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河南云台山民风民俗

2015/12/7 15:32:19 点击数: 【字体:

 

  云台山区,由于受现代文明冲击较少,仍然保持着很多古朴的民风民俗。
 
  人生礼仪
 
  云台山生育习俗
 
  添丁加口,为百姓家一大喜事,因而产前产后十分讲究。妇女怀孕期间,衣着要宽大,民间有“爷爷裤子,奶奶衫子”之谣。怀孕五六个月后,一般不远离家门,不从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活动。孕妇不能吃兔肉,不跳越豁墙,怕孩子是豁嘴;不能吃辣椒,怕孩子烂红眼;不能吃鱼肉,怕孩子皮肤上生鱼鳞或是硬瞪眼;不能吃驴肉,怕延长分娩时间;不能肩披线绳、隔门接盐,怕分娩时婴儿绞脐生和接盐生(横生);死人入殓,孕妇要回避等。
 
  临产前,家里要给孕妇吃上几个煮鸡蛋,既能补气,又有快生、利生的美好祝愿。生产后,产妇要喝小米汤,并用艾水洗手心,以驱风寒,健筋骨。民间对胎衣处理很慎重,男孩的胎衣要深埋在自家的椿树下,象征着孩子像大树一样茁壮旺盛;女孩的胎衣要深埋在石榴树下,意味着女孩长大像石榴花一样娇艳美丽。此外,有的人家在婴儿出生后,要立即在自家门上锁上一把锁,直到孩子满月才取下锁;有的人家用红线拴上一二个铜钱,在灶君神位前祭拜后,挂在婴儿脖子上,称为“神锁”。
 
  产妇生产后,修武民间俗称为“一腰(月)”或“坐腰(月)”,是头胎的一个月内禁止外人踏入家门,即使是流产,也不能违背此规。如有人擅入,按迷信说法叫“污泥冲宅”、“血腥鬼扑门”。因而,有产妇的人家都很忌讳这一点。为了让人规避,产妇家要在门上系上红布条,或在门前撒上白灰。“坐腰(月)”妇女忌用凉水洗头、洗身。
 
  生下孩子的第三天(或第六天、第九天),婴儿的父亲要去丈人家“报喜”。20世纪50年代前,婴儿的父亲在这一天手牵一只身披红绸的大绵羊,带上“麻糖”(一种油炸食品)前去“报喜”。孩子的姥姥根据“麻糖”的形状便知女儿生的是男还是女。
 
  生下孩子九天后,街坊邻居的主妇都要带上一定的礼物前去道喜祝贺,并要给孩子“看钱”。
 
  孩子生下若干天后,要设宴庆贺,修武民间称之为“吃喜面”。这天,亲戚朋友及婴儿姥姥家的亲戚都要带着鸡蛋、白面、红糖、小米、衣物、布料等物品前来道贺,姥姥还要给孩子送个事先缝制的布老虎“壮胆”。宴庆当日,主家要给乡邻每家送两碗“喜面条”,乡邻倒过面条后,要在碗底放上钱币或一把盐。
 
  婴儿满月后,产妇要抱着孩子到娘家“住满月”,民间又叫“接腿”。住满月前,先请人给婴儿剃头,叫“剃胎毛”。剃下的毛发压在水缸底下,民间有“胎毛压在水缸下,孩子活到八十八”之说。出发时,孩子的姑姑要在孩子的鼻梁上抹一道黑灰;到姥姥家后,由孩子的姨姨擦掉,并说道:“姑姑抹,姨姨擦,娃娃强似铁疙瘩。”母子住够三天后,返回夫家,孩子的姨姨再在孩子的鼻子上抹上白粉。
 
  云台山嫁娶习俗
 
  定亲时,先由媒人根据门当户对的条件,进行提亲。双方父母基本同意后,请算命先生对男女两人的属相、生辰推算相克与否,不相克即为合婚。然后互赠彩礼,互换“庚贴”(上写二人各自生辰月日),至此完成定亲仪式。成婚前,由双方父母事先择定良辰吉日作为成亲之日。此后,即开始了紧锣密鼓的成亲准备工作。期间,最讲究的是为新人做被子。在做被子时,新人的姑姑要向被子里黑豆、大米、枣和核桃,边撒边念小曲:
 
  今年撒黑豆,明年得侄儿。
 
  今年撒大米,明年得大喜。
 
  一对核桃一对枣,明年生他一对小。
 
  当公公的要亲自抱着斗在被子上滚几圈,还念着:
 
  公公轱辘斗,明年孙子满街走。
 
  作婆婆的要拿着簸箕向被子里扇风,边扇边说:
 
  奶奶簸箕扇,孙子往里钻。
 
  成亲那天上午,女方派人去男家送嫁妆,也有男方去女家取嫁妆。下午,由引亲领着新郎乘轿(少则一乘,多则三乘,富贵者八乘)或坐车,笙吹细乐伴随,前往女家娶亲。如果女家路途遥远,也有在婚日早一些时候把新娘送到男家村旁人家,以便男家就近迎娶,谓之“送亲”。娶亲时,无论乘轿或坐车,只能走一条路,山民们认为只有走一条路才能白头到老。花轿到新郎家后,还要“打醋坛”,也就是“大锅头”(做饭的)在轿前用醋浇在烧红的犁铧上。“打醋坛”时,大锅头口内还要唱些诙谐的小曲:
 
  正在厨房吸袋烟,忽听花轿到门前。
 
  吸半袋,卯(留下)半袋,掂起犁铧往外窜。
 
  一出门,喜盈盈,三顶大轿在门庭。
 
  两顶蓝,一顶红,
 
  头轿是引亲,二轿是状元公,三轿坐下紫微星。
 
  紫微星,甚齐整,坐在花轿甚威风。
 
  三轿说一遍,再说说河南修武县。
 
  李河碗,北山缸,
 
  前桥篓,后桥筐,
 
  梭枣萝卜,尚庄姜,
 
  上齐城出黑矾,
 
  小北顶本是烧龙黄(硫磺),
 
  焦作出下好窑场。
 
  窑场好,窑不少,
 
  高车高,辘轳绞,
 
  辘轳绞,高车转,
 
  一麻一绳高大炭。
 
  过大箩,筛小碴,
 
  头号碴,二号碴,
 
  三号四号火车载。
 
  火车到,哔哔叫,
 
  陆军队,扛快炮,
 
  看看热闹不热闹。
 
  新娘下轿后,新郎把绫绸的一端塞于新娘手中,自己拽另一端,将新娘牵往家中。进家门时,芦席彩绸铺地,骑马鞍,跨犁铧,并有人向新娘头上撒草料,边撒边唱:
 
  一撒金,二撒银,三撒财富进家门。
 
  进家后,由新郎的嫂嫂把“迎娶衣”从新人身上娶下,挂在洞房门上,边挂边说:
 
  今年挂新衣,过年得大喜。
 
  迎衣挂门鼻,男孩一小群。
 
  二人先拜天地,再拜父母,然后夫妻互拜。拜过堂入洞房后,做嫂的还要给新娘送两碗汤,一碗饺子汤,一碗面疙瘩汤。款待女家宾客时,新郎到席间分别向新娘的舅家、老舅家行叩头礼。夜间,新郎、新娘“坐筵席”,“闹洞房”也就开始了。此后三天晚上,民间有“头三天无大小”之说,无论长辈、平辈、小辈都可以和新人开玩笑,并且主家不能恼怒。闹洞房最有趣的活动是扫床。先用五谷杂粮撒到床上,扫床人手拿炊帚,从院里开始扫起,边扫边唱:
 
  轻易不进新人房,新人请我来扫床。
 
  手拿新笤帚,再向四下望。
 
  楼房修得好,客房方三丈,
 
  黑油门,推漆窗,红纸糊得亮堂堂,
 
  脚踏砖铺地,搅泥粉白墙,
 
  一对拐椅分左右,方桌搁在正中央。
 
  后檐墙,挂中堂,
 
  左边挂的是姻缘配,右边挂的是织女会牛郎。
 
  这是古人留下姻缘配,万古千载把名扬。
 
  笤帚扫,把步迈,手拿烧饼还没说。
 
  烧饼本是麦,俺把小麦说一说。
 
  三月青,四月黄,单等五月打到场;
 
  石磙碾,木锨扬,
 
  扬成籽,布袋装,
 
  背回家,放仓房;
 
  舀几斗,到磨房,
 
  磨子磨,大箩响,
 
  磨的面,赛雪霜,舀它几斗到厨房;
 
  擀杖擀,案板响,
 
  烙的烧饼圆又圆,香又香。
 
  烧饼本是九礼食盒抬回来,
 
  谁不扫床不得尝。
 
  这个门帘甚是花,俺把门帘夸一夸。
 
  红当头,绿海棠,中间梧桐落凤凰。
 
  用手掀开门帘布,右手挂在金钩上。
 
  猛抬头,往里望,看见新人的好嫁妆。
 
  檀木柜,牛皮箱,里面放的好衣裳。
 
  织贡呢,织贡缎,做出衣裳甚气派;
 
  礼服呢,二毛羔,还有子羔大皮袄。
 
  穿衣镜,梳妆台,方便新人好打扮;
 
  花露水,雪花膏,羊肚手巾水上漂。
 
  一扫东方甲乙木,五谷杂粮堆满屋;
 
  二扫南北丙丁火,邪魔歪祟不再躲;
 
  三扫西方庚辛金,金银财宝满屋堆;
 
  四扫北方壬癸水,金银财宝往家滚;
 
  五扫扫中央,麒麟送子下天堂;
 
  六扫扫床边,明年生个小鳖羔。
 
  (注:扫床人可随时插入“说到这,站一站,新媳妇,拜一拜”,新娘即须向扫床人拜一次。)
 
  扫床结束,就是装枕头。装枕头时,先由新娘拿出一双枕头套,新郎装时得说:
 
  这一把麦秸长,生个小孩会叫娘;
 
  这一把麦秸细,生个小孩会叫姨;
 
  这一把麦秸粗,生个小孩会叫姑。
 
  婚后由新郎家最密切的亲友轮流请新娘吃一天饭,以示安慰之意。婚后第九天,娘家来车接新娘回去住四天或八天再回来,称之为“回九”。

 

责任编辑:佚名文章来源:互联网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网 中国国家艺术网 庆阳民俗文化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