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网 >> 许昌 >> 名人名家 >> 书画鉴赏与收藏 >> 浏览许昌

时代的歌者 历史的记忆——著名画家杜克礼的年画

2013/9/16 10:20:38 点击数: 【字体:

时代的歌者 历史的记忆——著名画家杜克礼的年画


    在艺术的创作中,总会留下一些经典供人们回味。而之所以成为经典的艺术作品,大多是老百姓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优秀作品。年画作为我国民间文化的一块瑰宝,既是如此。年画画面线条单纯、色彩鲜明、气氛热烈愉快;其内容常以吉祥喜庆的美好事物或民间传说、历史典故为主题,反映人们美好的的愿望和丰富的生活情趣,深受人们的喜爱。著名画家杜克礼早期创作的年画作品,因立足传统、有机地结合时代的因素,而一版再版,成为时代明显的记忆。画家杜克礼和他的年画作品一样,永远被镌刻在历史中。

    杜克礼是一位坚守在第一线的艺术家,他的花鸟作品清新自然、不饰雕琢,在现代画坛独树一帜,知者甚多,但是关于他创作的年画作品,却知者寥寥。笔者以为,这多半与杜克礼低调做人、高调做事的风格相关。他常年实地写生,创作出一大批高质量的作品,却不喜欢到处张扬。俗话说:“是金子总要发光的。”当人们把目光转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候,当人们对年画这个古老的民间艺术表现形式日益青睐的时候,杜克礼和他创作的一批年画作品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创作年画作品时,杜克礼还是一位热血青年。时值社会主义大建设,杜克礼满怀激情,投入到建设社会主义的激流之中。作为一位从乡间走出来的青年,杜克礼关注民生的心情时刻促使他走到田间地头,走到群众中间汲取艺术的营养。多次到农村采风后,原本学习国画的杜克礼开始思索,怎样才能将自己的所学运用到实际的工作中,为社会主义建设摇旗呐喊、为奋斗在前线的工农兵鼓劲?年画艺术是中国民间艺术的先河,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的历史、信仰和风俗的反映。而中国画的境界是需要“悟”的,好的年画能给人以积极的影响,正面的鼓舞,以特有的美好形象浓缩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想象和追求。世界上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美的画面有时胜过空洞的口号。如果能够把时代的需求和中国画结合起来,那将成为人们工作的有力支持。理清思路之后,杜克礼立刻投入创作中去,于是就有了一批与时代步伐吻合的作品,如《鼓革命干劲,压粮棉丰收》、《发扬雷锋精神,学习硬骨头六连》等,其中作品《鼓革命干劲,压粮棉丰收》连续重版了6次,发行量达1000多万张。

    杜克礼的年华作品大多取自真实的生活,作品色彩鲜艳强烈,构图饱满,人物完整。作品中人物形象质朴、自然、简练单纯,往往直白地表达新中国农民朴实的主观愿望。很多作品很多画面都有情节性、装饰性、趣味性。其表现方法既适合于广大农民、市民的欣赏习惯和完美趣味,也便于印刷制作。纵览杜克礼的年画作品不难发现,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浓厚,具有浓郁的浪漫色彩。

    1960年,在创作《鼓革命干劲,压粮棉丰收》时,杜克礼结合时代特征,借鉴传统年画的基本技法,融入现代的形式,深刻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整幅作品以写实为主,适当运用夸张手法,表现普通农民最平常的工作——春种秋收。画面人物表情喜庆,人物工笔浓墨重彩,吸收壁画的元素,真实地反映出在困难重重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品《发扬雷锋精神,学习硬骨头六连》中,以春天为背景,处处体现出春的勃勃生机。画面把青年人作为主要人物,与春天的背景相互衬托,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主义青年人积极向上的心态。谈到这幅作品的创作时,杜克礼说:“当时党中央提出学习雷锋精神和硬骨头六连精神,我就想把两个部队上的素材结合在一起,提高人们学习雷锋和六连热情。”作品问世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许多人不仅记住了雷锋和硬骨头六连,还记住了杜克礼的这幅年画作品。

    1954年5月,党中央倡导知识青年到农村从事农业劳动,1965年8月,在全国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高潮。《跋山涉水颂凯歌,踏遍青山为人民》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大学刚毕业的杜克礼响应毛主席“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的号召,到河南郏县体验生活,与知识青年一起接受锻炼,深入地感触到知识青年的真实生活:知识青年作为赤脚医生为群众送医问药,作为文工团成员为群众送去艺术的食粮。杜克礼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运用到自己的作品中,作品一面以河南的红旗渠为背景,刻画出知识青年在农村作为赤脚医生的形象,另一面以海南为背景,表现知识青年来自天南海北。截取知识青年的两个形象,反映出全国知识青年的生活内容,积极进取的心态。

    欣赏杜克礼的年画作品,如同品尝一坛老酒,经过历史的酝酿,更加香醇。杜克礼现在河南省文史馆,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作,我们希望看到,杜克礼向先生用他的神来之笔为后世留下更多的精品。(李海洋)【原标题:时代的歌者 历史的记忆——著名画家杜克礼的年画】

责任编辑:C009文章来源:和谐法制网 2013-3-5
0
相关信息 没有记录!
精彩展示 没有记录!
评论区
友情链接 商都网 中国网河南频道 印象河南网 新华网河南频道 河南网 河洛大鼓网 河南豫剧网 河南省书画网 中国越调网 中国古曲网 博雅特产网 福客网 中国戏剧网 中国土特产网 河南自驾旅游网 中华姓氏网 河南农家乐网 中国旅游网 吴氏网 秦氏网 中华舒氏网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网 族谱录 福客民俗网 文化遗产网 秦腔戏曲网 中国晋剧艺术网 扬州扬剧网 梨园网