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文艺评论家陈先义:文学的源头是现实生活

2013/6/27 16:42:16 点击数: 【字体:

细节的真实源于对生活观察、体验的真切。一个标准的军礼,体现的是军人的良好素质;一声响亮的口号,彰显的是军人的精气神。这些看似简单的一举一动,在当下的一些军旅影视作品中,却被某些演员因动作或情绪演绎得不到位而给人以虚假之感,更遑论许多作品中故事情节与人物的胡编乱造了。一些军事文学作品中之所以会出现如此低级的“穿帮镜头”,原因固然很多,却也与创作者不能沉入部队的现实生活,只凭印象和想象编造分不开。军队的变化日新月异,以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的军事文学作家们不应视而不见。这是能否创作出一大批真实反映部队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的根本性问题。这里,著名文艺评论家陈先义、著名导演黄定山、作家王秋燕在文章中谈到的生活与艺术的辩证关系,对作家的创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编 者

深入生活,这本来是一个老话题。说它老,是因为毛泽东同志1942年在延安就提出了这个著名的命题,到如今已经讲了71年。71年来,革命文艺为人民大众的文艺观,我们年年讲、常常讲。然而,讲到今天,这句本该常讲常新的老话,却似乎与我们有些作家、艺术家的实践渐行渐远;对它的深刻内涵,有些人却觉得越来越陌生。所以,我们就不能不老话重提。这不仅仅是对往事的追忆,更是为唤起作家艺术家的紧迫责任感。

谈深入生活,就不能不说历史。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在毛泽东同志深入生活文艺观的指导下,作为作家艺术家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曾把“深入生活”当作一面旗帜。那个年代,一名作家如果老蹲在城市,呆在机关,会被看作是一件很丢人的事;一名歌唱家,如果没有足够时间下基层为官兵服务,同样就会被认为失职。那时候,毋庸说一般作家,即使如刘白羽、魏巍、徐怀中、李瑛那样名声显赫的军旅前辈大家,也必须完成下基层深入生活的硬指标。著名歌唱演员马玉涛曾亲口对我讲过这样一句话:那时候,若完不成一年200天下基层的任务,年度工作就被看作不达标,评功评奖沾不上边。所以,下海岛、上边防,与连队战士一起站哨值勤,成为那个年代作家艺术家们的习惯和光荣。正因如此,一大批反映士兵生活的好作品,诸如小说《开顶风船的角色》《五十大关》、话剧《柳堡的故事》《霓虹灯下的哨兵》、歌曲《马儿你慢些走》《老房东查铺》等应运而生,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文化风尚。

文学的源头活水在哪里?在我们沸腾的生活之中。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源泉,这是为文艺发展的历史证明的客观规律。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高品位的文艺作品,应当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真实反映他们的酸甜苦辣,真切感知他们的喜怒哀乐,真情体验他们的安危冷暖,零距离地表现和传授民情民意民声,这样的作品才可能受到人民的喜爱。新时期以来,一大批文学、影视、戏剧之所以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正是作家艺术家来自生活的深刻体验;相反,有些作品之所以老百姓不感兴趣、不喜欢,就是因为这些作品远离了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没有与老百姓的脉搏一起跳动,因此为人民群众所摒弃。

毋庸置疑,在文化市场呈多元走向的今天,有些人的观念确实在发生动摇和变化,由毛泽东同志倡导、由老一代作家艺术家践行的“生活是艺术源泉”的文艺观,被另外一种观念所冲击,这种言论的代表,就是蔑视和藐视深入生活。一位颇具影响的军旅作家曾在公开场合宣称:文学就是一种分泌,如果我没去过被我写的那个地方,没见过我塑造的作品的主人公,或许我的作品会更加感人。还有人说,创作全凭个人的感觉,傻瓜才会到生活中浪费时光。这些言论,无疑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更不符合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对创作的基本要求。

然而,就是这样一些几近荒谬的言论,一个时期里曾散见于报刊和各种名目的研讨会上。它不仅扭曲了少数作家艺术家的文艺观,也影响着当下文艺作品质量的高下。我们的有些作家艺术家,置火热的军营生活于不顾,喜欢守在大城市、躲进大机关去编造一些远离生活的神奇“故事”,热衷于写那些于社会无益的凡人琐事。有的甚至受经济利益的驱使,穿着军装却日复一日地写着那些盗墓、谍战、穿越、婚恋恩怨、杯水风波等纯粹市场化的作品。还有,这些年我们的某些军旅歌唱家们,与下基层为士兵歌唱相比,更热衷于在大都市跑场子、赚票子。舞台上,十几年都是那几张熟悉的脸晃来晃去,始终都是几个被群众听腻了的老“作品”。

植根于什么样的土壤,就一定会结得什么样的果实。生活之树常青,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下不得基层,对五彩缤纷的生活一无所知,只有瞎编胡造。呆在书斋,只喜欢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扒素材;呆在都市,只习惯在冬暖夏凉的大楼里苦思冥想,只愿意在空泛的概念里去进行空泛的构想,思想就有枯竭的危险,思维就会缺乏创新活力,思考就可能出现脱离实际的症状,作品就会乏味。这样的文艺作品,就真的可能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人民所唾弃的“面目可憎的小瘪三”。

这样“小瘪三”类型的作品,书刊舞台荧屏银幕已不鲜见。有些军旅作品,打着“现实题材”的旗号,却少见鲜活的内容,总是内容雷同的穿军装的少男少女们在扭捏作态,总是几张老百姓看腻了的“明星脸”在做作表演,总是几个毫无思想的“奶油小生”的荒诞故事,所以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根本不叫现实题材,这叫“伪现实主义”。

有人说,现实生活没啥写的。其实事实恰恰相反。今天我们处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在这样一个新时代,人民军队所经历的巨大变化,是建军80多年的历史上没有过的。我们的科学技术、武器装备和军队现代化发展日新月异。广大官兵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是我军历史上的大跨越,其思想素质、精神面貌的变化前所未有。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文学艺术加以表现和反映。军旅文艺要与人民军队的发展同步,要在军事文学艺术作品的字里行间听到人民军队前进的隆隆脚步声。同样,今天,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情况下,广大人民对军队的发展和建设给予特别关注,人民需要了解人民军队的新一代们,在强敌入侵的情况下能否像他们的前辈一样英勇作战,不怕牺牲,能打仗、打胜仗,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安全。用文学艺术的形式将人民军队的成长向人民报告,这同样也是历史赋予作家艺术家的光荣使命。完成这个光荣使命,需要我们的作家艺术家下定决心、扑下身子,到生活的第一线,到人民军队大变革的热潮中去,去聆听人民军队发展前进的时代足音。这就是时代赋予当代作家艺术家的使命。

军队作家艺术家应该有强烈的队列意识,有一种随时出征的状态和准备。我们的出征,就是运用手中之笔,记录我们的伟大时代。置身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没有理由躲在都市的书斋里无动于衷,没有任何理由不去发掘和表现崭新的军营生活,没有理由享受着优厚的待遇却整天在算计个人的一己私利,更没有理由因一己私利而走偏了创作的大方向。当代军营生活为作家艺术家施展才华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天地,从火热的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提炼主题,挖掘和创作具有时代意义的作品,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每一个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作家艺术家都应该深入生活之中,以充沛的激情,以生动的笔触,用全新的画面,反映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的创造,描绘当代人民军队发展前进的壮阔画面。面对时代召唤,军旅作家艺术家们别无选择,只有披挂上阵,为时代奉献聪明才智,为人民奉献精品力作。陈先义【原标题:文艺评论家陈先义:文学的源头是现实生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2013年04月16日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