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精彩推荐
专题推荐
    没有记录!

漫话修武姜姓

2013/10/23 14:21:40 点击数: 【字体:


    姜姓是我国最古老的一个古老的姓氏之一,有近5000年的悠久历史,在宋版《百家姓》中排第32位,有人口460万,在全国姓氏人口中排第50位。修武姜姓主要聚居在五里源村,有1210人,在修武恰好也排到第50位。修武姜姓虽然人口不多,但因代有名人,历史上多有族人官居知府、知县,清末更是成为吏部尚书毛昶熙的舅家,在修武颇有影响。

    姜姓源自炎帝神农氏,因炎帝生于姜水(今陕西岐山县),故以姜为姓。因此,炎帝的出生地,也就是姜氏的发源地。另外,姜姓还是今天中国的许多姓氏例如吕姓、谢姓、齐姓、高姓、卢姓、崔姓等的重要起源之一。另外,唐代上元时有桓姓者改为姜姓。也有少数民族改为姜姓者。

    姜姓名人,最早的是周时的姜子牙。姜子牙本名吕尚,属姜姓吕氏,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武王伐商时为军师,立了战功,被封在齐国。他尊重当地风俗习惯,简化政治制度,发展农业和渔业生产。使齐国成为西周的重要封国。民间称为姜太公。此后,历代不乏杰出人物。东汉的隐士姜肱,史书称其“家世名族”,他不仅学问高,而且与二弟姜仲海、姜季江俱以孝行著闻,兄弟相互友爱,常同被而眠,后人常用“姜被”比喻兄弟友爱。东汉还有姜诗,与其妻以事母至孝闻名,其后发展成为姜氏较为繁盛的一支。三国时有蜀汉的姜维,天水人,本为魏将,后归蜀,得到诸葛亮的信任。曾继诸葛亮之后继领其军,后任大将军,是位有名的大臣;唐代,有两位姜姓宰相,除姜公辅外,还有唐高宗时宰相姜恪;南宋有著名词人、音乐家姜夔,号白石道人,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工诗,精通音乐,满腹经论,可惜由于当时秦桧当政,因姜夔唾弃他的为人,后隐居;南宋还有名将姜才;明代有书画家姜立纲;清代有文学家姜宸英,曾参与纂修《明史》,所作的《刑法志》揭露了明代“厂卫”之害,善工书法,能诗文,被誉为“江南三布衣”之一。近现代有皖西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创建人之一姜镜堂等。

    修武姜姓,始祖为姜仁,明初先由洛阳迁到修武县城西门,后又从西门迁到五里源和姜冯营。在五里源的一支定居下来后,又有族人从五里源迁到大位村。至民国年间,五里源姜姓已传至20世,有21户158人;姜冯营姜姓已传至18世,有29户150人;大位村姜姓已传至16世,有9户46人。

    五里源姜姓代有名人,从明永乐年间起,代有仕宦,成为当地的高门望族。自姜仁传至三世姜畇,字启华,即中明永乐庚子(1420年)科举人,出仕为山东栖霞县知县,后升任为四川藩垣经历。其子姜鄗(1432~1512),字宗武,明代修武县人。姜鄗博记强识,少年即精通经史,不到20岁就考中举人,但殿试屡考不中,遂卒业太学。成化二十年(1484年),吏部铨选姜鄗为直隶抚宁县令。抚宁十分因敝,姜鄗到任后扬休剔蠹,修废举坠,百姓奉为贤明。后来知府颁布违犯百姓意愿的政令,姜鄗坚决拒绝执行。知府当面训斥他违抗上命,姜鄗据理力争,知府理屈词穷,但仍强迫他照办无误。姜鄗气愤地说:“我宁可不要这顶乌纱帽,也决不会去阿附上司而为害百姓!”知府见拿他没有办法,只得作罢。姜鄗又曾上书朝廷,提出锄奸革弊的几项建议,被当权者所赏识,被任为蔚州知府。蔚州过去属于临边用武之地,因而文事不振。姜鄗到任后,兴建学校,教育人才,文风大兴。在政务和审理上,他明达果断,决狱如流,百姓及同僚以“神明”称之。曾因修堡有功,天子亲赐彩缎褒奖,深受上司倚重,前后六次被旌表。在蔚州做官十年,年至七十,吏部还欲擢升,姜鄗坚辞,遂告老还乡。姜鄗离职后,蔚州人民为其立遗爱碑,盖建生祠,以纪念这位爱民如子的好官。他在家乡养老时,朝廷又授他以中顺大夫的闲职。姜鄗的五世孙姜豢龙,字云从,顺治年间中举,后任山东泗水知县,多有惠政,后升任云南路南州知州。他病逝时,泗水百姓相率来修武哭吊。姜豢龙之子姜勖为贡监生,候选州同知。五里源姜姓十二世孙姜联第,也是太学生,其子姜镐宜,在宗谱中名姜栗,字镐宜,虽为武生,但官授卫千总之职。姜联第之女姜氏就是清末重臣武陟人毛昶熙的母亲。

    毛昶熙之母姜氏,名字已经难考,但从毛昶熙撰写的《姜太夫人行述》中,也可得到一些关于她的描述:“显妣姓姜氏,同乡修武县人,父讳联第,字捷三,太学生,赐封儒林郎翰林院庶吉士。母张氏,赐封安人。姊妹四人,显妣其季也,幼娴母训,贤名闻族戚。”从中可知,姜氏在家里兄妹中最小,而且从小就有贤名。按其行述所言,姜氏十六岁嫁给毛昶熙之父毛树堂作填房。此时的毛家,“官累私债,为数甚巨,倾产僅足以偿,自是遂无一垅之植矣”。姜氏到毛家后, “上事孀闱能得欢心,”同时,她又很能干,“下率媪婢操作米盐钱布,躬自料理”。因为姜氏的能干,毛树棠才得以专心读书,直到毛树棠“以拔贡举于乡”。没几年,他又考中进士,进了翰林院。不久,毛树棠“以大考一等”的好成绩,升“侍读”成为京官。随即,毛昶熙的祖母吴太夫人带着儿媳妇姜氏到京师照顾毛树棠。姜氏“治家勤俭,一如在籍时”,于是毛家家境日裕。看着日子好过起来,六十多岁的毛树棠,就让夫人领着儿子毛昶熙回乡修葺老宅和祠堂。期间,姜氏自己作主,在娘家修武县五里源村买“薄田数顷”,同时“置别业一区”,准备让毛树棠归老时静心修养之用。毛树棠闻知,非常高兴,并请当时的四朝元老,曾经历任过四部尚书的汤金钊,为五里源的别墅题写 “慕疏草堂”匾额。在五里源村,至今还有关于姜氏的传说。传说中,姜氏麻脸大脚、有次毛昶熙和他娘一起去拜访亲友,姜氏不小心把脚从轿中露了出来。毛昶熙看到娘的大脚,很难为情,怕路人笑话,就对母亲轻声说:“娘啊,快把你的脚藏进去吧!”姜氏一听,大怒,说:“你爹还不嫌我的脚的大,你倒嫌了?”说完,故意把脚伸出轿外,一摇一晃地招摇过市。

    至今,五里源村还有姜家胡同,姜家胡同有几栋清代宅院,姜家人说,这是毛昶熙为他母舅家盖的。其实,这几座房子,很有可能就是姜氏为毛树棠盖的别墅。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修武网 2013-6-3
0
下一条:漫话修武成姓上一条:漫话修武黄姓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