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中国工程防水之乡考察团在河南项城召开报告会

2012/8/16 11:33:57 点击数: 【字体:

    12月17日上午,中国工程防水之乡考察团报告会在莲花宾馆一楼贵宾厅召开,中建协防水分会名誉理事长兼专家委员会主任李承刚,中建协防水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曲慧,中建协防水分会副理事长兼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叶林标,中建协防水分会副秘书长曹征富,周口市政府副秘书长张庆兴,我市领导段传文、李峰岗、李德来、王养岭,市政府副秘书长刘家良出席会议。会议由段传文主持。
      
    在听取了乡镇部门负责人的汇报后李承刚指出,项城的防水防潮业目前已经完成了资金的原始积累,现在已经到了树立品牌形象的关键阶段,不但要加强对防水施工企业的管理和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更要加大培训(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力度,开展有序竞争,在抓诚信、抓质量、树品牌上下功夫。 
      
    张庆兴满心期待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我市能够尽快被批准为“中国工程防水之乡”。李德来重点介绍了我市防水业的现状。起步上世纪80年代开始起步,经历了自发、有序、规范化、基地化四个阶段。为使防水产业不断壮大,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我市成立了防水输出工作领导小组,各乡镇建立了服务站,各村组设立了防水输出联络员和信息员,完善了三级服务网络,强化了对劳务输出的组织、服务和管理。有关职能部门注重搜寻用工信息,协调劳资纠纷,保证用工单位和务工人员双方的合法权益。我市大力实施“金桥工程”,在防水输出基地设立了30多个党总支和办事处,使他们“离乡不离党,转岗不转向”,农民工们跟着党旗闯市场,增收入。我市充分发挥外建党组织和办事处的作用,为外出农民提供信息,在输出地和输入地之间架起了桥梁,产生了“党员带群众,干部帮扶贫困户,走一人、带一家,走一户、带一村”的群体效应。为提高外出农民素质,我市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仅去年就培训农民工10万多人次,有不少农民拿到了防水方面的大专、本科学历证书,拥有了闯市场的“绿色证书”。科技水平的提高使项城防水从单一的建筑和层面防水拓展到交通、通讯、电力等各个领域。我市的防水大军先后承接了北京国际机场、北京西客站、军事博物馆、昆仑饭店等全国重点建设项目的防水工程,其工程质量受到了专家和同行们的赞誉。防水劳务输出使我市农民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开阔了眼界,素质大大提高。我市不少外出务工农民携带巨资返回家乡支持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万凤返巢”景象。在外打工的农民,自发捐款近千万元,修通了柏油路,盖起了10多所学校。三店农民闫汝举外出务工积累资金后,投资1000万元,在家乡创办了防水涂料厂,吸纳本地劳力100多人。他说:“自己富了不算富,要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共建新农村。”
      
    目前,我市有20万农民从事这一产业,占劳务输出人员的85%,年收入7亿元。我市民间存款60%来自建筑防水业,“防水之乡”的品牌已在全国打响。建委、相关乡镇及其主要企业负责人参加了会议。(原标题:中国工程防水之乡考察团莅临项城)

    来源:河南项城商务之窗   2007.12.29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