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名人名家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黄河澄泥进万家

2013/6/21 18:08:50 点击数: 【字体:

黄河澄泥进万家
王玲指导学生制作黄河澄泥砚。

    俗语有云,“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在黄河边、喝着黄河水成长的中原人,自然对以黄河水做“筋”、黄河澄泥为“骨”的黄河澄泥砚有着特殊的感情。关于黄河澄泥砚的好消息也时常跃入眼帘:“游龙戏水砚”荣获烟台工艺品博览会金奖、“中原文化砚”刚刚在合肥工艺品博览会上斩获金奖……

    作为我市文化产业项目之一,黄河澄泥砚近年来取得了哪些发展、今后将路归何处?记者日前走进黄河金沙泥研究所,对所长王玲及相关人员进行了采访。

    恢复元末失传国宝

    “黄河澄泥砚和端砚、歙砚、洮砚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砚。澄泥砚盛于唐,古法烧制技艺在元末失传。”黄河金沙泥研究所所长王玲介绍,1986年,王玲与丈夫创办黄河澄泥艺术研究所,开始从事金沙泥系列工艺品的研制和开发。1991年,她和丈夫经过多年潜心发掘研制,终于成功恢复这一失传技艺,并获国家发明专利,“黄河澄泥砚”逐渐回归人们的视野。

    1999年,凭着精湛的技艺和厚重大气的作品,王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王玲的作品三次获得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最高奖山花奖,尤其是2011年的《八仙如意砚》,是全省唯一、全国8件之一获得山花奖的作品。

    “陶艺在我国历史悠久,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物以载道,蕴涵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在黄河金沙泥研究所,记者遇到一位慕名前来参观的业界人士,他表示,文化加技艺,这或许就是黄河金沙泥作品广受好评的原因之一。

    创新发展 制定新方向

    王玲的作品以黄河澄泥砚著称,但她没有故步自封,而是在刻苦创作的同时,将精力也投入了新作品的开发之中。

    “从去年开始,澄泥砚的创作就转为以展现中原文化内涵为主,我们也在努力打造足以代表中原文化的名片产品。”王玲介绍,黄河金沙泥研究所还召开了专家研讨会,针对作品发展的新方向,听取专家们的意见,根据专家意见创作出的“厚重中原砚”集中反映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原文化符号,深受欢迎。

    研究所的张慧也告诉记者,他们结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创作的系列作品,不仅紧贴百姓生活,还具有装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特点,如摆件、壁挂、文房四宝、相片架、烟灰缸、家装酒店迎宾墙以及砖雕系列作品等,市场反映很好;高温烧制而成的金沙泥茶具,集观赏性、实用性于一体,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陶的稳定性好、保存时间长,无化学物质并含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张慧说,研究所还创作了一些具有特色、便于携带、可以拿在手中把玩的旅游纪念品,如少林达摩、福寿禄等,港澳台及国外游客尤其喜爱。

    空间不足 制约发展

    雕刻、晾晒、烧制……金沙泥系列作品的制作需要一定的空间才能得以施展,而金沙泥研究所紧靠黄河,位于黄河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场地十分有限。

    “产品从准备、制作到烧制,有几十步流程,需要的空间比较大。”王玲坦言,目前由于场地限制,她的工作室只能“将就”一下,扩大生产规模、引进机械设备也很难实现,从而也就影响着金沙泥产品大规模走向市场、形成产业。

    王玲还告诉记者,自己正在与部分高校联合培养相关专业的学生,作为后继人才储备,但用以教学的场地也没有着落。

    “黄河金沙泥离不开黄河,我的事业也不会离开这里。”王玲最后表示,希望有关部门在规划建设时能考虑研究所的用地需求,并在资金和政策上加以扶持,“现在我们的机遇很好,政府很重视、支持文化建设和产业开发,作为黄河澄泥砚的发明者和传承人,我一定会抓住机遇,把这一曾经失传的古老技艺发扬光大,让全国乃至世界的人都能喜欢咱们郑州特色的文化产品!”本报记者 左丽慧 实习生 王 晶 文 李 焱 图【原标题:黄河澄泥进万家】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郑州日报 2012-8-8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