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相关信息 >> 传统工艺 >> 浏览相关信息

织尽“针”情报党恩——记上蔡县重阳茱萸绛囊工艺杰出传承人张社

2013/8/6 11:56:55 点击数: 【字体:

美,来自于生活;生活,则贵在创造。张社一边用手创造着生活,一边用心创造着生活,而这一切的创造,都源于她对党、对美好新生活的深深热爱。

  ——笔者题词

  当一件件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以及龙凤呈祥、孔雀开屏、喜鹊登枝、仙鹤祝寿、千年龟、心心相印、喜丰收大花篮、五谷丰登、文王百子、长命百岁、幸福心、三仙寿桃、福禄花瓶、招财进宝等众多形态各异的茱萸绛囊工艺品呈现在人们眼前时,你大概想像不到,这些饰以绶绦流苏、珠绣生辉,被人奉为重阳珍品的民间工艺“精灵”,均出自一位老人之手!她就是被人亲切誉为“传承古蔡传统民间工艺茱萸绛囊工艺领军人物”的张社老人。

  2006年3月5日,上蔡茱萸绛囊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年由张社制作的代表上蔡独具民俗特色的茱萸绛囊,在深圳市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销博览会上一经展示,便获得与会人员的一致赞叹,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轰动。一时之间,张社做为上蔡茱萸绛囊“民间工艺大师”的称号不胫而走,县、市委宣传部、人大,省人大等领导纷纷登门,前来看望这位德高望重的老艺人;省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九套节目“新农村”频道和中央电视台相继对她进行了人物专访,省人大副主任常有功并与她合影留念。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不仅为她个人赢得了荣誉,同时也为整个上蔡县的139万人民,搏得了骄傲!

  能从一个逃过荒、要过饭的穷家娃一步步走到今天,用张社老人的话说:“除了我个人的自强、奋斗、乐观以及对美好新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之外;更主要的,是我对党一直怀着深深的憧憬和信仰。”

  一

  1932年9月4日,张社出生于上蔡县东岸乡套楼村的一户贫苦家庭,生活极为艰辛。在她八岁那年农历的腊月二十八,厄运降临到了张社身上,母亲因病无钱医治,遂于当夜去世。在乡邻们的周济下,第二天将母亲草草入葬。次年春上,因家中断粮和庄稼闹灾,难维生计的父亲迫不得已,只得撇下房子和地,背井离乡,带着小张社外出逃荒。一路之上,不幸的张社哭哭啼啼,跟着父亲乞讨求生,一次次的遭人白眼、轰逐,一次次的露宿街头、路畔、田间、桥洞以及人家的屋檐下。直至过了上蔡县与商水县一带交界处的“界沟河”,父女二人才在扁担刘附近一带,找了一间茅草庵定居下来。

  到了这年的秋种时节,父亲不忍老家的几亩田地遭到荒芜,又带着张社重新回到了东岸乡套楼村。为了糊口度日,除了自家的几亩薄田,父亲还另外包了一些财主家的地进行耕种。懂事的张社忙时帮父亲干活,平日就拾柴禾、剜野菜。好在父亲懂得“弹花”的手艺,时逢外出帮人弹花,张社就跟着父亲,偶尔也能吃上几顿饱饭。

  然而,就是这样的“好景”也为期不长,继母的到来,不但给张社生活上带来新的磨难,就连她的个人自由,也让继母给无情剥夺了。张社思想解放,不甘守旧,具有封建意识的继母却看不惯。为严防张社外出次数多了成了疯丫头、野丫头,继母索性经常将张社锁在家中,规定她大门不许出,二门不准迈。整天被困在家里,守着几间死气沉沉的房子,张社觉得比坐牢还要难受,吃饭时,端起碗来就忍不住落泪。尤其当时她听说有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队伍时常路过村里,传出要招女兵的消息,一心想做一名光荣的八路军女战士的张社,更是心痒痒的难耐。

  10岁时,已有主心骨的张社不愿再受继母的摆布,打也好,骂也罢,任凭继母百般虐待,她都想着法儿逃出去。只要她听说哪有八路军的队伍开会搞宣传,再远的路,她也跑去偷听、偷看。那时,张社就已暗下决心,今后再苦再难,自己的路也要走下去。无论如何,也要学会“本领”干革命,通过自己的“针线活计”,与群众打成一片。谈到自己的针线活本领,心灵手巧的张社老人总是一脸的自豪:“我打小跟母亲学习针线,母亲死后,我靠自个来悟。9岁时,我就学会了这门手艺。那时做鞋、绣帽、绣花、铰纸、剪花、印花、捏花,许多大人们不会的我都会。而且我做出来的,啥样式都有,绝不会重样。”

  12岁时,村里一大富人家雇佣“绣工”,这对于酷爱刺绣工艺的张社而言,无疑是一次大的人生转机,这为她掌握精湛的针绣技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在她手里,一匹匹雄姿逸态、色呈赤兔的奔马;一头头眈眈独行、壮哉兽长的猛虎;一对对翠鬣红毛,活灵活现的鸳鸯以及一只只闲态逸情的黄鹭、缁衣素襟的喜鹊、锦鸡朱冠的雄鸡、丹顶雪翎的仙鹤与灵禽翠羽“眼前妒杀美人衣”的孔雀等刺绣、机绣作品,都仿佛被她赋予了灵性和生命,一一形神俱备,呼之欲出。从此,村里凡遇婚庆喜礼,各种剪纸图案、红双喜字、窗花、胸花、花鞋、被面、礼帽、嫁衣及褥绣等事项,都有她一手操持。尤以她剪扎的“八一喜字带牡丹”图样最为村民称道,八个大红的喜字围着一朵大红牡丹,表达了她期盼新人们小日子一团喜气、红红火火、如花似锦的美好心愿。如当时村里的张小娟、张桂珠、张仙、张撇、张大妮、张二妮等许多姑娘出阁,所需衣帽鞋褥等针绣,无一不经张社之手。对于丧事,凡是有人求取,张社也从不拒绝,由她剪扎的“八仙站莲花盆”,论手工之精巧、之细腻,毫不逊色她的“八一喜字带牡丹”。不久,“张巧手”三个字随之方圆闻名,声噪一时。

  提起往事,多数在旧社会走过来的老人们都不愿意谈起,生性乐观的张社老人却从不避讳。当有人问她童年时苦不苦时,她笑着说:“苦!咋会不苦?那时兵荒马乱的吃不饱、穿不暖,穷人家还要受地主、老财们的欺负。不过我的性格很倔犟,天生就是个不信命、不认命的人,越苦我就越要活下去。我相信有一天,我会过上好日子的。”谈到跟随父亲要饭时的经历,张社老人又笑了:“其实要说最苦的,还数挨家挨户的求人乞讨。要饭的算啥?连下九流都不配,人要是混到那一步,是人都感到抬不起头来。可现在想想,我并不后悔,也不觉得是啥耻辱。就说针线活吧!我承认一是母亲教的,二靠自个悟的,但这方面的很多知识,也与我那时要饭有很大的关系。通过要饭,我接触了不少在社会上盛行的民间工艺品,有人说我因祸得福,我觉得也在理儿。”听老人言下之意,她今天之所以有这双制作茱萸绛囊工艺的巧手,还要得益于几十年前的乞讨岁月哩!

  1949年春,上蔡县全境获得解放,时任上蔡县第十区东岸区区政委的孙发金找到张社,以介绍人的身份,鼓励她参加革命。向往新生的张社欣喜万分,于同年5月参加工作,一干就是44个春秋。工作伊始,张社当了东岸区“剿匪反霸”工作队的一名队员,从事剿匪反霸的群众宣传工作;1950年,任区里青年团宣传委员,负责团员发展、宣传工作;1954年元月,调入城关镇任青年团书记、团县委员等职,负责青年团工作;1958年,调回东岸公社,任公社妇联主任一职,负责妇女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互联网
0
下一条:没有了上一条:张社:绣制红心祝福党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著名人物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开封网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中国土特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