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风情 >> 浏览相关信息

马街书会起源说法十种

2013/12/30 18:30:25 点击数: 【字体:


    马街书会有着悠久的历史,但究竟起源于何时,为何起会,何以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历来众说纷纭,难成定论。现将几种主要说法加以综合整理,以供讨论,如有新说,欢迎赐教。
   
    一、悼师说  据马街广严寺火神庙残碑推想,会因庙起,缘源于元延祐年间,距今有六百七十余年。据传,当时马街有一位叫马德平的老艺人,桃李满天下,卒于正月十三这天,他的徒弟们都来悼念他,为他献技献艺。这样年复一年,相沿成习。
   
    二、穰灾说  夏禹王治水时,有一助手叫瘀伯,因治水有功,受禹王赐姓封地。伯筑“火台”,教百姓取火种引火,后人尊为火神。当时马街村东应水河常年泛滥成灾,据说是因黑龙潭中有妖魔作怪,为镇妖邪,马街人就在应水河畔,修建火神庙敬奉阏伯,以求除恶消灾。正月初七是火神生日,朝拜时人山人海,庙会因此而起,说书艺人也来助兴。
   
    三、歌德说  传说早年马街有个姓张的贤士,平日爱扶琴吟唱,广交天下艺人。因带领村民治理应河,积劳成疾,于正月十三日谢世,村民为纪念张公,定于每年正月十三日为张公写书纪念,张公的各地艺友,也被张公之举所感,而群集于此,说书献艺,相传至今。
   
    四、还愿说  很早以前,马街有一大户人家,一时间家中不断出事。无奈只好烧香许愿,求助神灵保祐,定于每年正月十三写书还愿,并对愿意来此献艺的说书艺人,务必给热情款待,提供食宿方便,久而久之,相沿成会。

    五、会艺说  相传春秋时代,应国大夫张公(名舒),一生喜欢弹唱,且技艺超群,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张公不幸于某年正月十三离世,友人为纪念张公,于每年忌日,群聚马街以曲会友切磋技艺,年复一年,延续至今。
  
    六、除恶说  马街有个张百泉,行善好舍人称赞。他的艺兄黄龙晏,大战恶魔胡蛟缠,除恶扬善治应水,造福后代美名传。正月十三他辞世,黎庶童叟心不安,为记恩泽起书会,万古千秋代代传。
   
    七、祭祖说  早年马街有个大鼓书老艺人,收了很多徒弟,某年正月十三仙逝,弟子们为他送葬,围成一圈演唱,过了一周遇周年忌日,弟子们又来祭祀他,聚在一起演唱,之后,每年这一天,弟子又带弟子来,子子孙孙往下传,一代代形成祭祖习俗。

    八、祈雨说  很早很早以前,马街一带干旱无雨,当地民众都到火神庙祈雨,因请不起大戏,就请来远近的说书棚班,年年祈雨,年年热闹,马街书会由此应运而生。
   
    九、度荒说  农历正月十三,正是青黄不接之际,冬好过春难捱,民间艺人为了打饥荒,就聚而成会,以便让周围村庄写走,巧度饥荒。
   
    十、皇恩说  东汉中兴前夕,昆阳(今叶县)之战期间,王莽撵刘秀至此,汉军得以抢渡应水,转败为胜。光武帝(刘秀)即位后,宴谢群臣,论功行赏。为嘉奖战难时乡民艺人相助之举,降旨免去马街一带三年皇粮,钦赐“三皇社”一面御牌,将应水此段赐名为“马渡河”,将皇王遇难时投宿歇过脚的店铺赐名为“马渡店”,对汉军屯兵的村寨赐名为“马渡寨”。自此,以救驾之日为会期,年年起会,感念皇恩。从此,延续至今。(原标题:马街书会起源说法十种)


责任编辑:C005文章来源:2006-02-17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马街书会与火神祝融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文化遗产网 梨园网 河洛大鼓网 剪纸皮影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