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历史传说 >> 浏览相关信息

挖掘“杞人忧天”的深刻内涵 ——《古代杞人的忧思》读后

2013/8/21 14:28:44 点击数: 【字体:


    稍具中等文化程度的人,大概都知道“杞人忧天”这个成语。其知名度之高,远远超过了它的诞生地杞国(今杞县一带),以至于笔者在外地求学时,别人问至籍贯,答曰“杞县”,对方一脸茫然,于是乎补充一句“杞人忧天的杞”,对方才恍然大悟,眉开眼笑,仿佛碰到了他表叔。所以,笔者对这个成语是“感激”的,因为它自动成为“杞人”的名片,犹如“开封府”是开封的名片一样。

    毋庸讳言,“杞人忧天”含有一些贬义,似乎杞人“忧天”是庸人自扰,是吃饱了撑的。所以杞县的抚辰楼上就挂过“杞人胜天”的大标语,其意是对“杞人忧天”这个成语的“反抗”。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随着臭氧层空洞的被发现,人们忽然发现,这个“忧天”的杞人并不可笑,不但不可笑,反而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具有超前意识的哲人。于是对“杞人忧天”深刻内涵的发掘也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周清怀、吕存伟二位先生所著的《古代杞人的忧思》,就是专门论述“杞人忧天”这一问题的。

    “杞人忧天”首先见于《列子·天瑞》。所以,周清怀、吕存伟认为,“杞人忧天”寓言反映的是“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在列子看来,天自有其自然规律,人们用不着忧虑它是否会坏。

    其次,“杞人忧天”还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另外,“杞人忧天”也只能诞生在杞国这样一个饱受患难的小国之中。

    除了对“杞人忧天”进行历史性的考辨之外,对于我们来说,关键是要挖掘“杞人忧天”的当代意义。“杞人忧天”不但反映了中国人较早的对于宇宙星辰的关注,更蕴涵着由“小我”至“大我”的扩展。正如杞县县委书记郅晓峰在该书的题词中所说,“杞人忧天”是华夏民族思想文化的源头之一。杞县人民政府县长李明哲同志也指出,杞人“忧天”精神给我们的启示是“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在承平中预见危机”。能发掘出如此的当代意义,证明“杞人忧天”的研究已进入到了一个新境界。【原标题:挖掘“杞人忧天”的深刻内涵 ——《古代杞人的忧思》读后】

 

责任编辑:C006文章来源:汴梁晚报 2013-06-29 作者:赵国栋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古代的“杞人”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