管家,给他禄米九百斗。原宪推辞不肯收。于是孔子根据“君子周急(急难)不继富”的原则,告诉他说:“如果你用不着,就把它拿出去送给你急需的邻舍或同乡的人吧!”(《论语·雍也》)孔子有个朋友,病死后,无人料理丧事,他就说:“由我来料理丧葬吧。”(《论语·乡党》)《礼记·檀弓下》篇记载:孔子有个老朋友名叫原壤,他的母亲去世后,因家贫,孔子便资助他一副棺材,使其母入土为安。这些都说明,孔子不但提倡“乐善好施”,而且也是身体力行的典范。

许衡根据孔子“乐善好施”的思想,始终坚持“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做人原则。在大雪天的日子里,有一位学生冒着暴风大雪前来求教。许衡见他冻得发抖,就把自己身上的棉袄脱给他穿,关切地问道:“为何只穿单衣出门?”对曰:“母亲患重病,我把棉衣当掉,换药了。”许衡立即取出两贯铜钱,送给他以赎回棉衣。学生知道他并不富足,推辞不要。许衡说:“我助你克服眼前困难,并不影响到我的生计。况且古人讲得好:‘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我历来认为:收入能满足基本生活即可,多余财钱应济困助人。这比留下钱财自己享受,更有意义。”他把铜钱硬塞给了那位贫寒的学生。这种“助人为乐”的精神,是值得大力提倡的。

再次,许衡的义利观不仅表现在物质财富上,同时也表现在如何对待权势上。孔子认为:“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论语·微子》)他在《论语·泰伯》篇中,又指出:“邦有道,贫且贱矣,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即认为在世道清明、天下大治时,理应出仕,行我之道,并在出仕中既富且贵。在“邦有道”的情况下,依然贫贱,那是一种耻辱。如果在“邦无道”的社会里,仍要出仕,攀援权贵,钻营豪门,盘剥百姓,以求富贵,则是一种耻辱。

许衡在元朝做官,始终坚持孔子的“不仕不义”的原则。在27年的仕途中,他刚直不阿,不附权势,“不为利回”,“不为权屈”,被时人誉为元代“魏征”。他多次应诏入朝做官,又多次因“不义”而辞归故里,躬耕农桑。如至元七年(1270年),许衡晋升中书左丞,当時,中书平章政事阿合马在朝擅权,想安排其子忽辛为枢密院佥事,掌管兵权。满朝文武哑然不语,“多阿之”,唯有许衡执意反对。《考岁略》记载:阿合马欲以其子典兵柄,先生以为“国家事权,兵、民、财三者而已。父位尚书省,典民与财,而子又典兵,太重。”上曰:“卿虑阿合马反侧耶?”先生曰:“此反侧之道也。古者奸邪,未有不如此者。”上以此语告西相阿合马,相话先生曰“公何言吾反?”先生曰:“吾言前世反者皆由权重,君诚不反,何为由此道!”相复之曰:“公实反耳。人所嗜好者,势利爵禄声色,公一切不好,欲得人心,非反而何?”先生曰:“果以君言得罪,亦无所辞。”由于阿合马擅权,而许衡又得不到忽必烈的有力支持,他只好“谢病请解机务”。

由上可知,许衡在人生价值取向上提倡的“人间富贵不足道也”和“一芥取予,必揆於义”(欧阳玄《神道碑》),都是以实现儒家的“道义”为最高行为准则的。许衡一生做官不是为了追求“富贵”,而是为了实现“道义”理想。他的出处之道,是“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时务五事》),是“不以荣贵为心”的。他一生“进退出处之际,勇于就义,凛然不可以势利诱而威武屈也”。(《考岁略》)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人民网 2010-06-1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新浪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